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縣官和鄉小小獼猴桃 致富「金果果」

秋日的太陽依然火熱難耐,炙烤著彎彎曲曲向上延伸的水泥路,路兩邊的草木已經奄奄一息,不遠處的江口縣官和鄉泗渡村紅心獼猴桃基地裡,已經成熟的獼猴桃密密匝匝地結在藤蔓上,果香四溢。

“羅老闆,給我託運100箱紅心獼猴桃過來。”9月5日,官和鄉紅心獼猴桃種植大戶羅江龍掛斷客戶訂購電話後,立即安排工人採摘、分裝,自己則繼續帶領遊客穿梭在一串串紅心獼猴桃中間體驗採摘樂趣,忙得不亦樂乎。

2014年,羅江龍成立合作社發展紅心獼猴桃300餘畝。“今年,獼猴桃進入盛產期,預計能採收20餘萬公斤,每天都能接到‘回頭客’訂獼猴桃的電話。”雖然辛苦,但羅江龍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和筆者交談時也不斷髮出爽朗的笑聲。“就靠種植獼猴桃,我們家不僅在縣城買了房,還打算買小轎車,生活越來越好了。”

羅江龍告訴筆者,如今,官和鄉依靠發展產業過上好日子的村民還有很多。

“當時我想到的是獼猴桃又不能當飯吃,賣不出去咋辦?”說起當年的事,貧困戶範遠華顯得不好意思。2017年,羅江龍動員範遠華入股合作社種獼猴桃,範遠華不願意,羅江龍給範遠華算了一筆賬,範遠華這才同意入股合作社。今年,看著獼猴桃的市場越來越好,範遠華打算自己購買種苗學習技術,將自家剩下的4畝地全部種上獼猴桃。“種獼猴桃的收益比玉米高得多。”範遠華說,不轉變思想觀念就會繼續過苦日子。

如何給獼猴桃找個“好婆家”,羅江龍自有辦法。“農戶+果販+超市+消費者”傳統銷售模式,不僅在價格上難佔優勢,也很難開拓江口縣以外的大市場。從栽種獼猴桃初期,羅江龍就意識到,如果不依託互聯網,就很難給獼猴桃找到“好婆家”。

羅江龍說,他每次到基地,就把工人們工作情景拍攝下來QQ、微信等朋友圈,讓大家瞭解獼猴桃無公害種植過程,引來眾多粉絲的關注。

採取“基地+電商平臺+消費者”和“基地+消費者”現場採摘銷售模式。今年,成熟的獼猴桃果實外形整齊美觀,皮薄肉細,香甜清爽,一上市就備受消費者青睞。短短一個月時間,2500餘公斤獼猴桃在樹上被搶購一空,收入50餘萬元。更讓羅江龍感到高興的是,隨著獼猴桃的上市,每天都會接到幾十個訂購電話。

“白天在獼猴桃基地打工,每天掙100元,還可以照顧家人。”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張西程高興地說。

羅江龍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立利益聯接機制,覆蓋貧困戶20戶,60餘人,解決了30餘名群眾就業。同時,在羅江龍的示範帶動下,泗渡村有5戶群眾投入到獼猴桃種植中來。

依託生態優勢,塑造“綠色獼猴桃”品牌、打造獼猴桃體驗果園,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采摘,增加村民收入,談及下步發展規劃,羅江龍信心滿滿。(楊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