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的头号杀手是什么?这个残酷的实验告诉你答案

1939年1月17日,这一天跟平时没什么不同,但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所孤儿院中,11名儿童的噩梦开始了。

按照爱荷华大学语言学博士温德尔·约翰逊教授的要求,图德小姐跟其他5位研究人员一起前往这所偏僻的孤儿院,挑选实验对象。

他们挑选了22名儿童,10名口吃儿童,12名正常儿童,然后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里各有5名口吃儿童和6名正常儿童。

毁掉孩子的头号杀手是什么?这个残酷的实验告诉你答案

图德小姐给每个入选的孩子编发代码,并按照代码记录实验的全过程。

从这一天开始,当“实验组”的孩子说话时,工作人员会刻意打断,警告他们已出现口吃状况,纠正他们应该怎么说话。

一段时间之后,图德小姐发现:“实验组”的孩子,无论原本口吃或正常者,都开始害怕说话了,他们神情紧张,掰着手指头慢慢吐字,甚至拒绝交谈。

实验进行了四个月,没有口吃的孩子变成了口吃,有口吃的孩子则更加严重了。

实验结束了,工作人员撤离。

而这种影响,伴随了这些孩子一生。

图德小姐在实验结束后,交了256页的毕业论文,她在论文中写道:我曾经坚信他们会复原,然而,事实是我们已经造成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是的,没有恢复。四个月的实验,毁掉了整个人生!

那如果是一年呢?四年呢?十四年呢?

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你只要持续地打断他、打击他,告诉他他说的、做的是错的,这个孩子的人生就完蛋了。

毁掉孩子的头号杀手是什么?这个残酷的实验告诉你答案

可悲的是,很多家长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知乎上有两个帖子,浏览量高达20万,这两个帖子的主题都跟被父母打击相关。也就是说,仅仅是知乎网友,至少有十几万人是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这仅仅是一个网站的数据,细思极恐。来看看这些被打击大的孩子的感受吧:

*我很容易陷入自责的情绪无法自拔,一句话说错了我会情绪低落很久,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什么事我都觉得是我的错,是我做的不好,这种自责的情绪,让人很崩溃。


*经常自己否定自己。宁愿当一个小透明,即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也不想站出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很少会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因为怕被其他人否定掉,被指责,每次我遇到不好的事情,我难过伤心的时候,都会选择隐瞒,不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而是怕那些有意无意的挖苦埋怨和嫌弃的语气。呆在家里,我总是小心翼翼行事,我即使什么都没有做,也总是被打击。


*我很讨厌自己老好人的性格,即使被人说的难听,我也不怎么反驳,凡事都是忍,即使自己委屈不满也是吞到肚子里,与人共事时也总是不自信唯唯诺诺的样子。


*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差劲,只配拥有各种不好的,有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会觉得自己不配。不止一次想死,但是又不敢,主要是没找到无痛苦死亡方法。


*现在社交恐惧症,深度自卑,晚上不关房门睡不着觉,各种小问题层出不穷。


*从小就被父母打击,具体什么事情我一般会忘,但当时的感受我一直都记得,每次回想起来都会心抽痛。

看着这些文字,真的很难受。恨不得替这些孩子好好教训他们父母一顿。

更要命的是,即便通过努力,抗住了打击,取到了耀眼的成绩,从小的那些打击都会如影随形地跟随着,心里像有一个黑洞一样,无法填补。

据媒体报道,许知远在某个节目中问大导演姜文: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

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姜文考上中戏时,兴冲冲地告诉妈妈,但妈妈却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姜文对妈妈这种永远看不见他成绩的事情耿耿于怀,直到妈妈离开这个世界,都没得到解脱。

毁掉孩子的头号杀手是什么?这个残酷的实验告诉你答案

其实,类似这样的名人还有很多。他们非常的辉煌,可是在他们父母那里就是一点光都不闪。

这能不让人无力吗?

多少孩子内心里在抱怨:我人生最大的挫折是父母对我的打击!

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人天生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

当我们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被满足时,我们才会感到成功、幸福。如果没有被满足,就会一直寻找,穷其一生。

而对一个孩子的打击,就是从小摧毁这个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也就是在摧毁这个孩子这一生的幸福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