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说起2007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很多人都得挠头想半天。但是说起“530”这三个数字,还是能瞬间揪起不少人心中的痛。

当天凌晨零点的央视经济频道《经济新闻联播》悄然放出了一条大新闻——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虽说这项政策使得完成一次交易的成本涨了三倍,但实际上对于证券交易的影响并不大。不过证券市场向来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数学题。

这条后来被讽为“半夜鸡叫”的消息,被惊慌的股民们普遍解读为证监会重拳出击中国股市的信号。结果当天跌幅高达477点,一天之内接连击穿五个整数关。到收市,900多只个股跌停,跌幅甚至超过了“227”这个震动世界的中国股市纪念日。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和之后多次被同类型事件教育过的股民们一样,那一茬的人脑海中对于股市的热潮慢慢褪去。但很快,更多新鲜的血液会促动反弹。

在2007年前5个月的牛市,中国股市新开户超过2000万个;而在股市跌至低谷时,又有无数新人进场,点燃了股市的反弹。

股市的轨迹就如同心电图般反复蹲跳样,普通民众的心理也在盲目与理性的钟摆运动中反复挣扎。

毫无疑问的是,逐渐普及的网络成为了一种情绪的放大器。2007年的诸多旧事就像是一颗扔进湖面的石子,荡起的涟漪依然能够波及到今日。

就在新一茬股民们兴冲冲地遗忘了股灾入场抄底时,中文互联网的第一场人民战争开始了。

在百度贴吧李毅吧里,积蓄了不少热血的过剩精力开始溢出,坐在火药桶上的大大小小的贴吧们避之不及。李宇春粉丝在贴吧投诉李毅吧侮辱自己的偶像,要求撤销李毅吧的帖子变成一颗火星,点燃了一场大战。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持续两个多小时的爆吧,让李宇春吧当晚被刷屏了1900多页,被爆了近10万帖。在战争开始的前几分钟,李宇春吧的吧主还在不断删帖,而当面对如洪水般涌进贴吧的帖子时,他们也绝望地离开了电脑前,任由享受这场狂欢的人们肆虐。

十几年过去,虽然通讯手段和网络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以男性为主导的那部分网民群体和年轻女生之间的战争却依然原始如常。无论是虎扑手撕吴亦凡,还是电竞Boys大战饭圈女孩,套路和2007年几乎无异。

唯一的区别是,当年的百度看着自家濒临奔溃的服务器在哭,如今的微博看着自家濒临崩溃的服务器在笑。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经此一役,中文互联网的擎旗手也悄然发生了些许变化,话语权逐渐从新闻大媒体为主流的权威流向了普通网民。两年之后,微博的诞生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网红和KOL从群众中来,站上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将这些都归结为爆吧事件的余波有些牵强,但不得不说的是,在那个历史节点,即便没有李毅吧的雄性荷尔蒙们掀起的波涛,也会有同类型的事件发生。毕竟中文互联网历史的车轮,已经在那个时候调转了方向。

去年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轮融资,投资者百度赫然在列。这已经昭示了贴吧终将是明日黄花,而李毅吧给我们留下的,除了中文网络卢浮宫的称号,就是“D丝”这样精粹的网络用语。

为何说它精粹?从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开始,普通网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自嘲般的称谓,更看清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互联网上个人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群体情绪发酵的相互叠加,终于让中文互联网炼成了一朵与众不同的奇葩。它不再完全遵循发达国家的玩法,而是觉醒成了一股全新的力量,进而逐渐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不过哪怕是在今天,这种渗透效率依然很慢,而放在十三年前则更甚,以至于很多人会视而不见。就在那网络民意刚刚开闸的时候,我们眼见的世界依然如往常般运行,但冰面之下已经暗流涌动。

如此说来,2007年的汽车市场,以那个时代的中国汽车工业生产力而言,可算是最为理智和清晰的一个时代。除了过于坚挺的桑塔纳,其他车型的销量走势还是努力贴合着产品力、市场口碑和换代规律走的——当然时至今日,桑塔纳依然坚挺。

2007年,距离互联网水军产业化还有三年,距离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还有两年,距离自媒体的诞生还隔着一个银河系般久远。

人们买车,除了电视、报纸、广播,几乎没有其他的门路。就连汽车之家,也就是刚起步两年,千万级的日均浏览量也就是今天的1%都不到。那个时期,能够左右你我买车的,除了苦口婆心的4S店销售,就是絮絮叨叨的亲戚朋友。

日系车靠着已经积累多年的口碑,终于在那几年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口袋稍微殷实了一些,就逐渐对老三样弃之如敝履,开始和新世纪初小老板们的标配——凯美瑞和雅阁们眉来眼去了。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不过在2007年之前,大家还是喜欢称呼凯美瑞为“佳美”。逼得广汽丰田在2006年年中投产凯美瑞之后,直接用上了“源于佳美,高于佳美”的宣传口径。

