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2》:攻擊


《社會心理學2》:攻擊

13.1 攻擊的起源

科學家對攻擊的起源進行了長期的爭論。生物學家認為攻擊本能具有進化意義。在動物中,雄性之間的攻擊是最普遍的形式,通常由於雌性進行交配所產生的競爭引起。由於較強壯就有優勢的雄性,打敗了那些弱小的個體,那些有優勢的雄性基因就會傳給下一代。保護子女免受捕食的雌性攻擊也是許多物種所具有的現象,是具有適應性意義的。生存下來的子女會將他們的基因代代相傳。

相對於動物的攻擊行為來說,人類的攻擊要複雜的多,採取的形式也不同,而且通常發生於不同社會規範下截然不同的社會情境中。雖然社會生物學觀點可以對人類攻擊行為的基礎進行解釋,但是它仍然不是一個可以充分解釋人類攻擊行為的理論。

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生理攻擊受雄性激素以及其他生物化學因素的影響,另外也與不同的腦活動模式相關。還有證據顯示人類攻擊和犯罪行為中似乎有很重要的遺傳基因因素。某些特定的反社會攻擊行為具有高遺傳性,而且在家族中表現的很明顯。家庭環境也是影響攻擊行為的強有力因素。

無論基因和生化因素對攻擊的作用是怎樣的,可以肯定的是社會因素,極大的影響了人類對攻擊的表達。

13.2 攻擊的定義

攻擊最簡單的一個定義是:攻擊是對他人的傷害行為。

但是,攻擊具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包括生理攻擊,言語攻擊,憤怒與敵意,他們的決定因素以及造成的後果都是各不相同的。

第一,該定義忽略了行為發出者本人的意圖,而這一因素又非常關鍵。如果我們忽視了意圖,有些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可能就不會被貼上攻擊性的標籤,如果這種行為的結果可能是無害的。

忽視意圖,我們也會把一些本沒有攻擊性的行為貼上攻擊性的標籤,如果一個高爾夫球手不小心擊中了一位觀眾,那我們能說這種行為是具有攻擊性的嗎?

我們需要對具有傷害性的行為和具有傷害性的意圖作出區分。通常來說了解一個人的意圖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接受這一界定,就是攻擊只有在包含意圖的概念時才具有意義。

第二,要做出區別的是反社會攻擊和親社會攻擊這兩個概念。有些攻擊行為是有意義的,例如警察擊斃綁架人質的恐怖分子。這裡的關鍵是,攻擊行為是違反了還是支持了普遍接受的社會規範。另外有許多攻擊行為實際上是受社會規範支配的,例如法律條款的強制執行,或是在戰爭時期對命令的服從等,都被認為是必須的。

有些攻擊行為是介於反社會和親社會行為之間的行為,我們稱之為許可的攻擊。這裡的攻擊,包括那些不是社會規範所要求的,但又不超出社會規範的行為,他們並不違反普遍接受的道德標準。如正當防衛。

第三個區分是,攻擊行為和攻擊性情感,例如憤怒。社會對於大部分攻擊行為都不會給予鼓勵,並會給予譴責。社會對這些表達方式有了強有力的限制,以至於即使那些常常感到憤怒的人也極少會做出攻擊行為。

13.3 憤怒的來源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想要傷害他人的想法,大多數人在一天或一週內會至少有數次感到輕度或是中度的憤怒,是什麼造成了憤怒呢?

一、襲擊

憤怒最通常的來源之一就是受他人襲擊或侵犯。想象一下,自己正在等紅燈,而後面的司機就拼命的按喇叭;或者自己正在看報紙,突然一杯水衝著你的脖子倒了下來。根據當事人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出他將此行為感知為一種打擾行為還是一種攻擊行為。各種令人厭惡的刺激都會引發攻擊。

人們對攻擊做出了報復反應,會使攻擊行為升級。群毆的起因經常是一點兒小事兒,卻以殺人結尾。類似的家庭暴力通常也會愈演愈烈,家庭暴力的案例中有時並不只是一個攻擊者,一個受害者的模式,而配偶之間或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暴力模式,攻擊引發報復,暴力行為由此升級。

