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為什麼沒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侄子?

用戶58472616186


建立陳朝的陳霸先,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英明皇帝。陳霸先一生有四個兒子,三個兒子早夭,一個叫陳昌的兒子活了下來。

在陳霸先去世的時候,他那個唯一活下來的兒子陳昌已經22歲了。而且據史料記載,陳昌“容貌偉麗,神情秀朗,雅性聰辯,明習政事”,是個相當不錯的人。既然如此,英明神武的陳霸先,為什麼沒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陳昌,而是傳給了侄兒陳蒨呢?

(陳霸先)

是不是陳霸先不喜歡自己這個兒子呢?

當然不是。陳霸先對他這個唯一活下來的兒子,可是寄予厚望的。陳霸先雖然一生都在戎馬生涯之中,他依然時時惦記著自己兒子的學習,曾經先後派遣謝哲、蔡景、杜之偉這些當時的大儒教育自己的兒子,著力培養自己的兒子。而且陳昌也不負他爹的厚望,記憶力超群,“一覽成誦,明於義理,剖析如流”。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陳霸先最終沒有傳位給自己兒子呢?

原來,陳霸先去世的時候,他這個兒子並沒有在自己身邊,而是在北周。

南梁的時候,陳霸先奉梁武帝之命,南下征討李賁。李賁本來是個大臣,卻擁兵作亂,自立為帝。陳霸先把李賁給滅了後,國內又爆發了侯景之亂。梁武帝給活活餓死。陳霸先率軍討伐侯景,侯景把陳霸先的老婆章要兒和兒子陳昌都給囚禁了。後來,陳霸先和另一大將王僧辯聯合起來,平定侯景之亂,救出章要兒和陳昌後,當時的皇帝梁元帝封16歲的陳昌為吳興太守,同時還封他為陳霸先的世子。可見,當時無論在陳霸先的心中,還是在皇帝的心中,陳昌都是陳霸先接班人的不二人選。

(梁武帝畫像)

不過不久,西魏南下,攻破江陵,襲擊荊州,梁元帝被殺,陳昌也被西魏俘虜回去當了人質。不過僅過兩年,西魏權臣宇文覺廢黜西魏皇帝,自立為帝。這樣一來,陳昌又變成了北周的人質。

北周建國不到一年,陳霸先也取代了南梁,建立了陳朝。陳霸先建立陳朝後,多次派使者去北周,要求北周歸還自己的兒子陳昌。北周表面上答應,但是卻用種種藉口拖延。陳霸先雖然不高興,但是他也無可奈何,因為陳朝國內也不太平,陳霸先也不顧過來和北周交接這件事。

誰知道,陳霸先只當了三年皇帝,就去世了。去世之前,他還一直在盼望著自己兒子能夠回來。但是他病得很突然,死得也很快。也就是說,實際上他並沒有來得及交代後事就去世了。

陳霸先去世後,大臣們和陳霸先的皇后章要兒商量,是不是立陳霸先哥哥的兒子陳蒨為帝?章要兒不想答應,但是自己兒子沒回來,國不可以一日無君,也沒辦法,只得答應立陳蒨為皇帝,他也就是陳文帝。

(陳文帝劇照)

卻是這時候,北周為了動搖陳朝,讓陳朝內亂,又把陳昌給放了回來。陳昌在回來的路上,又因為南梁的殘餘勢力王琳佔據了陳朝和北周之間,回不來,被阻擋在安陸。

後來,陳朝消滅了王琳,陳昌才得以繼續往回走。

陳昌在往國內走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給陳蒨來信說,他作為“太子”,要回來了,陳蒨你還是趕緊回你自己的藩國去吧。

陳蒨的心腹大臣侯安都給他出主意說,乾脆別讓陳昌回國,半路把他搞掉算了。於是陳蒨派侯安都等人去迎接陳昌,半路上,陳昌被侯安都推下水,淹死了。假意回報說因為船壞了,陳昌溺水去世。

陳蒨親自哭著去迎接陳昌的遺體,把他追諡為“獻王”,隆重安葬。這樣一來,陳霸先開創的江山,就很完整地落入了侄兒的手中。


張生全精彩歷史


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歷史特別怪。

陳霸先就是其中一個,他有兒子,但是卻把皇位傳給了侄子。

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做呢?

