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同理,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用来分析安禄山认了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还要联合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

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安禄山造反的外部原因。

首先,唐朝此时的兵制发生了变化,有府兵质变为募兵制,政府还在各地设置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而且安禄山担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手上握有三大重镇的兵力,还都是正规军,并且还担负东北地区防御的重任,势力不容小看。

其次,唐玄宗本人已经不像开元时期那样励精图治了,开始宠幸杨贵妃,并且任人唯亲,提拔杨贵妃的兄长杨国忠及家人、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重用宦官高力士,朝政日益腐败,虽然说表面看起来欣欣向荣,一片大好……

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安禄山造反的内部原因。

按哲学上的说法,内部原因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太多,然而反叛的毕竟是少数。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刘备甚至让他必要时自立为帝,他也没有任何称帝的心思,毕竟你不想做,别人也拿你没办法……

所以,可以首先肯定他自己本来就有造反的心思。试想,一个外臣,在外面风吹日晒,真刀真枪,却在每次觐见皇帝的时候,看着皇帝夜夜笙歌,醉生梦死,想必心里都特别的羡慕,想过皇帝般的生活吧!

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次,他这个人脸皮也比较厚,觉得叫杨贵妃一声干妈,自己又并不吃亏,只是运动嘴巴的事情,或者用自己肥胖的身体在他们面前跳舞,不用走后门,还能得大便宜!多好啊!毕竟自己是外臣,每次觐见时,总量被一些内臣欺压,单靠自己的实力,很难让那些人对自己改观,即使是表面上的改观,但有了“干妈”这位大靠山,一切就要简单得多了……

世界上哪有这样快捷方便的事情呢?然而,现在就可以,而且“干妈”也觉得乐意,甚至是“干爹”唐玄宗都不反对,我为什么不做呢?

其次,拥有众多的兵力,感觉自己就像是分封制时期的诸侯国,心里有点膨胀,再加上受不了外臣的一些刺激,难免动起手来……

他认比自己小的杨贵妃为“干妈”,还要造反,到底是什么原因

按照我们一般的历史发展模式,动乱或者起义基本都是王朝处于末期、朝政腐败、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的时候才会出现,而安史之乱,却出现在唐朝最繁盛的时期,综合分析了安禄山的内部与外部原因,可以感觉到其实安史之乱也并不是偶然,而是内外因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一种必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