二、挫折

挫折是指在達成某一目標時所受到的干擾或是阻礙。當一個人想要達到某處,想做某個動作或是想獲得某些東西,而又遭到諸多阻撓,這時他就會感到受挫。

家庭生活是挫折的一個主要來源。令人驚訝的是,在美國家庭中最主要的衝突來源都與家務有關。

經濟問題在家庭內產生的挫折程度非常的高。生活壓力造成了較大的挫折,而且最終造成了較多的暴力行為。

挫折的影響,更多的是從廣泛的社會角度來考察的。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經濟壓力都會產生挫折。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形式的攻擊行為,這是很普遍的。

與工作有關的問題也是造成挫折以及憤怒的一項主要來源。與上司和同事期望的衝突,工作不滿意感,以及感知到的技能不熟練,都是總體敵意水平的重要預期因子。

易怒性格與暴力是密切相關的,這種關係也反映了挫折感。易怒性格能夠增強敵意情緒並使人對他人有更多的敵意想法。另外,易怒性格所帶來的怒氣以及不適也會被錯誤的歸因於人際間的緊張,而這會引發攻擊。

最初的挫折攻擊理論認為,攻擊總是由挫折引起的,而挫折總會引發攻擊。目前看來上述假設,兩個總是都是錯誤的。雖然挫折通常引發了憤怒,但是有些情況下這個對應是不成立的,而且憤怒的增加並不總是導致更多的攻擊行為。挫折以外的其他因素也會導致攻擊行為。

三、報復的期望

研究表明,憤怒且想進行報復的男性更傾向於記住負面信息,甚至包括那些與他們憤怒最初來源無關的信息。簡而言之,期望能夠進行報復的人更容易對各種類型的事物感到生氣,憤怒持續的時間也更長。憤怒與報復,使人記住負面想法,因此使得一個攻擊導致更進一步,攻擊的可能性增加。

四、競爭

與情緒狀態無關的攻擊性,可以在競爭情境中產生的。競爭性的環境常常是發怒,爭吵以及攻擊等破壞性模式的徵兆,而當環境是合作性的時候,不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五、歸因

人們的攻擊傾向性通常依賴於對方行為背後明顯的動機或意願,而不是對方行為本身。尤其是當這些行為具有挑逗傾向時,更是如此。從歸因角度來講,當攻擊或挫折被意識到是由他人有意造成的時候,憤怒就成最可能的反應。如果受害者把受到的攻擊或挫折歸因於環境的不良,那麼這樣的事件不會引起很大的憤怒。

提供強化或弱化攻擊性行為的原因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人們在受攻擊之前就已經瞭解對方這樣做的理由,那麼他們就不大可能發怒或變得有攻擊性。當一個人已經氣的七竅生煙之後,再解釋合理的原因,不大可能會減少憤怒。

如果受到的攻擊或刺激導致了非常大的憤怒,那麼就連提前告知環境不良或他人目的等弱化信息也幾乎不起作用了。家庭暴力通常是在沒有了解對方行為動機,而是爭論逐漸升級後發生的。在這些情況下弱化信息可能會來得太遲,或者是在白熱化的衝突當中發揮不了作用。有時人們真的會在盛怒的時候殺人,而無論他們得到什麼勸告。

道歉同樣可以避免攻擊行為,一般而言,如果人們為了本來可能會導致攻擊的行為道歉,我們對他的判斷就不會過於嚴厲。

六、歸因和長期性的攻擊傾向

具有長期性攻擊傾向的兒童通常對他人意圖具有典型的歸因偏差,總是設想別人懷有敵意並抵抗他們,尤其是處境模稜兩可時更是如此。

對意圖的歸因偏差反過來便會激起報復行為。由於有攻擊性的兒童通常會對意圖進行不恰當的歸因,他們便會覺得有正當理由以攻擊方式進行報復。

研究表明,改變對無意圖的負性事件的歸因能夠降低原本被認為是公正的報復性攻擊行為。

13.4 攻擊行為

憤怒和攻擊的關係是什麼?被攻擊和受挫使人產生憤怒。然而憤怒的人並不總是採取攻擊行為。調查發現,人們在感覺憤怒時只有10%的情況下,進行了人身攻擊,94%的情況下是口頭攻擊,60%的情況下是各種無攻擊性的指責。人們習慣於在感到憤怒的時候不採取攻擊行為,然而他們仍然感覺有這樣做的衝動。