(陳霸先)

南朝的更迭非常有意思,基本是上都是本朝重臣,讓前朝弱主禪讓,陳霸先也不例外。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寔之後,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陳霸先出身低微,受蕭映賞識,隨任為廣州府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太平二年(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改元永定,是為陳武帝。掌權後平叛之戰主要有三:平王僧辯餘部之戰、平蕭勃之戰、平王琳之戰。在位三年,於559年駕崩,葬萬安陵,諡曰武皇帝,廟號高祖。

陳霸先死後,侄子臨川王陳蒨入纂。

(陳霸先)

這是一件怪事,為啥自己有兒子,卻把皇位傳給侄子呢?

陳霸先有六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然而很不幸的是,他的前五個兒子都在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因此沒有什麼可記載的。他的第六個兒子叫陳昌,是一個知書達理,容貌端莊,思維矯捷,邏輯清晰,熟悉政事的人才。

陳昌在十六歲的時候便做了太守,可見他頗有一番才能,然而他最終沒有繼承到皇位也是十分遺憾的。因為荊州被攻破了,陳昌等人被當做了人質,不過看在陳武帝的面子上,即使作為人質,他們也享受著很好的待遇。即使陳武帝親自要求放回人質,但北周卻只是口頭答應而沒有做出實際行動,因此陳昌遲遲沒有回到父親身邊,不久,陳武帝卻去世了,他有六個兒子,五個去世,一個被當做人質,因此沒人可以繼承他的皇位,藉此機會,他的侄子陳蒨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

(陳蒨)

當陳昌聽到此消息後十分不滿,他急忙寫信要求陳蒨把皇位還給他,陳蒨自然有些不情願,但他還是同意了,但他身邊的大臣卻說黃帝還能說讓就讓位嗎?不同意陳蒨的做法。

在陳昌要回來的時候,陳蒨派人去迎接,然而其中一個大臣侯安都對陳昌要回來的行為很不滿,在見到陳昌後,抓住機會把陳昌推到河裡淹死了。陳霸先的六個兒子就這樣都沒了,因此陳霸先的後代命運都蠻悲慘的。


用戶154310145


陳霸先有六個兒子,但是前五個早就死了,而老六又被扣在西魏做人質,還有,他的侄子陳頊也被扣在西魏,陳霸先死後,章皇后為穩定人心,沒有給陳霸先做棺材,而是用蠟將屍體封存,終究紙裡包不住火,陳霸先的死還是走漏了風聲,陳蒨與侯安都密謀一番,侯安都進京,四處遊說,臨川王陳蒨驍勇善戰,有勇有謀云云,應當讓其繼位,陳蒨連連推辭,章皇后更是不答應,說什麼也得想辦法把兒子救回來繼位,而陳蒨,你可以暫時主持朝政。侯安都持劍衝上大殿,逼迫章皇后交出玉璽,於是陳蒨即位,史稱陳文帝。





小小鏟史官


配圖來自網絡《琅琊榜》劇照

陳霸先是南北朝時期南陳的創建者,字興國,小字法生,今屬浙江長興人,漢太丘長陳寔的裔孫,出身寒微。

後受齊宗室蕭映賞識,先後出任廣州府中直兵參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等官職。

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陳霸先逐步掌控了梁國朝政,廢掉梁敬帝蕭方智,自稱皇帝,是為陳武帝。

在位第三年的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十二日,陳武帝陳霸先生病,六月二十一日駕崩,遺詔臨川王陳蒨繼承皇位。

