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退燒”那麼難?分清虛實很重要!

梁劍波 梁宏正 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梁劍波先生對“發熱”一症的見解與治療經驗。


文章推薦星級:

醫生醫學生:★★★★★

中醫愛好者:★★★★★

非醫夥伴們:☆☆☆☆(遵醫囑,更重要)


“內傷”發熱的治療是忌用發汗或寒涼的方藥的,一定要根據引起發熱的原因,選用滋陰養血清熱或益氣溫陽的方劑,使肝鬱能解,瘀血得化,浮游之火下潛,發熱的現象自然緩解。


01

實熱包括了外感發熱。不問其是否四時的“傷寒”,凡發熱惡寒無汗的,骨節痠疼,頭痛的,脈浮緊的宜九味羌活湯、十神湯或香蘇飲;病者體質素熱而外感風寒的則用防風通聖散;往來寒熱的,可用小柴胡湯。

有的陽虛病人也易於外感,一遇風邪即發熱頭痛,脈微弱的宜補中益氣湯;脈浮緊者,宜用參蘇飲或人參敗毒散。

至於外感以後為什麼會發熱?中醫學對它的分析還是符合辯證法的。

因為邪客皮毛則腠理閉,腠理閉則內氣不能洩而生熱,這並不是風寒能變熱發熱。所以在治療時,但發其皮毛,解表使腠理開而邪隨汗散。

九味羌活湯、十神湯、參蘇飲,或《傷寒論》的麻黃湯、桂枝湯都是解表的方劑,並不是解中的方劑。

只有寒熱往來,才用張仲景的和解法,用小柴胡湯來解中。解中可使陰液自存,陰液自存,湧出肌表而外邪自然渙散。

所以外感發熱,小柴胡湯亦屬於養汗以腠理的處方了。


實熱的發熱,它的症狀必然壯熱或暴熱不止,脈象滑數或洪盛。只有隨表裡的屬輕屬重而清之。

發熱脈雖沉而按之堅實的,也為裡實,必用苦寒清降之劑,如黃連解毒湯、三承氣湯。

若發熱歷時多日仍然不退,脈來虛數無力,飲食無味,或至夜煩渴,或反加乾咳的,這極可能是陰液受傷,當以養血藥調補真陰,則陽熱自化。

陰陽、虛實的機制,不可不審訂而急為轉關。這一點是運用中藥治療實熱時應該知道的。

實熱宜清,在用藥方面也有它一定的法度。

例如:夜靜晝熱,是熱在氣分,宜小柴胡湯去黨參加梔子、黃連、知母、地骨皮;晝靜夜熱,是熱在血分,宜用四物湯去川芎合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午後潮熱,宜逍遙散加黃芩、胡黃連、麥冬、地骨皮、秦艽。

以上是外感發熱和實熱的辨證施治。總的來說就是:治熱外感者散之,實熱者清之,陰虛者滋陰,陽虛者補陽,內傷而兼外感者,應補而兼散。


02


以下是“內傷”發熱的治法。

“內傷”發熱,就是要懂得補養的道理,如果已經知道是虛證而用補方,但又集浮散的藥物於補方之中,這樣的處方,也是難於奏退熱之效的。

陽虛發熱,須用大劑甘溫純補,不獨清藥不宜多用,柴胡、升麻、葛根等亦不宜用,因為陽虛之熱是無風邪可散的。

又陰虛發熱,不僅苦寒之藥不宜用,淡滲之品亦宜少用,這是怕苦味之藥傷陽氣而淡滲之品傷陰氣。

懂得這個治則,然後,按“內傷”發熱的分型以對症下藥。


陰虛火旺的發熱,宜滋陰清熱,可用清骨散:銀柴胡、地骨皮、胡黃連、生鱉甲、青蒿、知母。

失眠加炒棗仁、柏子仁;盜汗可加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牡蠣;短氣乏力,頭暈目眩的,為氣陰兩傷,可加西洋參、沙參、黨參、麥冬、五味子。

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即陽氣升騰而內熱,這仍屬於陽旺之象,故陰虛發熱其脈必數而無力,屬心腎二經,左尺脈微弱當用滋陰。

除上述的清骨散化裁之外,還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如果兼見頭痛、腰痛、口渴,用六味地黃湯加白芍、鉤藤、五味子、杜仲。

若陰虛不宜於淡滲,用右歸飲。

右尺脈洪大而有力,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知母、炒鱉甲、秦艽。右尺脈微弱,身熱惡寒,醫者見其身熱而誤以苦寒藥治之,引邪入陰,這又屬於少陰證反發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以上數方,皆陰虛發熱的治法,都可以按證酌量使用。


氣血虧虛的發熱,多為陰虛現象。

六脈必微弱無力,症雖然身熱,可是病人常有全身寒冷感,發熱亦多不欲去衣被;這種現象是衛虛惡風,榮虛惡寒,治療當然要補氣養血,調其榮衛,用人參養榮湯,前人“甘溫除大熱”指的就是這種方法。

若病人微有相火,可去肉桂,少加丹皮,則熱自退。或有身熱面赤,脈洪大而空,為戴陽證,屬於真寒假熱,急用

人參附子理中湯,大劑才能有效。

若見其身熱而有寒涼,則多致亡陽。

戴陽證較為難辨,然只要細心辨別,脈症互參,也不困難。例如,發熱而小便清長,是診斷戴陽證的竅門。

氣血虛虧的發熱,亦有因脾虛而導致的,那麼就要考慮先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化裁,然後再用歸脾湯以善後。


肝鬱化火的發熱,治療宜疏肝解鬱以清熱,可用丹梔逍遙散加鬱金、生地、麥冬。若肝鬱化火至極,則用龍膽瀉肝湯

但肝鬱化熱,當從病機論治,必先解鬱,肝鬱開而煩熱自然退去。故又可先用越鞠丸加味治療:白芍、香附、蒼朮、梔子、神曲、柴胡,即原方去川芎加柴胡、白芍。

腎虛火不歸原的發熱,治療宜導火歸原,用引原湯:代赭石、丹皮、麥冬、西洋參、五味子、炒牛膝、牡蠣、焦梔子、黃柏、肉桂心,或用三甲復脈湯以存陰而熱能下行自解。

瘀血發熱,系病在血分,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或先用復元活血湯:桃仁、紅花、當歸、大黃、柴胡、天花粉、穿山甲、甘草。瘀血既清之後,仍宜益陰,則再用沙參麥冬湯加首烏、黑豆衣、赤芍等藥以善後。

陰疽之毒將發的發熱,如為寒熱往來,先用人參敗毒散以解表,俟表解之後,即改用陽和湯:麻黃、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甘草、肉桂、炮姜。

以上分述了“內傷”發熱的治法。


03


大抵治發熱,必須理解陰陽、虛實、內外、寒熱的互相轉化。

例如陰盛格陽、陽盛格陰的問題,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就會出現外熱而內寒;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就會出現外冷而內熱。

《內經》雲:“重陽必陰,重陰必陽”、“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這種互相轉化的過程,常在各種發熱的病理中引起變化。

所以外感發熱,經久不愈也可以發展為“內傷”發熱;而“內傷”發熱,有時亦會兼夾外感。

這些辨證原則,梁師認為要掌握下列幾點:就是小便的清赤,口中的燥潤,舌苔的深淺,一一問個明白,就不致有誤差了。


注:

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梁劍波——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梁宏正整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