人們在沒有發怒的情況下,也可能帶有攻擊性。一個士兵在戰場上通常不會對不知名的敵人生氣,但是卻會遵從命令殺死對方。

二、習得攻擊性

人類攻擊行為的一個主要機制是後天習得。新生的嬰兒,非常衝動的表達攻擊性感受。無論何時他受到一點挫折,不論何時他想要的東西被拒絕,他就會氣憤的大哭,擊打任何伸手可及的東西。然而當個體成為成年人時,這些發怒的衝動和攻擊反應大部分會受到控制。這種發展主要是因為學習。學會對某些挫折可以有攻擊反應,而有些不可以。

模仿

所有人尤其是兒童,有強烈的模仿他人的傾向。這種模仿延伸到現實中的各種行為,包括攻擊行為。兒童通過觀察他人從事某些特定的攻擊行為,而學到這些攻擊行為。模仿性攻擊會在如下情況中發生:一、榜樣被嘉獎,二、榜樣與兒童同一性別,三、榜樣與兒童曾經有教育關係,比如朋友或老師。

強化

當一個特定的行為被獎勵時,人們傾向於在未來重複這一行為,當它被懲罰時,我們不大會重複的。攻擊行為主要是習得的反應,而強化是助長攻擊行為的主要因素。

兒童不會沒有選擇的進行模仿,他們模仿某些人多於另一些人。與其他人一樣,被模仿者越重要,越有權力、越成功,兒童模仿的越多。兒童模仿最多的是他們經常看到的人。父母一般符合所有這些要素,並且他們是兒童早期的基本楷模。父母不僅是兒童的主要模仿對象,而且是強化的主要來源,所以孩子未來的攻擊行為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和他們自己的行為。

因為攻擊行為而對兒童進行懲罰,也許是教育兒童不要有攻擊行為的一個有效途徑,但它常常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因打架而受懲罰的兒童,在家裡攻擊行為會較少。因為在家裡懲罰威脅具有最強烈的抑制效果。當孩子在外面的情況通常就不一樣了。在家裡因為攻擊行為受到嚴厲懲罰的兒童,在外面更具有攻擊性。

兒童模仿了父母的攻擊行為。當處於優勢地位的時候,他表現出父母對待他的方式。父母的行為是攻擊行為,他也如法炮製。懲罰一方面教育他不要在家裡表現出攻擊行為,但同時又教育他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攻擊行為是可接受的。

三、攻擊基模

強化模仿和觀察他人的攻擊行為,可能都會結合到一起,產生攻擊基模。在攻擊行為方面,人們對於攻擊的合理性,攻擊可能發生的環境,以及怎樣表達攻擊(例如是以憤怒的情緒對待他人,還是襲擊和攻擊他人)等,發展出一些有組織的相互聯繫的信念。通過觀察和學習,兒童可能開始發展攻擊基模,當其與生理過程(例如心理喚醒)相結合時,可能會導致他們採取攻擊行為的高風險。一旦這種基模產生,攻擊行為就可以依靠個體發展的攻擊基模的穩定性來保持。

四、社會規範

人類對於調控個體攻擊行為的發生及其發生頻次的社會控制極其敏感。通過模仿和強化,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怎樣以及對誰的攻擊是適當的。我們學習這些社會規範,以適應不同的特定情境。

從人類各種文化和亞文化發展起來的,複雜而瑣碎的社會規範控制著攻擊行為,這一控制的程度讓人印象深刻。這些社會規範劃分了哪些攻擊是反社會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社會需要的。

社會規範有時候適用於整個社會,有時候卻不是。極端組織的成員相信報復性的殺害是公正的,儘管大多數人並不同意。

理解反社會、可接受和社會需要的攻擊行為的區別,依賴於對相關社會規範的瞭解。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時候進行攻擊是合理的,什麼時候不合理。

五、工具性攻擊

當一個人意圖通過攻擊他人達到一些實際目的,甚至當他並沒有憤怒的時候,便發生了工具性攻擊。例如,職業殺手,為了錢殺人而不是憤怒。歹徒攻擊他人不是因為憤怒,而是為了搶錢。