插播一條後話:陳霸先去世30年後,隋朝的楊廣攻破南陳,王僧辨兒子和他父親當年的舊部,挖開陳霸先的陵墓,砸開棺材,拉出屍骨,燒掉之後將骨灰倒進了一個池塘餵魚了。

回來繼續說關於繼位的事。

陳霸先去世的當月二十九日,陳蒨趕到了京城,入宮之後,卻數次推辭,不肯繼位。

皇后章要兒也遲遲不下懿旨,大臣們都猶豫不決,後來在鎮西將軍侯安都的極力擁護之下,陳蒨得以即位,史稱陳文帝。

要說重點了,陳文帝陳蒨並不是陳霸先的兒子,是他哥哥陳道譚的兒子。

陳霸先為啥傳位給侄子,難道他沒有兒子嗎?

事實上,陳霸先至少有六個兒子,孝懷太子陳克、豫章王陳立、長沙王陳權,另外還有兩個兒子不見史書記載,可惜這五個兒子全部早夭。

陳霸先臨死的時候,只有第六子衡陽王陳昌在世,當時正在北周做人質。

陳霸先生前曾多次遣使,要求北周放人,但北周方面都是口頭承諾放人,就是不付諸行動。

衡陽王陳昌的生母就是宣皇后章要兒。陳蒨即位之前,章要兒遲遲不願把玉璽交出來,就是因為親生兒子陳昌還沒回來的緣故。

即位後,陳蒨尊章要兒為皇太后,立皇子陳伯宗為皇太子,立沈妙容為皇后,封皇子陳伯茂為始興王,弟弟陳頊為安成王。

陳蒨上臺不久,北周方面就把陳昌釋放了。原因是北周之所以不放陳昌,就是想製造事端,令陳朝內亂。現在覺得沒戲了,扣留陳昌也毫無意義了。

在歸國的途中,陳昌以先帝嫡子的身份寫信給堂兄陳蒨,很不客氣地要求陳蒨歸還皇位。

陳昌為啥這麼心急?有兩個理由可以解釋:

一是,在國內先搞好輿論支持,等他回國的時候,水到聚成,事就好辦多了。

二是,探探堂哥的口風,如果不是善類,半路可以逃跑,總比送死強多了。

可是,陳昌想的都太好了。結局是:

陳蒨派侯安都等人去迎接陳昌,在渡江的時候,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侯安都將陳昌推進水中。對外則宣稱:因為船隻損壞,陳昌溺水而亡。

之後,陳昌靈柩被迎回南陳。這時候,影帝開始了表演,陳蒨放聲痛哭,悲傷欲絕......

如釋重負的陳蒨,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漢周讀書


說說陳霸先稱帝之前的天下大勢,當時天下處於三足鼎立狀態,即南方的梁朝(蕭氏),北方東部的東魏(實際由高歡家族控制),北方西部的西魏(實際由宇文泰家族控制)。

陳霸先起初只是梁朝湖州的一名油庫吏,出身寒微,無意中受到梁朝宗室蕭映的賞識,在長期的征戰中逐漸成為獨擋一面的高級將領,但他真正成為梁朝的權臣則是在平定“侯景之亂”後。


侯景最早是北齊實際創始人高歡部下,高歡死後他受到高歡兒子高澄的猜忌,當然侯景本人也有政治野心,後來在河南起兵作亂,結果被高澄派出的大將慕容紹宗(此人曾教過侯景兵法,高歡臨終前已察覺侯景有野心,因此囑咐高澄用慕容紹宗剋制侯景)打敗,被迫南下投奔當時的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所有長壽皇帝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清朝的乾隆皇帝(89歲),他年輕時文武雙全,大名鼎鼎的白袍將軍陳慶之就是他的書僮,可惜他此時已86歲,步入了生命倒計時刻,年老糊塗,竟然收留了一代梟雄侯景。侯景也看穿了表面輝煌的大梁帝國實際上腐朽不堪,於是在梁朝站穩腳跟後,立即在根據地壽陽(安徽壽縣)起兵作亂,以區區八百人竟然佔領了梁朝首都建康(南京),並逼死了梁武帝。又於兩年後即公元551年自立為帝,國號“漢”。

