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在景德镇,过手七十二行行皆有本经。每一步都有自己能否制胜的关键秘诀。千百年来,应先这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陶瓷匠人。而在瓷器烧窑时,我们常常会看到窑工们烧瓷时将瓷坯放入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钵中,最后覆面。层层码放放在窑中。但殊不知,这钵是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今天小编就带您去看看这匣钵的秘密。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陶瓷匣钵?

陶瓷匣钵是烧制陶瓷的窑具之一,俗称"笼盔"。 主要是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用来保护瓷素胎的容器,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一般是在柴烧或者是煤烧的时候使用,陶瓷烧成与否与匣钵有密切关系。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陶瓷坯成型后不能直接经火燃烧,否则会因烟尘而变色,必须装入匣钵才能入窑点火。匣钵以耐火材料制造制成,一般为圆筒形或者锅底形。高温荷重软化温度应比坯体烧成温度高,且要求耐急冷急热性好,使用寿命长。约始用于隋,唐至宋早期多为漏斗形匣钵,宋中期后出现桶形匣钵。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匣钵在陶瓷烧制中主要有保护作用。坯体装入匣钵,同型号的匣钵重叠摞放,可提高装窑的密度和窑炉的利用率。其次,避免陶瓷釉烧制品与火焰直接接触,受到煤烟及煤灰的污染,使产品釉色发乌和釉面落渣,造成火刺(釉面呈粗糙的黄褐色)、灰渣等缺陷。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匣钵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首先有相当高的耐火度和耐高温强度,保证在高温下不变形、不开裂。其耐火温度一般要求比产品的烧成温度高300℃以上。所以匣钵还要求在高温中收缩性很小,以保证高温下产品的稳固性。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其次是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好,以保证匣钵在反复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下不破裂,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还有导热性能好,有一定的气体渗透性,以保证高温下的热量和气氛迅速传到产品上。此外还要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以便获得最大的容积利用率,并使装坯、装窑等操作方便,叠摞牢固。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匣钵在使用时,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此外,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的历史

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烧制的蛋壳黑陶,已经使用专门的匣钵。在山东省诸城市杨家子遗址曾采集过两件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匣钵,这是所知最早的匣钵。后世发现的匣钵,以盛装瓷器为主,隋代湘窑已有发现。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清代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中记载:"瓷坯入窑最宜洁净,一沾泥渣便成斑驳,因窑风火气冲突易于伤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钵套装也"。这说明匣钵有保护坯胎,提高瓷件外观质量,是充分利用窑室,高空装烧制品的重要工具。直至民国时,景德镇的制匣业共分大器制匣、小器制匣两个行业。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匣钵制作

匣钵是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窑具之一,制作匣钵的主要原料是要有几种高温耐火材料配制而成(耐火材料有,刚玉莫来石、氧化铝等。),配料不当会产生耐火度不够,匣钵软化、站立不住、发生倒塌。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匣钵按用途可分大器匣钵和小器匣钵两种。前者较小,用于大件瓷坯,后者较大,用于装小件制品。那时制匣所用的原料主要有二,一为乐平产的白土,一为本镇附近产的子土。制匣原料的加工一般在屋外进行,方法是将白土、子土倒于地面,把其作成薄层重叠堆积状,再用铁锹逐次切取,然后加水捏练,捏练均匀后,即可用于制匣。制好的钵坯尚属生坯(俗称土匣),土匣还不能用于装烧瓷坯,只有将土匣镀(即焙烧)成响匣(熟匣)后,方可用它装烧瓷坯。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制作匣壁的过程大致为:先取特制的竹片若干片,用细绳顺竹片厚度方向穿过,再将其竖放,并把两头合拢围成圈筒,内侧用铁质圆圈固定,外侧用绳绑住。再将匣泥敷于圈筒外壁,敷至一定厚度时,用布蘸水将其外侧抹平,然后用铁片修削整形。整好后,去掉圈筒内侧之铁圈,将圈筒收缩从内面取出,然后抹平内壁并整形。匣壁制好后,将其移至他处稍晾。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制作梗底的过程大致为:先取一直径等于或稍大于匣壁外径的特制铁圈,将匣泥故人圈内,用脚踩匣泥,使匣泥均匀地填满圈内各部位。然后在中心部位放一团匣泥,并将其拍紧,匣底制好后,稍晾。待匣壁与匣底干燥适度时,将匣壁缘蘸上匣浆,把它坐于匣底之上,尔后将粘接处修削平整。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传统手工匣钵何去何从?

景德镇烧造出无数精美的瓷器,但这些瓷器在烧成过程中却离不开匣钵的保护,用匣钵装烧瓷器,不仅能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充分保证陶瓷烧成的质量。正是因为匣钵在景德镇瓷器生产中的重要性,所以匣钵的制作技艺在景德镇代代相传。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景德镇判断匣钵的质量有以下几方面:平整度要好、不能一边高一边低、圆度也要一致、厚薄要均匀。现在,以煤气或天然气燃料的梭式窑普及了,烧瓷无需匣钵盛装,匣钵业的兴盛也就成了历史。但是它是景德镇瓷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应恢复它的原有风貌。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瓷生产厂家都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烧制陶瓷,由于这些燃气比较纯净,没有灰粉污染,所以都采用裸烧。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随着瓷业生产机械化实施,匣钵也以压坯式的机器压匣。但是大件匣钵还是要用手工技艺制作,例如古窑博览区里面的镇窑、老建国里面的徐家窑等一切用传统柴烧窑炉,匣钵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窑高达五米多,没有高超的制匣技艺是很难装好窑的,甚至还会倒塌。

匣钵-瓷器能否烧成烧精的关键因素


所以,匣钵在陶瓷烧制中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也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智慧的结晶,虽然现在很多采用气烧不需要匣钵,但是许多传统的煤烧、柴烧陶瓷中,匣钵依旧是陶瓷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