工具性攻擊,另外一個重要形式是被稱作現實群體衝突。有時候兩個群體必須為了有限的資源進行競爭。例如兩個鄰國發生戰爭並不是因為仇恨,而是因為領土、自然資源或者安全。

所有這些例子中,攻擊行為僅作為達到某種有價值目標的一種手段,並不一定具有憤怒的感覺。

六、傳染性暴力和去個人化

暴亂行為是傳染性暴力的另一個範例。影響去個人化產生的因素:匿名、不用承擔責任、團體的大小,活動、一個全新的環境,噪聲的激勵和精疲力盡。

在20世紀早期,美國白人群眾動用私刑當群眾人數多時,他們會採用較多的暴行,例如火燒,或肢解黑人受害者。

與去個人化相伴隨的過程是去人性化。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當人們去攻擊他人時,他們會將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強加於他們的攻擊對象,把受害者非人化。

13.5 減少攻擊行為

一、懲罰和報復

對懲罰和報復的害怕,似乎明顯可以減少攻擊行為。我們可以期望人們對自己的攻擊行為後果進行想象,並且因為要被懲罰而避免攻擊行為。研究發現,小的孩子一般比長大的孩子更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更弱小,更不可能去報復。

用懲罰和報復來恐嚇,並不是減少攻擊的唯一途徑。兒童因為攻擊性傾向而被懲罰後會變得更有攻擊性。當他們成年後,他們也特別傾向於虐待他們的配偶。也許是因為他們模仿自己富有攻擊性的父母,也許是因為頻繁的懲罰導致了憤怒。在所有案例中,對兒童攻擊行為的懲罰並沒有減少他們攻擊行為的結果。

人們在受到襲擊後傾向於報復襲擊者,哪怕報復會導致更多的襲擊。冤冤相報無休無止。

懲罰和報復,有時候會抑制攻擊,因為人理性的避免未來的痛苦。然而有時候威懾會被理解為攻擊,從而導致更多間接和直接的攻擊。例如一個叛逆期的孩子,也許會將家庭和學校日常統一的規定解釋為對其個人的攻擊,從而變的好鬥而不合作。

懲罰和報復在暫時抑制直接攻擊行為上通常有效,但作為解決問題的普遍方法還是代價太高。實際上,很多犯了重罪的人,還沒有被抓到。

二、減少挫折和襲擊

受挫和襲擊是憤怒的主要來源,因此一個更有效的減少攻擊的技術可以是減少他們發生的機會。任何一個社會都試圖在不同程度上保證最低生活用品的供應,比如食物,衣服,住房和家庭。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個別受挫人群發生大規模暴力運動。

即使國家對公共秩序盡職盡責,也不能消除所有的個人挫折襲擊和工具性攻擊。當有遠見的社會明智的將大規模受挫減小到最小程度時,他們仍然無法完全消除受挫,甚至不能基本消除,所以必須有其他技術來減少攻擊。

三、習得性抑制

當人們想要攻擊,並且條件也允許攻擊行為發生的時候,他們必須學會抑制自己的攻擊性。

1、分散注意力

我們知道如果不斷的去想那些已經讓我們憤怒的原因,我們會更加憤怒,然而如果我們轉移注意力,想其他事情。憤怒會減少嗎?研究發現,分散注意力只是一個可能的策略,不一定能夠成功。顯然憤怒是一種很難消除的情緒。

2、攻擊焦慮

當個體想要採用攻擊行為時會感到焦慮,焦慮程度也許並不一樣,這依賴於他們對攻擊性的一般抑制,以及對這一特定攻擊行為的特定抑制。每個人的攻擊焦慮程度不一樣。女人比男人要多,中等收入家庭的兒童比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要多,講道理和遵守紀律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比經常受體罰的孩子更有攻擊焦慮。講道理可能產生更多的對攻擊性的內在抑制,這比畏懼懲罰更有效。

我們一生都在反覆學習我們社會的規範。例如為了食物而殺死動物是合法的,但不能殺人。我們都會在攻擊行為的合法性中尋找極其細微的差別,這些抑制手段表明了人類對暴力行為的有力控制。

3、痛苦線索

如果受害者表現出痛苦,攻擊者怎樣反應?是否攻擊者感到自己成功的征服了受害者,繼而會加重自己的攻擊?