侯景稱帝的第二年,陳霸先和他的親家王僧辯在梁武帝的兒子蕭繹(後來的梁元帝)派遣下一起出兵討伐侯景,並順利攻下建康,侯景乘亂出逃,結果在船上被部下殺死。

陳霸先於此役後迅速崛起,成為梁朝後期的主要將領。

梁元帝蕭繹稱帝第三年,首都江陵就被西魏乘亂攻破,蕭繹本人也自殺而死,據說他自殺前痛恨自己讀的書太多,被文學知識所誤,因此將珍藏的所有書籍全部焚燒,成為自秦始皇“焚書坑儒”以來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災難。

梁元帝死後皇位空了出來,此時的東魏已被高氏家族篡位,國號變更為齊,後世稱為“北齊”,在位的是狂人皇帝高洋,他派兵護送在北齊避難的蕭淵明(梁武帝蕭衍侄子)回南方繼承帝位。南方的兩巨頭陳霸先和王僧辯對此有不同意見,王僧辯屈服於北齊的強勢兵威,同意擁立蕭淵明,而陳霸先卻想擁立梁元帝的兒子蕭方智(梁敬帝)為帝,兩人於是失和。

政治上的對立必然引起軍事上的衝突。公元555年九月,陳霸先突然偷襲殺死了親家兼政敵王僧辯,擁立蕭方智為帝,從此大權獨攬。

王僧辯死後其部下在江南一帶起兵反抗陳霸先,陳霸先親自帶兵平亂,由於持續多天大雨連綿,陳霸先平叛失利,又缺少糧餉,有軍心不穩現象。正好他的侄兒吳興太守陳蒨派人押運來三千斛大米和一千隻鴨子,當時正是盛夏,雨多地溼,缺少柴火,無法埋鍋做飯。於是陳霸先讓部下將殺好的鴨子和大米用荷葉包裹起來,集中放在火中烤熟,以此度過缺糧難關,順利平定了叛亂。後來這種做法被推廣開來,成為江南著名的特色菜餚“荷葉鴨”。



陳霸先削平內亂後,又打敗北齊的侵略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遂於公元557年廢掉梁敬帝蕭方智,自立為帝,國號“陳”,後世稱他為陳武帝。

陳霸先稱帝后多次與北周(宇文氏也於公元557年篡西魏為周)談判解救兒子陳昌和侄兒陳頊,但由於北周提出的條件太苛刻,雙方一直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公元559年,陳霸先稱帝第三年的六月份突然生病,疾病發作很快,十天後去世,臨終前神志不清,甚至連遺詔都來不及擬定,所以在繼承人問題上他的遺孀章皇后與大臣們發生了爭岐。章皇后想讓自己的兒子陳昌即位,但陳昌此時還在北周當俘虜;大臣們則建議擁立當時與陳霸先血緣關係最近的親侄兒陳蒨即位。最終大臣們的意見佔了上風,陳蒨即位為帝,史稱“陳文帝”。

陳蒨其實比陳昌更適合做皇帝,他深受叔叔陳霸先賞識和栽培,有膽識,而且軍事能力不錯,跟隨陳霸先一起東征西討,立下不少戰功,陳霸先稱帝后他被封為臨川王。陳蒨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當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據傳陳蒨個人私生活有個小毛病,喜好男風,野史說他非常寵愛大臣韓子高,甚至一度想立他為皇后,只是歷史上從沒有男人被冊封為后妃,因此作罷。

得知陳蒨當上皇帝后,北周立即將陳霸先的兒子陳昌送到陳朝,此舉包藏極大禍心,希望藉此引起陳朝內亂。

陳昌人很聰明,但書生氣十足,有點不通時務,他在回國途中給堂兄陳蒨寫信,言辭非常不客氣,要求堂兄讓位。陳蒨很不高興,說:“太子快回來了,我只好找個地方當藩王去養老。”其心腹大臣侯安都說:“自古豈有被代天子?”

