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翁牛特旗:“庭院經濟”開出致富花

本報記者 趙傑

初春的紅山大地依然春寒料峭,但人勤春來早,在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蘇木王家灣子嘎查吳金良的小院子裡,戴著口罩的他正在修葺棚圈,平整院落。兩年前的一場大病,使他不僅不能勞累、乾重活兒,而且也欠下了一些外債,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2月23日,白音套海蘇木庭院經濟座談會的召開給吳金良注入一支強心劑。“我一直都想養雞,一是手裡沒有多餘的錢,雞舍蓋不起來;再就是擔心雞蛋賣不出去,現在,有了扶貧好政策,我家裡兩口人,能給50只綠殼蛋雞雛,好好侍弄著,產品有合作社回收,就這一項,年收入能達到5000元以上。”吳金良說,村裡每家每戶都有個大院子,原來多數種植玉米,產量低,也賣不上好價錢。現在,沒想到,院子裡也長出“搖錢樹”。

據瞭解,白音套海蘇木庭院經濟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是本地區重點推進的特色產業發展項目。自2018年以來,該蘇木將農戶庭院經濟與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農戶利用閒置土地種植蔬菜和特色果品,發展畜禽養殖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庭院經濟產業。並由4家合作社組建庭院經濟聯合體,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式落實,打造出“001”模式,即貧困戶零投入、零風險、戶均增收1萬元。

“以前從沒想過,就房前屋後這‘巴掌大塊地’也能生出錢來,只是想著年齡大了沒法出去打工掙錢,去年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開始養羊,收入還不錯,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到年底咱也能脫貧了。”白音套海嘎查的馬永學侍弄著小羊羔高興地說。

2019年,白音套海蘇木庭院經濟以打造“百公里庭院經濟特色產業帶”為核心,以市場為主導,以科技為支撐,以扶持服務為保障,以產業直接落實到戶為目標,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目前,通過合作社和鄉村兩級幹部的共同努力,庭院經濟已覆蓋全蘇木13個嘎查、2000戶以上,每戶可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2019年,白音套海嘎查共脫貧23戶29人,貧困發生率已降低到0.3%。每個嘎查還要求環路兩側覆蓋種植金紅椒、蘆筍等庭院經濟作物,進而帶動30%左右的農戶參與並實施環境衛生整治及庭院綠化美化,各嘎查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庭院經濟的發展,不僅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也大大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過去雜草叢生、坑窪不平的農家小院,如今變成了“果菜飄香、綠色滿園”的生態家園;同時,也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白音套海蘇木庭院經濟的發展,得到翁牛特旗黨委、政府的認可,2019年,全旗產業扶貧現場會在王家灣子召開。同時,合作社還舉辦了首屆庭院經濟豐收節。

2020年,白音套海蘇木繼續堅持“打通百公里庭院經濟特色產業帶”的總體思路,有效開啟“3+2”的庭院種植養殖發展模式(即力爭在辣椒種植上突破1萬畝,鞏固和擴大蘆筍種植2000畝,蒲公英種植1000畝;養殖綠殼蛋雞10萬隻、藏犛牛1萬頭),並努力打造示範村和示範戶。同時,要充分發揮庭院經濟在創新基層黨建、助力脫貧攻堅、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鄉風文明和促進人才培養等五個方面的綜合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