研究發現,除了在攻擊者極端憤怒的初期,受害者痛苦會招致更多的攻擊外痛苦,只是在其他所有情況下都減少了攻擊行為。除了在極端憤怒的情形下,受害者的痛苦會被攻擊者知覺為成功傷害對方的跡象外,一般而言,它們抑制了進一步的攻擊。

當受害者距離攻擊者很遠,或者匿名時去人性化,可以導致更多對陌生人的攻擊行為。例如從高處轟炸敵人比在近距離的攻擊更容易。當受害人在遠處或匿名時,因為缺失痛苦指示,攻擊會更輕易。相反,讓受害者更人性化,會讓襲擊者注意到人類的痛苦,從而傾向於減少攻擊。

4、酗酒和吸毒

研究發現,酒精的攝入通常增加了攻擊性。清醒的人被激發進行攻擊時,他們會自覺的對煽動者意圖潛在報復等抑制線索作出反應,然而醉酒的人卻降低了對行為潛在後果的注意。簡而言之,酒精似乎可以導致抑制控制的喪失,這部分是由喪失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力而引起。

酒精除了會使個人失去抑制,也可以提高對激發攻擊性情況的注意,並作出反應。酒精尤其使人們傾向於將這些刺激直覺為威脅受挫和不懷好意。

酒精也使人們對社會壓力和侵犯更敏感。

其他的藥品,例如可卡因,似乎都可以激發暴力反應。

四、替代性攻擊

我們經常被一些人壓制和騷擾,但我們卻不能報復。那些人可能太強大或無法見到,或者我們太焦慮、太壓抑以及無法報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通過別的方式表達攻擊性,其中之一就是替代性攻擊,向一個替代對象釋放攻擊性。例如被父母壓制的兒童可能故意把牛奶澆到狗身上。個體會向比挫折來源更無風險的對象表達憤怒。

當人們把攻擊性指向替代對象時,是什麼決定了,要選擇這一對象,以及會表現出多少攻擊性?替代的基本規律是他越像受挫的來源,個體就會對他施加越強的攻擊。一般來講,替代性攻擊大多傾向於指向更弱小和沒風險的對象。

五、宣洩

攻擊表達能夠讓積壓的憤怒降低嗎?有關宣洩的研究探討了直接和間接攻擊的影響。直接攻擊指的是直接報復那些使你受挫或襲擊你,從而使你憤怒的人。當一個發怒的人把憤怒直接傳達給他的敵人時,宣洩可以成功的降低攻擊性。

我們在大多數時間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憤怒,一旦憤怒被釋放,我們可能會放鬆對攻擊表達的抑制。另一個風險是,在任何一連串行為中,攻擊似乎會升高而不是減少。

為了使宣洩能夠降低,而不是提高攻擊性,這一行為序列就必須進行調整:行為必定會有一箇中斷,或者受害者改變或者攻擊表達方式改變。

間接攻擊和直接攻擊有密切的聯繫。

曾經美國有項調查,56%的夫婦,一年中至少有一次因為口頭攻擊引發的暴力行為。有口頭攻擊的夫婦只有0.5%有暴力。在已婚夫婦中間,口頭自我釋放不利於和睦融洽,而且導致了以後更多嚴重暴力事件的發生。

總之社會心理學家懷疑,憤怒表達會產生宣洩,使攻擊性降低。當個體憤怒並有能力以直接的方式向激怒自己的人表達攻擊時宣洩降低了攻擊性。然而即使這樣攻擊,也可能會升級。

13.6 媒體暴力

近些年來,電影已經開始大量描寫暴力。電視也在節目中描寫大量的暴力。人們普遍認為,媒體暴力是人們富有攻擊性。

一、外科聯合會報告

大多數理論認為觀看暴力增加了觀眾相似的攻擊行為。例如學習理論強調,觀察攻擊性的偶像讓觀眾通過模仿進行暴力行為。一個相似的管理者認為兒童按照原樣模仿媒體裡的攻擊行為。一個常見的媒體劇本是歹徒激怒了好人,然後好人進行報復。兒童通過電視學習這個劇本,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對稍稍冒犯自己的人迅速進行報復。