陳昌剛進入陳朝境內,陳蒨就詔令主書舍人緣道迎接,過長江時侯安都於無人時將陳昌推入長江淹死,對外宣佈陳昌在江中因船壞溺死。不久陳昌喪柩運至京師,陳蒨親出臨哭,追諡號獻,風光大葬。

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後,陳霸先政敵王僧辨之子王頒,糾集其父舊部,夜掘陳武帝陵,破棺焚屍,並將骨灰倒於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極盡汙辱,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後世文人談及此事,莫不感慨萬端。


寒山寺北





我是歷史達人清水空流,希望您的關注。期待您的點評。

陳霸先,南北朝南朝最後一朝陳朝的開國皇帝,字興國,雖然出身微末,但卻是嫡系潁川氏族。南朝是典型的門閥社會,氏族社會,陳霸先作為潁川氏族的代表最終奪得天下,而潁川氏族也終於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國家,這是華夏曆史上唯一的一次。陳霸先,生於公元503年,駕崩於公元559年,公元557年篡位登基,時年55歲,在位三年,南陳立國曆經4帝33年。

陳霸先一共生有5子,但只有一個兒子活到成年,其餘四個都早亡。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是小兒子即第六子陳昌。

公元559年陳霸先駕崩,時年58歲,當時陳朝並不穩定,外有前朝大將王琳復國叛亂,朝裡也沒有重臣,唯一的兒子卻在西魏宇文泰處為人質。陳霸先數次和宇文泰交涉,希望宇文泰放回自己的兒子,宇文泰肯定不會放,陳霸先的皇后章後很是賢明,也有政治智慧,首先用蠟把陳霸先的屍體封住,秘不發喪,接著緊急召見臨川王陳蒨入宮議事。由於自己的兒子陳昌在西魏,章後不希望臨川王陳蒨繼位,但當時如果陳蒨不登基,勢必造成帝位空缺、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南陳第一名將侯安都領銜與群臣共同舉薦陳蒨為帝,而陳蒨自然也假意推脫。陳蒨心腹侯安都道:今天下未定。先帝之子遠在他國,而今臨江王有功於國。理應登基,侯安都帶劍入後宮,索要玉璽。而陳蒨以太子身份發喪,隨後陳蒨正式登基為帝,時年39歲,在位7年。也就是南陳第任皇帝,史稱世祖文皇帝。

西魏在陳霸先在位的時候不放陳昌,一看陳蒨繼位登基,立即釋放陳昌,顯然希望引發南陳內亂,居心不良,這一手玩的很漂亮。西魏派軍隊護送陳昌回建康。這時候陳蒨的聖旨也到了,加封堂兄陳昌為郡王。而陳昌卻認為自己回朝是當皇帝的,對於陳蒨不退位十分不滿。真是一點政治頭腦沒有,陳蒨得知以後也是憤恨異常,對前去迎接陳昌的陳蒨說。太子回來了啊。我要回臨江了,侯安都明白人。立即道,自古焉有讓位天子,一切都有臣在。

侯安都迎接陳昌以後,陳昌倨傲不已。在船上去往建康的長江之上,侯安都親自動手,把陳昌捆住了,捂住口鼻。直接拋入長江,真是麻溜。然後自己上了另外一條船,又派人鑿漏陳昌的大船,回朝交旨。自請罪責,說太子之船遭遇意外失事。陳蒨得知以後。“痛哭失聲”然後把堂兄風光大葬。

陳昌之死看似可憐,但完全是咎由自取,完全是死催 的 ,換做你我是陳蒨也不能讓陳昌活命。既是為了自己的帝位,也是為了南陳的政治穩定。

我是清水空流,期待與您共同點評,更多精彩更多關注。


清水空流


蕭方智在位期間“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於己”,受陳霸先控制。梁太平二年(557年)十月,梁敬帝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如釋重負,南梁滅亡。陳霸先稱帝,改元永定,國號陳,是為陳武帝。[4]史稱南朝陳。