好在这次改名的效果立竿见影,上市之后销量一路飙升,2007年的时候更是连着六个月坐在中高级车销量第一的宝座上。

有意思的是,2007年6月就有网站发布文章,标题是“凯美瑞夺取2007年销量冠军如探囊取物”。提前半年预定销量冠军,恐怕是今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当年看着凯美瑞上市最心急的,当然是广汽本田了。日系中级车双雄在那个时间点可是较着劲地打价格战,只不过当时比的是谁有新车上市,谁就加价。

虽说2007年的风光被凯美瑞抢去大半,但是老雅阁的底子还算厚实,月均销量还能维持在1万上下。那段时间经销商被库存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争相打折,以至于广本北京区域协会还发出了“统一限价令”,但也基本上如同虚设。

大家都想着熬到第二年新雅阁上市。2007年底就有经销商放出口风来,新雅阁加5万元才能提车。那时候还有媒体感慨,自主品牌什么时候也能有新车上市经销商敢喊一声加价5万的。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别看2007年雅阁那么被动,拉完全年的销量数据一看,也就是滑落到了中高级车销量第三名。而这个第二名就是当年的帕萨特·领驭。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说起帕萨特·领驭这辆车,我还真的有点记忆,毕竟这是我家买的第一辆新车。当时横着一比加价的凯美瑞和略显老态的雅阁,打着折卖的帕萨特还是比较香的。

顺便说一句,这辆车时至今日仍然在我家服役,不少电镀内饰件过了五年时间就有点脱落,十年的时候开始有点烧机油,但至今已经跑了20万公里依然行驶正常,而且一次都没有大修过。

那或许是中国中高级轿车车主们地位最高的时代。那年1月底的《实话实说》节目里,接替崔永元的和晶还在和嘉宾们讨论该买房还是该买车,甚至还能聊个十分钟。再过两年,这个问题被摆在台面上的机会都没有。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当然,那期节目还在批判年轻人办信用卡和透支消费呢。

谁曾想过,2007年过后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一年李安拍《色·戒》的时候,还能在上海卢湾区的复兴中路取景,还原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感觉,如今连卢湾区这个区名都荡然无存了。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那个时候,互联网上还鲜有人讨论日系车皮薄的事。翻阅残存在互联网记忆中的文档,即便是2007年赤裸裸攻击雅阁换代慢、为竞品拉虎皮做大旗的软文,在文末还会加个括号备注是厂商供稿。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这种文章都不值一驳,但好歹大家都还在明面上做文章。而当互联网民意愈发汹涌,很多信息就换了包装,裹挟着人们的认知,慢慢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

在这里并非为日系车打抱不平,只是如果看从2007年到今天雅阁和凯美瑞的销量曲线,就跟看中国股市的走势一样,突增突降。除了被产品周期所左右,更多的原因,是被我们与邻邦的关系和民众的态度所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系品牌会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没有太大区别,需求也很类似。

然而他们却在很多时间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一个汽车消费并不健全的国家,猛然变成了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这里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识和消费的态度变化,也非其他汽车市场能及。

不得不说,大众在过去十年找到了最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路径,用科技、品质和设计改变了很多人对于车的认识。甚至于产品投放的灵活度上,也要领先于竞争对手们。

几年时间,他们足够认真地学习和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就像是四十年前那样,敢于在丰田之前来到中国建立合资工厂。

但他们用的有些武器,太过于尖锐。民众情绪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反噬自身。

日系中级车,能找回2007年的那个春天吗?

十三年过去,雅阁和凯美瑞在竞争对手和这个市场的消费者身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也将自身打磨得足够出色。今年前两个月的中高级车市场,我们又看到了雅阁和凯美瑞重回销量榜最前端,只不过卖了2万多辆的雅阁成绩更加出色一些。

尤其是在被疫情和春节假期叠加影响、整个乘用车市场集体跳水的二月,雅阁和凯美瑞的销量相较于竞争对手,也足够坚挺。在这个二月,雅阁获得了2567辆的月销量成绩;紧跟其后的,便是丰田凯美瑞,2266辆的销量在这个极为艰难的月度也有着足够的分量。

雅阁和凯美瑞知道了用消费者最能接受的价格,带给最能让消费者满意的配置。它们也变得更加年轻,不变的是依然实用,依然有一个认真打磨产品的心态。它们也许不再拥有2007年那样的光环,但它们还是坚持用品质去感染自己的消费者。

重回销量榜首或许值得企业庆贺,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一代甚至是以后的消费者们更加理性,更加有自己的主见。

转自:autocarweekly 作者:德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