媒體上許多暴力受到嘉獎而不是懲罰,就如好人進行報復的例子一樣。這種受到家長的暴力鼓勵了人們,也傳達了這樣的信息,對於攻擊性的抑制應該放棄,讓個體自由的增加行為的攻擊性。只有宣洩理論,認為觀看媒體暴力有助於減少觀眾的攻擊性。

二、實驗室實驗

宣洩假說理論,認為發怒的人會通過觀看電影的間接攻擊行為來進行宣洩。雖然個別研究發現過這樣的結果,但大多數實驗室實驗都說明觀察攻擊會激發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攻擊行為,宣洩效應很少發生。

實驗確實表明媒體暴力可以增加攻擊行為,但無論怎樣,我們都需要面對現實生活去研究問題。

三、相關調查

童年觀看暴力電視,長大了就更有攻擊性嗎?總的來說,早年看暴力電視和後來的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通常是正向的,雖然這些結果只在少數例子中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但是這個關係可以保持22年之久。在一個研究中,8歲時觀看暴力電視能夠預示他30歲時的暴力傾向。

如果兒童看暴力電視越多就越有攻擊性,那麼,看暴力電視和攻擊行為的關係應該逐年增長。然而在研究中,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看暴力電視和攻擊行為的關係,在各年齡段都一樣。

儘管看電視和暴力的關係是明顯的,但其他的人格特點也許不僅產生了攻擊行為,而且是對暴力畫面特別感興趣的起因。

四、現場實驗

現場實驗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避免了實驗室中人為的和客觀的障礙。得出的結論是,在電影或電視中觀看暴力,似乎對現實生活狀況下的攻擊行為沒有多大的影響。

五、結論和註釋

實驗室研究似乎說明觀看暴力電視增加了攻擊行為。現場實驗發現,一般而言,媒體暴力對人際間的攻擊性只有中等程度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媒體暴力不是產生攻擊行為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攻擊行為是多元決定的,媒體暴力本身似乎不是這種行為的原因。然而有證據顯示,媒體暴力可能是某些個體的某些攻擊行為的影響因素。媒體暴力和攻擊行為的關係雖然弱,但卻有相當的跨文化一致性。

六、性暴力與媒體

(略)

13.7 親密暴力

一、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由某個家庭成員或同居伴侶施加給其他成員的暴力。儘管有妻子對丈夫和孩子,對父母的案例記載,家庭暴力的最普遍形式是家長對孩子以及丈夫對妻子的暴力。

在家裡妻子被丈夫打,兒童也面臨著威脅。

被責打的兒童經歷了許多驚嚇,他們比那些不被責打的兒童更有自我譴責傾向,他們也表現出長期受抑制的跡象,包括學習困難,不易集中注意力等。許多兒童不僅受到體罰,而且受到父親,繼父,男朋友和其他男性親屬的性騷擾。有證據顯示,被性騷擾的女孩在成長過程中同樣有生理變化,包括失常的激素和神經內分泌變化。

伴侶虐待最常見的是毆打妻子,這在美國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哪些因素導致了這種暴力的出現呢?其他研究顯示,男性控制和佔有女性的需要以及不能移情會增加其使用暴力。

這種暴力形式的心理影響是嚴重的。被伴侶侮辱的女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經歷著震驚,拒絕,迴避,迷茫,麻木和恐懼。而且會有長期焦慮,最終轉化為生理狀況,包括疲勞,失眠,厭食,夢魘,受驚反應和其他生理疾病。

家庭暴力的後遺症超出了親密暴力情境的範圍。一半以上的受暴女性打她們的孩子。

女性為什麼還要待在這種暴力關係之中呢?經濟上對男性的依賴,再加上社會有意識對這種暴力視而不見,二者綜合起來時的女性很少有選擇逃避的機會。

二、強姦

強姦普遍被認為是攻擊性與權利的犯罪,其中涉及男性對於控制和佔有的需要。

刻板印象的強姦概念是一位女性在戶外遭到神經錯亂或性變態的陌生人的侵犯。然而超過80%的強姦受害者認識強姦犯,並且在一半的案例中,強姦犯是親屬,朋友、男朋友或前男友。約會強姦的統計數字也意外的高。許多強姦發生在婚姻關係之中,尤其是存在家庭暴力的婚姻關係中。

