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陰影下的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準備開年大幹一場的企業陷入困境,一年前,美團創始人、連續創業者王興曾說過一句話:

2019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沒想到一語成讖,2020年初,在疫情的陰霾裡,廣大中小企業們正面臨著一場大考。

中小企業該如何渡過這艱難的開年,已成為輿論場上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為防止交叉感染,線下服務業幾乎全面停業。其他行業下的大部分企業也選擇了延遲復工,但房租、工資卻仍要照付。巨大的成本壓力,讓許多企業面臨危機。

病毒引發的疫情,終將被人類戰勝。而由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才剛剛開始。

中小企業保衛戰,已然打響

疫情攻堅戰關鍵時期,影響力絲毫不亞於抗擊疫情的另一場戰役——中小企業保衛戰,不期而至,已然打響!

2月1日,餐飲巨頭西貝聲稱自己非常困難,現金流支撐不了三個月。作為年收入50億規模的大型企業,西貝況且這麼如此,何況抗風險能力更差的中小企業。

2月8日,北京知名KTV“K歌之王”宣佈暫停所有業務。而不久前,K歌之王還風光無限,“國民老公”王思聰正是在這裡豪擲250萬元,讓全中國震驚。

有的中小企業名氣大,困難看得見,數得著, 而更多中小企業,默默無名,困難依舊。

根據清華北大聯合調研的結果,中小企業正面臨嚴重挑戰。

被調查的995家中小企業裡,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近70%的企業只能維持不到兩個月,34%的企業最多維持1個月。

上述995家中小企業中,近60%的中小企業預計2020年收入會下降20%以上,其中30%的企業,預計2020年收入將下降超過50%!

毀滅與重生 | 疫情陰影下的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

疫情期間,很多平臺的公益行為體現出“救急不救窮”的特性,即只能救一時的急難,不能解決長時間面臨的問題,這無可厚非。

然而中小企業面臨的發展困境一直都存在:信用體系單薄、融資能力薄弱、創新能力不足、市場資源有限……只不過這次疫情讓中小企業的脆弱性變得更加明顯而已。水少的時候看不出來水桶的短板在哪裡,水多了就顯現了。

可見,中小企業需要的不只是救急,更需要救窮,疫情結束後的復甦、增長和發展,比“活下去”更加重要——如果中小企業幾個月都抗不過,任何扶持政策恐怕都很難起死回生。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掌門人馬雲是關注中小企業比較多的企業家。2018年馬雲說了一句話:一些傳統中小企業的運營思維固步自封,它們正在自我封閉中毀掉它們過去10年20年甚至30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這次疫情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正好是一次被倒逼著改變思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機遇。

毀滅與重生 | 疫情陰影下的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

挑戰“地獄模式”,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本以為2020年只是個“困難模式”,誰知道現實的挑戰是“地獄模式”。

這場疫情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現在線上線下網絡的發達,使得疫情的傳播性比原來更廣,給整個社會造成如同海嘯般的影響。每一個創業者必須深刻認識其中的影響,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第一,這場疫情的影響時間可能會超過三個月。

意味著一季度,很多行業是沒有收入的,這對行業發展將帶來巨大影響。對於很多中小創業者來說,這些影響是不可逆轉的創傷。

在所有組織裡,企業是最脆弱的。相比國家還能繼續收稅,家庭還能繼續還債,中小企業是當下最容易受傷的一個群體。

第二,社會恐慌心理造成的損害要遠大於疫情損害。

基於恐慌,大家可能會減少出門消費,減少其它經濟活動,導致社會消費和經濟活動的收入大幅下降。

剛性成本,像稅收、房租、人員工資是不可能降低的。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降低,將打斷或者衝擊很多原有的經濟鏈條。

第三,過度的社會動員造成的資源消耗也非常大。

現在,很多人的時間都用在群防、群控上。過度的社會動員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第四,大災大疫之後,整個社會經濟可能有衰退風險。

如果這場大災大疫之後,國家沒有諸如大幅降稅、大幅減租、銀行保持持續續貸的“猛藥”,整個社會經濟可能有衰退風險。這個風險比“非典”加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都要大。

當大危機來臨,創業者應該怎麼辦?

第一:提高我們對於危機的認知力,提高應對危機的心力。

第二:認知清楚,才能決策正確,才能轉危為機。

第三:創始人心力強,才能穩定軍心,才能順利轉型。

第四:跑贏同行,你的微觀努力,能夠部分抵消很多宏觀上的影響。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剩者為王。在這次危機中,有些體質比較弱的企業可能會消失。

第五: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標。生存和保住份額是今年的目標,而不是盈利。

第六: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也許這個危機是你脫穎而出、跑贏市場的一個轉機。所以,創業者要把危機變成你的轉機。

對於每一箇中小企業和每一位創業者來說,除了提高對疫情和行業的認知力以外,還需要有一個很強大的心力。一旦慌張,你做決策的錯誤概率會加倍。

創業者自身要有一個強大的心力,才能夠穩定軍心。創業者應該把每一次危機,都當作一次歷練,團隊和組織形態要隨時做更好的迭代和優化。所以,這次疫情對於創業者的堅定性、團隊穩定性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如果創業者能夠贏得這場考驗,將會得到市場巨大的獎賞。

毀滅與重生 | 疫情陰影下的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

春色已達,戰勝疫情

許多人在等待春天的到來。企業也如此。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毫無疑問,是一場空前的危機。但危機往往蘊藏著機遇。

正如丘吉爾所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的危機。”

近日,一張17年前的老照片被許多人重新翻出。照片中,馬雲頭戴口罩,目光堅定。在他身後,是數十個同樣頭戴口罩的人。

毀滅與重生 | 疫情陰影下的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非典期間。2003年5月,一位阿里員工被確診為SARS病例,

阿里全體五百多名員工被緊急隔離,開始居家辦公。

然而,也正是這次危機,讓阿里獲得重生。非典疫情讓很多外國商人止步於中國之外,他們紛紛選擇使用網上交易,阿里巴巴的業務獲得了50%以上的增長。

同樣是在非典期間,在北京中關村賣光盤、VCD、刻錄機的劉強東沒了生意。無奈之下,他只好在各大論壇、QQ群上尋找銷路,卻意外獲得不少訂單。

一年後,京東商城上線,它與非典期間誕生的淘寶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電商的傳奇故事。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人們見證了“宅經濟”的崛起,從外賣到生鮮電商,從遊戲到遠程辦公,從副業經濟到線上辦理工商代辦、商標註冊等與企業相關服務。能讓人足不出戶的服務,都成為了新的風口。

而在疫情結束之後,已經習慣於遠程辦公,享受足不出戶企業服務的人們,也許會共同續寫出新的故事。

毀滅與重生,往往會同時發生。疫情終將迎來終結時刻,而眾多中小企業,或將迎來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