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文|醉餘堂主人:喜讀書寫文,喜在書中挖礦,在寫中成長,願以文章與你攜手同進。歡迎【關注】。

在國內疫情嚴重之時,有人大肆咒罵他國,因為他們認為人家害了我們。

在他國疫情嚴重時,他們幸災樂禍:嘿嘿,該!

我經常覺得,也許我們該抵制的,從來不是什麼洋貨(這個很簡單,如果有一種貨你自己不想要,不買便是了!);我們要抵制的,從來都應該是chun貨!

一看日本疫情重了,他們心裡就一個爽字,並打出標語“祝賀”;

一看美國確診人數上升了,他們心裡樂開了花:都不用我們自己費力去打了,看看,它自己就倒了!哈哈!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楊媽媽粥店,不僅僅是一個個例,它代表了一群人的思維。

這群人,不分國界,哪裡都有。他們,都是識字的文盲,是智能社會之下的小農思維者,是雖有大腦卻沒有常識的生命體。

枉稱生命。

1 幸災樂禍背後,我們看到了什麼?

在那些人開心的幸災樂禍中,我們看到了:

溫州的外貿廠因為國外疫情影響,訂單幾乎全被取消。企業復工是復工了,但復工後員工面臨的就是放假......沒訂單,幹什麼活?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東莞泛達,一家開了近三十年的玩具廠倒閉,曾經口碑不錯的老牌港資廠的老闆跑路了!只因疫情之下,訂單取消,資金鍊斷裂!一位員工說,在這個廠裡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他心裡“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歐科,之前半個月還在大量招工,卻在19日宣佈,關閉全球門市,所有臨時工就地解散!有些員工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忍不住痛哭——接下來怎麼養家,怎麼餬口?

杭州一外貿鞋公司負責人劉先生說:我從事外貿10年,從未覺得如此艱難。外面已是春天,外貿人的寒冬才剛剛開始。

3月初工廠復工時,我們滿懷信心,可如今新的訂單越來越少,原來的訂單紛紛被取消或者要求暫時不動,延長貨期……

佛山一家金屬激光切割的工廠,因為沒有訂單而停產,它絕望地問:請告訴我該怎麼堅持下去?

浙江一位工人說:“昨天聽說外貿單子要停了,老闆娘今天接到通知停工,手上的衣服外國都不要了,服裝行業真的要涼涼了......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

這些,是不是就是某些國人真正想“祝賀”的結果?!

看著外國疫情的不斷攀升,正常人的心理是:焦慮;想辦法像人家曾經幫過我們的那樣去幫他們,因為這個地球,早已成了一個村。

我們早已彼此是彼此的主顧和服務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單細胞生物的腦子裡想的卻是,歡呼,“祝賀”!

2 你要的“蜜糖”,就是你的砒霜!

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是全球文明、全球經濟當中的一個節點。每一個國家的遭難,刺痛的是全世界的人們,影響的是全球的生態。

我們如果學過生態環境的基礎理論,我們就知道,在自然界,食物鏈越多樣,越複雜,整個全球生態就越穩定。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保護很多瀕危生物的原因。哪怕那些瀕危生物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八竿子都打不著。每一種生物的消亡,都將會使全球自然生態的穩定性更脆弱一份。而人類,就處於整個生態鏈的頂端。

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更是如此。現代經濟,四通八達,全球早已通過海陸空、通過網絡連成了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都不是一座孤島!

所以,當很多人樂觀於國內控制住疫情,覺得就能快速恢復經濟了的時候,對不起,我要給你們兜頭潑一盆冷水!

很多人知道,當前歐美國家開始進入嚴控模式(封城、禁足、宵禁等)。歐美國家很多製造業都陷入停擺狀態。美國特朗普都恨不得稍微封個幾星期就馬上覆工(當然,這個客觀上能不能做到,根本由不得他的主觀預設)。

那麼我們作為世界工廠,製造業大國,是不是可以趁機搶佔市場了?

不——可——能!