1、強姦謬論

有關強姦的說法中充滿這樣的觀點:只有壞女孩被強姦、任何一個健康的女性都可以反抗強姦、女人是自找的、女人被拋棄後就會生成被強姦。

至少有30%的強姦事件,針對兒童這一事實就可以駁倒這些謬論。

所謂約會強姦指的是發生在兩個至少相互認識並且約會的人之間的強迫性行為。關於強姦的最普遍的謬論是,只有騷動不安的男人才會強姦。研究發現,男性似乎沒有意識到強迫性行為與強姦之間並沒有區別。這樣一來,很顯然會有很多強姦過女性的男性在一定水平上沒有意識到強姦行為。甚至強姦犯罪的男性,還為自己的罪行開脫,說他們行為失控或女子向他們提出了要求。

研究發現,當女性主動約會,去的是男方的住處,以及當男方支付約會費用時。男性也比女性更覺得使用強迫是合理的,表明他們也許自認為該環境適合強迫白髮生性行為。

這些謬論,促進了強姦事件的發生。

2、男性為何去強姦

人們原本認為強姦犯具有一種特定的精神病理學特徵,然而,現在人們明白強姦犯是一個特殊群體,並且有許多因素決定攻擊性性行為。

研究發現,有敵意的童年經歷是性攻擊者和非性攻擊者的共同特徵。對女性的怒氣和佔有女性的需要是強姦犯和大學裡有過攻擊性性行為的男生的明顯特徵。曾經有攻擊性性行為記錄的男性和將來也會這樣做的男性,他們更武斷,更具有自我中心主義,無視別人的需要,他們有好鬥的男性主義,對非人性行為有興趣。

強姦與其他攻擊性犯罪的關係,比與性行為的關係更密切。

3、強姦後的調整

強姦謬論,甚至被很多女性所接受。不幸的是,強姦受害者也經常因為這種謬論對自己進行責備:責備自己沒有鎖好門,責備自己太相信別人。

事實上強姦後的調整是很困難的,被強姦有消極的生理和心理後遺症,而且經常是長期的。有1/3~1/2的強姦受害者可能經受身體的創傷,包括被打傷、性傳染疾病和受孕。強姦發生一年之後,受害者仍經歷著強姦引起的恐懼和焦慮,性冷淡、抑鬱和家庭問題。

研究者指出,只有把強姦從當今社會文化和網絡裡剝離出來,才可以減少它發生的頻率。通過發展更多幫助受害者的方法,通過關於強姦的教育,通過不斷提高女性的平等地位,通過削弱強姦所處的文化誤區來促使強姦事件的減少。

三、性騷擾

性騷擾包括不受歡迎的性建議、性行為的要求以及其他口頭和身體的性誘導。性騷擾導致了脅迫敵對或冒犯性的工作環境,或者是變成受僱和晉升的一個條件。性騷擾也許披上了沒完沒了的性要求的外衣,或者顯得更微妙,比如從後面拍打一位女性、講下流的故事,或在工作區擺放色情圖片。

性騷擾可以在任何工作場合對任何人發生。當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性騷擾他們的同事,也不是所有的工作場合都會駐場性騷擾。人和環境對性騷擾的發生都很重要。比如權利不平等可以刺激性騷擾。傾向發出性騷擾的男性,其性格特徵同樣也很重要。

研究顯示。性騷擾同時傾向很高的男性,把性和社會佔有以及權力聯繫起來。性騷擾的男性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合適的或是濫用權力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對於許多男性來說,性和權力的聯繫是自然而且無意識的。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

性騷擾的心理影響是很重要的。性騷擾是可恥的,讓人擔驚受怕,有時包括一些身體暴力。這常常也許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好幾年,並且深刻影響到工作關係,心理和健康。性騷擾的代價包括失去工作道德敗壞,工作降級和對工作與家庭關係的破壞。性騷擾引起的症狀,包括焦慮,抑鬱,頭疼,失眠,腸胃功能失調,體重失調,噁心和性功能失調。

顯然必須有更多的工作對女性和男性進行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性騷擾的本質。此外性騷擾發生是由於女性在工作世界中地位較低。女性工作地位提高,性騷擾都會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