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佈過這樣的海報:

1.一個拿著26分的考試卷的孩子眼角下垂,神情緊張,身上刻著他的父母對他說的話:

“你腦子讓豬吃了嗎?”

“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2.一個不小心弄碎了花瓶的孩子低著頭,不知所措,身上刻著父母難聽的話語: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

“家裡有你,真倒大黴了!”

這讓我想起了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引起熱議: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在我傷心難過得哭到虛脫的時候,父母卻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

相信看到這樣的回答,大家都不覺感到一陣痛心甚至絕望!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你怎麼這麼笨?”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而多少孩子,就是這樣在父母從小的打擊中長大的。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一、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對他語言暴力就可以。

不少父母肆無忌憚地對孩子打擊、嘲諷甚至謾罵。

卻不曾想,那些惡毒的話,句句穿心,雖不見血,卻要人命。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兇器。”


2014年,謝勇導演的作品《語言暴力》的影片中,他採訪了瀋陽市少管所的6位少年犯。

而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父母都不同程度地辱罵過他們。

“說我沒用。” “罵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經常讓我去死。”

在多年的謾罵和埋怨中,這些孩子受盡了心理上的折磨。他們長大後變得暴戾、心狠手辣。

經常被父母罵「丟人」的孩子

長大後,因為競爭對手罵自己「丟人」,便羞惱成怒,用斧頭砍傷了對方;

經常被罵「廢物」的孩子

外出打工時,因為車間主任罵自己「廢物」,便用弩射傷了對方。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鄒泓說,“語言傷害,會給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種陰影,致使他們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覺得這個社會是冷漠的、惡毒的,對社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感……”

從表面上看,語言暴力比體罰顯得文明,但它帶給孩子的傷害絕不會比體罰小。甚至可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罰更多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其痛苦可能是短暫的,但語言暴力的傷害卻是長久的,不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損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殘孩子心理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心智失常,喪失生活勇氣,引發厭學、逃學、違法犯罪、自殺等嚴重惡果。

語言暴力雖然從表面上不具備暴力的特徵,但是它對孩子人格心理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長期的,不可估量的,它對孩子的危害主要有:

1、形成“退縮型人格”

孩子在高壓下回避問題,迴避現實,不敢與人正常交流,

易形成內向、封閉、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徵。

2、形成“攻擊型人格”

孩子在受到“語言暴力”之後,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內心充滿仇恨、逆反,

為了發洩不滿,而對他人和社會採取過激行為,直接影響和危害社會,害人又害己。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二、遠離語言暴力,構建幸福家庭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愛孩子,請不要用語言暴力來傷害他們。

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

“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每一個習慣了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成年人內心,都藏著對世界深深的恐懼和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想讓孩子知道,沒有人可以對他使用暴力,或希望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自律和理性溝通,而不是放縱和暴力。只有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才不至於被衝動懲罰。

改變自己,暫時一個人的不舒服,會讓未來的自己變得更好,未來的親子關係更和諧、更舒服。

如何構建和諧的親子溝通方式呢:

1、控制情緒,冷靜觀察

父母在發現孩子問題的時候請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現象不要馬上下定義,冷靜觀察孩子的行為,否則讓自己情緒佔據思維模式之後往往會口不擇言,更會做出很瘋狂甚至讓自己後悔終身的事情。

電視劇《少年派》中,化學老師田珊珊在課上,看見江天昊在玩手機,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她一怒之下把手機從三樓窗戶扔了下去。結果,江天昊想都沒想,就跟著跳了出去。

成年人和孩子最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成年人能控制情緒。


所以,面對孩子的問題、錯誤,請冷靜下來,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處理事情。

不防在罵孩子前,我們也先問一下自己幾個問題:

①孩子真的錯了嗎?我們認為孩子是錯的有依據可循嗎?

②我們真的瞭解孩子這一階段身心發育特徵嗎?

③我們真的能感受到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感受、動機和需求嗎?

④孩子這樣的錯事,我們該負多少責任?

⑤罵了他就一定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嗎?

⑥除了罵,我們真的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如果在每次打罵孩子前,能問問自己這些問題,並給出答案。或許諸多問題自然就會得到解決的。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2. 學會正確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正確的溝通,一定是溫和有力、和善而堅定,不帶敵意的非暴力溝通。

要解決語言暴力,老師、家長都要先懂得愛,學會愛。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每一個孩子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

成功是一種氣場,你認為你的孩子笨,他就笨一輩子給你看;你認為他聰明,他就聰明一輩子給你看。


父母和老師要做的,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用打擊性的語言去“刺激”孩子,而是和孩子站在一邊,用鼓勵、讚許、欣賞性的語言去喚醒那個好孩子。

著名的戴爾·卡耐基小時候卻是個淘氣,讓父親特別頭疼的孩子。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有了第二次婚姻。在把自己介紹給繼母認識的時候聽到父親這樣說:

“親愛的,認識一下這個壞男孩,他太喜歡搞惡作劇了,可是往後你不得不跟他打交道。我提醒你一下,他作弄人的本領讓人防不勝防,說不定明天早晨他就會拿小石頭偷襲你。我對他是傷透了腦筋……”

而他的繼母卻一邊微笑著,一邊走過來,輕輕地摸了摸卡內基的頭頂說:“他很機靈,很懂事。他絕不可能是個壞男孩。可能是他的精力比別的小朋友旺盛,總是喜歡讓我們大家驚訝一下吧。”

當戴爾·卡耐基聽到繼母這番話後流出了眼淚,這句話也成為他獲得自信的開始,一直激勵著他。最終戴爾·卡耐基總結出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更是幫助了無數普通人實現了夢想,獲得了成功。

最後,送給家長們一段話: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小孩,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父母,所以我們必須互相容忍,辛苦堅強地活下去。當我變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樣時,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讚美我原來的樣子。 ——幾米《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

專家說過: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能成為家人是一種緣分,請和孩子好好說話,切莫用語言傷害他的一生。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語言暴力毀掉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