首先,因為當前全球經濟是一體化的,就算是世界上產業鏈最齊全的中國,也無法包辦世界上所有產業鏈和製造環節!

其次,假設我們有這個能力呢?那就立馬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去?

且不說,那麼多次我們有難之時,那麼多國家伸出援助之手,就憑這一點,我們也要互相幫助;就說假如我們真的要趁人之危,大肆攻掠,導致的後果,那就是自絕於世界民族之林,以後哪個國家都不要跟你來往了!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坐視自己國家的製造業出現大批量倒閉,更不會坐視其他國家利用任何理由來搶佔自身固有市場份額(特殊時期的某些特殊產業除外,比如說現在中國的醫療物資)!

如果真這麼做了,那麼到時候,本就因為疫情而陷入癱瘓的全球貿易,再加上彼此互相耗損的毛衣戰,將使得各國的經濟環境更加雪上加霜!那時候,毛衣戰將愈演愈烈,不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烈廝殺中,誰又是勝者?!

一道選擇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是隻管自給自足、“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呢,還是趁機搶佔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市場、陷入與全球為敵之中,還是向全球輸送寶貴的醫療物資和專業人士、真心誠意幫著大家共渡難關、共同繁榮?

答案顯而易見!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既然如此,有些人還“祝賀”個啥?!

你所要的“蜜糖”,其實就是你的砒霜!

3 你為何要做一隻井底之下的毒蛙?

但“楊媽媽”可能認為:人家外貿會受到影響,我這個粥店又不受影響嘛。

——哦,封城封村的時候,你的粥店有沒有受到影響?

現在國內疫情是大大緩解了,但是國外形勢嚴峻,全球人員流動處在不斷流動中,這也會反過來再次影響中國。

張文宏教授就說過,除了中國疫情控制比較好以外,整體疫情沒有有效控制,尤其是歐洲是疫情爆發的震中。美國疫情還在上升,到現在很難知道疫情何時結束。

國內領先投行中金公司曾經預測,今年中國實際GDP增長2.6%,低於此前預測的增長6.1%。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按照疫情爆發之前,2019年的中國GDP接近100萬億人民幣,當時全球各大機構普遍給的中國增長預測值是6%。

那麼,如果2020年中國GDP按照原來軌道發展,應該會增加6萬億人民幣左右。

而現在中金公司把這個增速目標從6.1%下調至2.6%。

這意味著,中金公司認為,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所造成的損失大約會達到3.5萬億人民幣左右!

這,對那家“溫馨”的“楊媽媽”粥店真的一點兒都沒影響?

這會不會影響一批“閉關鎖國、自給自足”論者的生活?會不會影響那些整天在腦子裡“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的鍵盤俠的生計?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總有一些人,慘的時候賣慘,闊的時候笑慘,這種人,抬頭所見,永遠是頭上那一個小小的井口。

大難來時,他慘叫;別人落難時,他聒噪。

在我們前期封城封村的時候,他們大叫不便;現在國外疫情洶湧之時,他們大呼“活該”,還要讓他國的感染人數“越搞越多”。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說他們是井底之蛙是美化他們了。

因為,井底之蛙沒他們那麼毒。

結語:

其實,我們不必過分糾結於有些國家有些人說了什麼話,你若被瘋狗咬了一口,你難道還真想咬回去麼?!

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內,嚴防群控,力保安全;對外,輸出經驗,盡力支援。只要他們的難還沒結束,我們就無法充滿底氣地說:冬天已經徹底過去!

對於苦難,以同理心去感受它。這叫人同此心,感同身受,這是正常人類的思維模式。

因為,環球同此涼熱!

又想起張文宏說的一句話:不管是嘲笑別國疫情蔓延,還是猛誇自己國家棒,其實都是對災難和逝者的褻瀆。

幸災樂禍的背後,是你完全沒有感知到的寒意在逼近

所以,不要做單細胞生物,我們應該做一個信息時代中的合格現代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齊心協力,更快地摁倒病毒,重啟繁榮!

難道不是嗎?

(全文完)

如果你喜歡,歡迎轉發,點贊,收藏,讓更多人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