陳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十二日,武帝生病。六月二十一日病逝。遺詔追臨川王陳蒨入纂大統。八月甲午,群臣上諡號曰武皇帝,廟號高祖。丙申,葬萬安陵今南京郊區。

據史書記載,陳亡後,陳霸先政敵王僧辨之子王頒,糾集其父舊部,夜掘陳武帝陵,破棺焚屍,並將骨灰倒於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極盡汙辱,萬安陵被徹底掘毀,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後世文人過此,莫不感慨萬端。

《陳書》對陳霸先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陳霸先生逢亂世,儘管身經百戰,收拾的卻是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

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經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歷史的貢獻,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陳霸先不僅是一代開國皇帝,他還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一名打工的大學生


陳霸先

南北朝末期,陳朝皇帝陳霸先死後,他的兒子遠在北周,所以不是自己不想傳位給兒子,的確是有心無力,而與他血緣關係最近的侄子陳蒨一直跟在他身邊屢立戰功,在陳朝文武官員中有很高的威望。陳霸先的兒子為什麼會流落在北周?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為了預防領兵在外的將軍們叛國投敵,將軍的家眷一定要留在京城,他們有的還被封為清要的官職,但實質上就是做人質,所以梁朝名將王僧辯、陳霸先、王琳等人在外統兵,他們的家眷都住在江陵,江陵當時是梁元帝蕭繹的國都。

西魏大丞相宇文泰派老將於謹率南下,攻破江陵俘虜了梁元帝,他將江陵十萬人口押送長安,人群中混雜了不少質子,這也是王琳不得不向西魏稱臣的緣故,他要保護老婆孩子,在接受西魏封號後,長安方面將王琳的老婆孩子還給了他。

陳霸先也很慘,江陵出事的時候,兒子員外散騎常侍陳昌和侄子陳頊都做了俘虜,流落長安下落不明。

陳霸先雖然有六個兒子,但到他稱帝的時候只剩下陳昌還活著,陳霸先幾次知會長安方面把兒子還回來,當時北周方面執政的宇文護滿口答應,但守著這樣一個寶貝,得不到最大利益,如何肯輕易送出?所以,一直到陳霸先去世,陳昌也沒能回家。

陳霸先死後,作為陳家在江南唯一的後人,他的侄子陳蒨在大將侯安都等支持下順利接了班,說是順利其實中間還有個小插曲,陳霸先的老婆抱著玉璽不肯輕易撒手,她認為兒子陳昌才是法定繼承人,大家應該等著周國把太子還回來。皇后如此,群臣也都猶豫不決,大將侯安都惱了,按劍上朝,揚言臨川王有大功於天下,應該接位,誰不服,咱們刀劍相見。在侯安都的恐嚇下,陳蒨這才順利即位。

從這方面說,陳蒨的位子不是很正,因為按照繼承法,陳昌才是合法的繼承人。

搞亂敵人是打擊敵人的重要手段,只要陳昌活著,陳蒨的皇位就不會牢固,如果把陳昌還給建康,那些對陳霸先忠心的人一定會希望讓陳昌即位,那江南還不得亂成一團,把敵人搞亂了就有機會。

所以,宇文護即命送陳昌回國,本來就是答應陳霸先的事,拖了這麼久,現在是時候了。

陳昌也不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覺得天下是自己老爹掙下的,陳蒨只不過暫時替自己管管國家而已,只要自己回了建康,陳蒨一定會乖乖的把皇位還給自己,何況,建康還有自己的母親坐鎮。

陳昌到了安陸正趕上戰事所以停留了些日子,等到局勢穩定,陳昌啟程前往建康。臨走前,陳昌給陳蒨寫了封信,仍以陳太子自居,言語非常不禮貌,讓陳蒨準備好儀仗迎接自己。

陳蒨非常生氣,他對大將侯安都說:太子馬上就到,我得找個藩國養老了。侯安都正是因為擁立陳蒨之功官居三公,如何聽不出陳蒨言語中的酸味,當即道:自古哪裡有被取代的天子,臣不敢奉詔,臣願意迎接衡陽王入藩。

