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1

劉虞派田疇上京送奏章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三國時期慘景

一提到三國,我們腦海裡浮出,各地軍閥橫徵暴斂、殘垣斷壁村莊、荒廢的耕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慘不忍睹的情景。簡直就是人間地獄,天下人朝不保夕,人人自危。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人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現代人只在古書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到其冰山一角,真實的生活或許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幸好,還能看到所謂當時的“世外桃源”情景,深感安慰,它的建造就是田疇,他初期只是為了其主公報仇而上山隱居,卻無心插柳建造出“室外桃園”。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田疇,“室外桃園”締造者

當年,漢獻帝被董卓挾持西遷都城長安,皇室宗親幽州牧劉虞為了表明忠於漢室立場,想派使者到長安呈送奏章。之前,關東軍盟主袁紹和冀州牧想擁戴劉虞為皇帝,劉虞斷然拒接。

兵荒馬亂,路途遙遠,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經過眾人推薦,最終聘請當時二十多歲的右北平郡人田疇為自己僚屬,前往長安。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劉虞,皇室宗親

官府使者容易成為盜賊劫掠目標,故此田疇從自家門客中挑選二十名騎士,一道從居庸關出塞,沿陰山直抵朔方郡,再走小路到達長安,向朝廷呈上奏章。

孤立無援的漢獻帝收到劉虞奏章,歡天喜地,於是立即下詔任命田疇為騎都尉。田疇認為皇帝流亡,蒙受垢辱,尚未安定,自己不能任官享受榮耀,因而堅決辭讓不受。他得到朝廷回章之後,就急速趕回幽州。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公孫瓚,劉虞的死對頭

但等他回來時,劉虞已被公孫瓚殺害,田疇到劉虞墓前祭拜,陳放朝廷回章,並彙報其中內容,然後痛哭離去。公孫瓚大怒抓捕田疇,但考慮考慮若處置田疇,會失去民心而釋放。

2

田疇移居徐無山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田疇,帶領族人遷徙路線

田疇回到老家無終(今,天津薊縣)縣,率領宗族以及歸附他的數百人移居併發誓說:“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於世!”

之後,進入徐無山(今,河北遵化東)中,在深山險峻之中找到一塊平地,建寨居住。他親自進行耕作,以奉養父母。數年間,許多百姓聞聲前來投奔,住戶增到五千餘家。於是田疇建議父老鄉親推舉賢能人士當首領統一管理,大家一致贊同並一致推舉田疇當首領。

當上一把手的田疇制定有關殺傷、盜竊、訴訟的法律,規定犯重罪的人治死,其次也要抵罪,共有二十多條。還制定了婚喪嫁娶的禮儀向眾人頒佈,興辦學校傳授知識。

大傢伙安分守己,人人遵守其規,以致於村落形成強不欺弱、路不拾遺的良好風氣,大家白天耕種、夜裡家人團圓喜樂的安居樂業景象。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北方邊境少數民族

此消息一傳百傳,北方邊境地區老百姓紛紛聚集到村落;烏丸、鮮卑等少數民族勢力們,各自派遣使者來送貢物,田疇都一一接納、撫慰,使他們不再侵擾。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人世間的事情有時很微妙,田疇進山一心都係為劉公報仇,大概過了六年,仇敵公孫瓚被袁紹所殺。雖借他人之手殺公孫瓚,但終究給故人有個交代,只是未能親自報仇而感到一點點愧疚吧。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情景

投奔的人越來越多,村莊規模就變大,管理的事情就越多。田疇本身就不是撒手不管沒有責任心的人,加上對劉公的愧疚感,更加拼命工作(做事忘煩惱)治理好村莊,造就當時人們心中的“世外桃源”。

3

田疇為劉虞報仇移居深山,卻無意建造“世外桃源”

田疇,遵守諾言的人

袁紹認為田疇是人才,於是幾次派遣使者前來招請,又立即授予將軍印,以便安撫田疇統治下的百姓,田疇都拒絕沒有接受。袁紹死後,他的兒子袁尚又來徵召,田疇始終未去。

公元207年,田疇當嚮導幫助曹操,征服烏桓之後,率領他的家屬及族人三百多戶全部到鄴縣居住。之後拒接封爵,做一名普通人,一直活到四十六歲。

公元193年至公元207年,田疇為了主公報仇的諾言,在徐無山上一待就是十四年,把最好青蔥歲月都獻在此地。雖未能親手報仇而有點遺憾,但無意間創造了當時的“世外桃源”,也造福當時一些人,也該得到一點點心理安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