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国内为什么不降?

国际油价依然在跌,已经连跌五周了。

截至3月31日,国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32.58%,对应国内汽柴油本应下调1235元/吨。

昨夜(3月31日24时),正是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

不过,由于本轮周期综合原油均价持续低于40美元/桶“地板价”,本轮国内油价将不作调整

调价信息

根据国家发改委:截至3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1

国内油价为何不降?


首先,我们给大家普及下中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规定。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40美元低于80美元(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高于每桶130美元(含)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文字看起来比较费劲,看下面的图比较直接: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为什么不降?

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的时候,国内油价不再下调。

那么国际油价当前是什么情况呢?

截至3月2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9美元,收于21.51美元/桶,跌幅为4.82%。

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1美元,收于24.93美元/桶,跌幅为5.35%。

3月30日国际油价延续近期颓势,亚洲交易时段早盘跌至17年来的最低点,纽约原油期货一度下跌7.4%,至19.92美元/桶。

各油种价格均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

因此本轮国内油价不作调整。


2

为什么要设置“地板价”?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油价却不降,相信不少车主对此颇有怨言。

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主要是考虑到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但是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石油自给能力。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为什么不降?

有人会说,国内产能降低,向国际进口石油不就行了?

要知道,201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双双突破70%,如果不保持国内产能,都依赖国外进口,那么国家能源安全如何保障?外国不卖你的时候,你被不被动?

更何况,油井也不是水龙头,说停就能停的。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油井突然减产甚至停产,不仅已投入的大量设备和前期资金将废弃,而且地下开发中形成的压裂系统,在油井关停后就会破坏,再恢复需要巨大投入。

若大量减少国内资源开采,将对地方经济和下游配套行业造成巨大打击,还会影响就业。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为什么不降?

油价过高的坏处,就很明显了。这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最直观的表现是,车主的出行成本增加了。

所以大家看到除了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家还设置了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


3

没降的油价金额给谁了?


需要说明的是,当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不是直接留给企业成为收入,而是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

根据《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这笔费用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实施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

截至目前,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6次调整,其中3次下调2次搁浅1次触及“地板价”不作调整。当前全年累计汽油下调1850元/吨,柴油下调1780元/吨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为什么不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