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古語有云,好高者而騖遠之。在歷史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但不同的是有的因為好高騖遠失了前途,有的卻因為好高騖遠失了萬里山河。隋煬帝亦或者稱他為隋明帝,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偉大抑或是殘暴的領導人,一個功績澤古今,罵名傳千古飽受爭議性的一代帝王。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拋開個人對他或好或壞,或同情或鄙夷,或敬仰或唾棄的其它情感,給這個人一個公正的評價的話,我覺得他是一個優點與缺點都同樣非常明顯的人,他有秦皇漢武般的雄才大略,胸中自帶萬里山河,也有唐宗宋祖那般的文采風騷,有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精明能幹,也有求賢若渴開疆擴土的遠慮豪情。然而,他亦有急功近利的盲目索取征伐,有脫離實際的爛漫理想化的天馬行空,有著驕奢放縱偏聽擅殺的殘酷。歷史上的隋煬帝被稱作是殘暴的,有著罄竹難書的罪惡,後世對他亦是貶多於褒的,那大抵隋煬帝就是個暴君了吧?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朝代存在的久了,那麼這個朝代就能人輩出,大抵寫史的都是本朝人,而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短,那大概這個朝代就沒什麼好人了,因為寫史的都是別的朝代的人,如果把前朝寫的好了,那自己得位不就是邪惡的了。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皮日休評價隋煬帝說過:“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祖君彥評價隋煬帝也說過:”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一個人的生平經過大概都會是有好有壞有褒有貶的吧,畢竟就算是聖人那也是有著凡俗之惡的。那麼我們拋卻前人言語的干擾,就以我們從史書上隻言片語的瞭解,以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去看待這個人,那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楊廣早年的經歷還是沒什麼大的爭議的,從參與對南陳的滅國之戰,穩鎮江南,到後來出征突厥,再到後來當上太子,登基為帝。在這段時間裡,楊廣還是表現得不錯的,雖然可能不是很出彩,但是他對於繁榮江南卻是有著突出貢獻的,帶動了整個江南地區的發展,不管他是主觀還是客觀的。至於說楊廣的弒父,殺兄而上位,其實這些在歷史上都是沒有被證實的,而我們透過漫漫歷史長河的迷霧其實也沒辦法做出自己的判斷的,歷史上記載是由於楊素回給楊廣關於文帝去後要做的一系列預防措施的信被宮人誤傳到文帝手中,導致文帝大怒要廢楊廣,而後文帝就死了,所以楊廣就是嫌疑最大的那個人,那大抵就算是與他有關的吧,至於其中有無隱情,那大概只有天知道了吧。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參與統一全國,完善科舉制度,首創進士科。遷都洛陽,設立中央行政機構到帝國中部,跳出關隴權力中心,通達全國政令,能有效的管制南方北方,減少運輸糧食的負擔。修建大運河,溝通南北,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維護了全國統一加強了帝國對南方的有效統治,福澤了後世萬代。敗契丹,滅吐谷渾,討占城,徵流求,三徵高麗,開疆擴土數千裡,安定西疆,威震諸國,揚中華威,疏通了對外交流的絲綢之路。這些都是隋煬帝的功績,可以說他所做的其實不比秦皇漢武做的差,但同樣的這也是他的過錯,也就是因為這些,諾大的一個大隋帝國就此崩塌。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隋煬帝想得很長遠,首先遷都能加強南北統治,減輕運糧負擔,修建大運河,貫通南北,既加強了對南方的統治,鞏固了中央集權,又能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極大的便利了南北方的往來,看上去肯定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四方征戰既能為帝國開疆擴土,又可以打通對外交流的門戶,還能削弱周邊胡人,避免五胡亂華的悲劇重演。開設科舉,為國家選拔一系列人才等等。其實想法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但是他忽略了民眾的承受能力,無論是修建東都洛陽,還是修建大運河,亦或者四方征戰,這些只要發生一件那都是勞民傷財的大事件,而隋煬帝卻都幹了,本來用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百年時間去幹的事情偏偏在隋煬帝的手上數年間就幹完了,所以也就是本來可以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壯舉,但是在當時卻變成了暴虐之舉。腳步跟不上思想,有一顆想飛的心,卻沒有支持飛翔的翅膀,所以一味的嚮往天空,那現實會讓你摔得更狠。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楊廣他是個昏君嗎?其實他也算不上是一個昏君,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無德而有功,就如前文所說,好高者騖遠,他卻是急功近利,極具個人英雄主義,也就是說他極度熱衷於對於自身的功業建立上,而沒有把自己的功業與百姓的幸福感結合起來,在追求建功立業,功蓋三皇五帝的目標上,有些忽略了客觀存在的問題,對國內的動盪沒有清醒的認識到,對自己的一系列行為,尤其是出兵的行為沒有考慮到導致的後果。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當中,等到一切皆休的時候,卻又不能力挽狂瀾,拯救帝國於危難之中,無論是能力上,還是性格上都是有所缺陷的。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歷史上有人評價楊廣,說他是雖然不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但卻是一個絕好的詩人。從開頭楊廣的這首《春江花月夜》也可以看出他確實也具有浪漫主義詩人的風采。但是作為一代帝王,這種浪漫卻不太適合他,畢竟現實是很骨感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帝國動亂之際,他沒有坐鎮帝都,依靠大隋積累的無數資源來力挽狂瀾,而是放棄帝都前往江南,最後也只得對鏡自嘲,大好頭顱誰自取之。

此人功蓋古今,本可成為千古一帝,卻因眼光放得太遠而亡了國

前世之事,後事之師,明君與暴君其實也就一線之隔,歷史總是由不得人們長吁短嘆的,唯有更正自己,立足實際,在只能學習走路的時候,那就不要去跑,可能是你摸爬滾打之後,堅強了,學會了跑,也有可能是再也爬不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