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管理者心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四點

身在職場,你眼中的經理是什麼樣的?是不是上級領導派給他的活,轉手就派給你了?最後拿的工資還比你多?

真的是這樣嗎?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到很多中層管理者,他們都說,做為中層管理者,心太累了,為什麼呢?

中層管理者心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四點

寶寶心太累

因為位置很尷尬,不上不下,上面領導指責,下面員工不配合。

因為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績效目標。

因為每天總要幫下屬處理這個事情,幫上級領導安排那個工作,分身乏術。

今天的中層管理者,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上級領導希望他們能執行到位,下屬又希望他們能夠指揮得當,一提到現狀,總之一句話,寶寶太難了。

很多中層管理者都是從一線提拔上來的,所以當他們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他們就會想,還不如回到從前。其實我想說的是,能夠脫穎而出,當上中層管理者,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福分,是你的天賦與努力的結果。中層管理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在企業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承擔著企業決策、戰略執行和基層管理、與高層溝通的作用,所以應該要好好的珍惜,把握當下,好好的修煉自己,快速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 1 ——

定好位很重要


自古以來,“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中層管理者,都需要深刻理解自己崗位的角色和職責,只有理解了自己的角色和職責,才好給自己定位。定位好之後,圍繞角色和職責去開展工作。

從管理的角度來說:高層管理者,做正確的事;中層管理者,正確地做事;執行層人員,把事做正確。

01 領導力的本質是一種影響力。一個人在群體中要使人信服,接受自己的主張和安排,需要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從內在:需要從“個人貢獻者”晉升為“團隊管理者”,需要完成角色身份的轉變,思考企業要從“我”變成“我們”,從證明自己很厲害,變成讓大家變得更好,從而讓自己和團隊在彼此融合中共同進步,這一點聽上去好像很容易,其實要做到卻不容易,很多在管理崗位工作多年的職場人都會發出“領導力需要一生來修煉”的感嘆。

從外在:需要激勵手段到位,洞悉下屬真正的需求去激勵他們,這些事情比管理好項目或是提高做事效率要難得多,就拿激勵手段來說,很多管理者認為,績效獎懲這些外在的激勵因素是讓下屬服從安排的唯一手段,其實外在的激勵因素只是暫時可以滿足。現代管理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藉助工資、資金、福利等激勵措施只能調動下屬員工60%的積極性,其餘40%的積極性則要依靠領導者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行為去調動。

員工是不可能被改變的,但可以被影響。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最強者。

中層管理者心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四點

領導力就是影響力

02 謀其事不越位。只有找準位置,才能做對事,從兩方面來分析:

不越位:把得罪人的事都推給上級領導,這是上級領導要求的,我也沒辦法;或是事情辦砸了,推給下屬,這是他們做的,負不起責任來,這是職場大忌,這樣做,是不負責任,也不可能服眾。

擔起責: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願意做的事要做,不願意做的事也要做,這才是責任的全部意義,要為辦成事想辦法,不為不想辦事找理由。

想方設法把事情做成做好,而且在做事的過程中掌握好分寸,與此同時,自己的能力也跟著提升了。


—— 2 ——

學會有效溝通

一個不善於溝通的領導不是好領導。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把事情說明白,因為所有人都要聽你的指令,指令要清楚,下屬才能去執行。中層管理者的職場三原則:把上司搞定,你會好過;把同事搞定,你會好活;把下屬搞定,你會好乾。

01 把上司搞定,你會好過。

中層管理者最怕的是,不去領會上級領導的意圖,或把領導的意思領會錯了。所以要讀懂上級,理解上級。所以,中層要學會研究你的上級。

千萬別說上級領導“傻”:職場中的很多人,常常說自己的上級領導是“頭豬”。請問:他之所以請你來工作,為什麼?就是希望用你之長補他所短,如果你沒有任何超過他的地方,他請你來做什麼?上級犯傻,有時未必是真傻,也許一種出人意料的高明;上級犯傻,有時是他有意試探和考驗你(忠誠和能力)。上級犯傻,那麼正好是你最大的機會;——你要彌補領導的不足。別用挑剔的眼光看上級,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優點。

02 把同事搞定,你會好活。

同事是級別相同的要彼此尊重;要溝通、溝通、再溝通;要把利益放在後面;要給足對方面子,才能得到面子。

03 把下屬搞定,你會好乾。

要學會傾聽,並用人家能夠聽懂的語言去表達,不要過多去談論自己的目的,你的目的就是講清楚、佈置好要做的事情。


中層管理者心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四點

有效溝通提高團隊效能


——3 ——

高度的執行力

執行力就是把想法變成計劃,把計劃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一句話,執行力是一種現實操作的能力。對於一箇中層管理者來說,正確地做事,做計劃來實施和部署,懂得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因此在確定了做正確的事情後,在如何把事情做正確這點上要認真進行考量,計劃、執行、查核、改善行動,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特別是計劃和查核環節需要思考全面,及時改進。

01 認真理解領會領導層的經營管理決策的意圖,確認自己對他們的有關指示和安排的理解;

02 對上級領導的指示和安排進行有效的分解和細化,形成工作思路和步驟。把分解的工作安排給合適的員工,並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檢查計劃。

03 與員工保持持續不斷的溝通,並與員工一起,共同努力,把每項工作措施、計劃落實到位,及時核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04 與員工一起總結工作成果,並形成工作總結,向領導層彙報工作成果;對下屬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優秀特質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成績。

只有高度的執行力,才能保證大家輸出的品質,執行的過程就是出品質的過程,結果很重要。


中層管理者心太累,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四點

高度執行力


——4——

管理就是通過別人完成任務,中層管理者要協調好不同能力、不同風格的人一起工作,從而達成團隊績效成果。要想成為一名高效的中層管理者,就必須研究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授權。

首先考慮員工的職責和權限是否匹配。授權不授責,權力授予員工,責任仍在自己身上,當員工做錯了事情,出了問題,中層管理者不是簡單地指責員工,而是要問自己,“我錯在哪裡了?我為什麼沒有幫助員工成功?我該怎麼做?”然後和員工一起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將損失降到最小,通過問題事件幫助員工和自己成長。

第二要善用團隊的力量。以前你是搞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現在是別人搞不定的事情都給你,你就得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但是你解決問題又不能用原來的那個方法。比如說:行行行這些你都別做了,給我做吧…… 這樣你又退回到以前那個業務員了。所以你要解決問題,但不能自己去解決,必須安排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就是善用團隊的力量。

第三是中層管理者眼光要放遠。為什麼需要你站在上級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有跟平行部門合作的可能性。否則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地盤上轉悠,這樣是不可能跟別人合作的。




總結:我們前面分析了好好的修煉自己,提升自己的領導力的四大方面:

  1. 定好位很重要;
  2. 學會有效溝通;
  3. 高度的執行力;
  4. 懂得有效授權。

即使這樣,在管理過程中,你一定還會遇到一些挫折,感受到下屬不配合、領導指責等等。如果你認為你的方法得當,那我建議你,就把這些“委屈”統統嚥下去吧,不要在下屬面前生氣,不要在領導面前不滿。

管理者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既然成為了一名管理者,那就深呼吸,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