哪能讓皇帝退位做藩王,直接讓陳昌到藩國就行了。

原來,陳蒨聽到陳昌到了安陸的時候,為了早定名分,早就與大臣們商量封陳昌為衡陽王、湘州刺史。

侯安都接到陳昌後,由魯山度漢水,然後,陳昌竟然不小心落水而亡。

政治就是這樣殘酷,權力的遊戲絕非幼稚小兒可以參與。


快樂讀史


梁武帝在位後期,沉溺佛法而怠於政事,以致奸佞當道、朝政日益敗壞。從而給了東魏降將侯景以可乘之機,“侯景之亂”使江南地區蒙受了空前的浩劫。雖最終陳霸先與王僧辯合力平定了侯景之亂,其後,陳霸先又殺死了屈從於北齊的王僧辯,並建立了陳朝。但長久的動亂與內耗卻使得南朝的實力大減,陳朝也是南朝中疆域最小、實力最弱的一朝,至此南朝在“南北爭衡”中徹底處於了下風。

陳霸先雖生有數子,卻多為早夭,而唯一可繼大統的兒子陳昌,卻被西魏軍俘虜到了關中(554年,西魏軍襲破江陵城,梁元帝被殺,陳昌等人被俘)。陳霸先稱帝后,雖屢屢遣使請求北周(已代西魏)釋放陳昌等,但北周認為奇貨可居,故而雖許諾卻遲遲未遣。陳霸先是望穿秋水也沒有等到陳昌歸來的那一天,陳霸先死後,陳國無皇嗣,只得擁立陳霸先的侄子陳蒨為帝(陳文帝)。北周見狀,反而立即將陳昌放還,以圖給陳國製造動亂,陳昌自恃是陳霸先的嫡子,在歸途中給陳文帝寫信,言辭也很不客氣,要求陳文帝退位。陳文帝與重臣侯安都商議,侯安都道:“自古豈有被代天子?最終,陳昌在進入陳國國境後,渡江時,被侯安都推入長江淹死。

不是陳霸先不想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沒法如願傳給兒子,只得由侄子繼位。


有知社


陳霸先作為大陳的開國皇帝,在最後他的兒子卻沒有接替他的皇位,而是他的侄子陳蒨接替了他的皇位。陳霸先有六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然而很不幸的是,他的前五個兒子都在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因此沒有什麼可記載的。他的第六個兒子叫陳昌,是一個知書達理,容貌端莊,思維矯捷,邏輯清晰,熟悉政事的人才。陳昌在十六歲的時候便做了太守,可見他頗有一番才能,然而他最終沒有繼承到皇位也是十分遺憾的。因為荊州被攻破了,陳昌等人被當做了人質,不過看在

陳武

帝的面子上,即使作為人質,他們也享受著很好的待遇。即使陳武帝親自要求放回人質,但

北周

卻只是口頭答應而沒有做出實際行動,因此陳昌遲遲沒有回到父親身邊,不久,陳武帝卻去世了,他有六個兒子,五個去世,一個被當做人質,因此沒人可以繼承他的皇位,藉此機會,他的侄子陳蒨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

當陳昌聽到此消息後十分不滿,他急忙寫信要求陳蒨把皇位還給他,陳蒨自然有些不情願,但他還是同意了,但他身邊的大臣卻說黃帝還能說讓就讓位嗎?不同意陳蒨的做法。在陳昌要回來的時候,陳蒨派人去迎接,然而其中一個大臣侯安都對陳昌要回來的行為很不滿,在見到陳昌後,抓住機會把陳昌推到河裡淹死了。陳霸先的六個兒子就這樣都沒了,因此陳霸先的後代命運都蠻悲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