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因削藩而身敗名裂,他是如何做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明太祖分封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藩屏皇室。諸王之中,以北方諸王勢力較強,又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

為防止朝中奸臣不軌,明太祖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意為“平定國難”)。同時為防止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許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 。

1398年明太祖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宗(亦稱建文帝、明惠帝)。明惠宗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

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時戶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請改燕王封地於南昌 ;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持,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惠帝支持黃子澄,遂先後廢除五位親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呵成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於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 (今雲南巍山)。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

而後,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最後迂迴南下,佔領京師,是為靖難之變。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號永樂。明惠宗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


大明人


朱允文最終失敗告終。第一,朱允文不善用人。他用的方孝孺,齊泰和王子橙都是一些文人,書呆子。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認為削藩關係到國家興亡的大事,對付的人也是非常的狡猾,應該用一些陰謀家和軍事人才。第二,手下沒有人曾善戰的武將。沒有一個有軍事才能的武將。有軍事才能的都被朱元璋殺功臣的時候殺光了,一旦你朱棣開戰,敗多勝少。第三,自己假仁假義。在削藩的時候。如果果斷堅決的話,那些藩王基本上就沒有反抗的能力。但朱允文指示:不要讓我背上殺叔的惡名!導致手下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是下狠手?下死手?還是留一手呢?在猶豫不決中,最終錯失了削藩最好的時機,讓朱棣佔了先機!。


勞熊


朱允炆本來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大統,拋開家族輩分來說。對於早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叔叔們,不管是政治手段、軍隊影響力各個方面都有所不及。而明太祖朱元璋的初衷分封各個兒子到地方為王本來是為了貫徹‘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思想。

但是萬萬沒想到太子朱標的早逝,而且偏偏還選擇皇太孫朱允炆這樣的隔代繼承人。再加上朱元璋留下輔助他的齊泰和黃子澄兩位大臣,以政治手段整治各地軍權在握的藩王,而且推動過程中太過急功近利,一邊對朱允炆訴說藩王勢力的壞處,一邊描述心中所謂的理想抱負。最終導致朱棣以清君側為名攻入南京導致朱允炆身敗名裂。


夕峰說歷史


建文帝失敗名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建文帝生性軟弱仁慈,沒有身為帝王該有的果斷謀略。建文帝從小接受嚴格的儒家教育,最講究仁義道德,他不願揹負誅殺叔叔的罪名,正是這份仁慈害了他。朱允炆在下令削藩之初便下令不準誅殺朱棣,但是行軍打仗最講究就是擒賊先擒王,建文帝未必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由於他的這一命令,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二是建文帝不善用人。他身邊都是一群儒生,這些人往往只會照本宣科,滿口仁義,根本不懂軍事,更沒有一個可以任用的武將,而朱棣從小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既鍛鍊了他的膽識,又在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將,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籠絡住這些部下,終於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建文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建文帝的統治集團內部不和,當時朝廷內部對削藩之事議論紛紛,流言四起,但是建文帝根本不能知人善任,更不會明辨是非,採納忠臣諫言,而且由於他的軟弱,也不能很好的制止這些言論,從而動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根基,給朱棣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