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设官,没有战功的卓茂因何位列“群公之首”?

|孙正宇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情况是“因官设人”。就是说有一个官位空缺,然后根据官位的特点来考虑由谁来担任。但是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奇特现象,那就是“因人设官”。说的是因为有了一个人,根据此人的特点来设立一个官;此人去世后,此官也就不设了。在刘秀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人,此人就是卓茂。

因人设官,没有战功的卓茂因何位列“群公之首”?

卓茂


一、太傅一职专门为卓茂而设。

据《后汉书·卓茂传》记载,刘秀刚当皇帝,就让卓茂来当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

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世祖(刘秀)以卓茂为太傅,薨,因省。”而且在《后汉书·百官志》中,太傅是排在百官之首的。

由此可知,太傅一职是刘秀专门为卓茂而设,卓茂去世后,这个官职就不设了。

因人设官,没有战功的卓茂因何位列“群公之首”?


二、卓茂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太傅卓茂的个人情况是什么样呢?

据《后汉书》记载可知:

1. 卓茂这个人没有什么战功,不属于中兴二十八将。

2.刘秀称帝后,卓茂归附了刘秀;建武四年,卓茂就去世了。可以说卓茂归附刘秀的时间不早,跟随刘秀的时间也不长。

3.在刘秀册封卓茂为太傅的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说的是卓茂在西汉时期当过密县县令;由县令到太傅,可谓超级火箭式提拔。

4.据《资治通鉴》记载,刘秀提拔卓茂当太傅时,卓茂已经七十多岁了。

既然年过七十的卓茂没有战功,归附刘秀的时间又不早,之前担任的官职也不高,那刘秀为什么要让他当太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卓茂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据《后汉书·卓茂传》记载,卓茂早年(西汉时期)在丞相府任职。一次出行,有人认为卓茂的马是自己丢的那匹。卓茂问:“你的马何时丢的?”那人答:“一个多月前。”卓茂有这匹马已经好几年了,知道丢马的人是搞错了,但还是把自己的马交给了丢马的人,并对他说:“要是这马不是你的,把马送到丞相府还我。”他日,丢马的人找到了所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去还马,“叩头谢之”。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对这件事的评价是:“茂(卓茂)性不好争如此。”这也许是世人对卓茂的看法,可这里面是有门道的。我们来具体分析。

卓茂明知道丢马的人搞错了,和他解释清楚不就完了。即使丢马的人报官,一来卓茂是丞相府的人,二来卓茂的马也确实是自己的。多走一个法律程序不就可以了,何必把马交给人家呢?

如果说卓茂的这个做法值得所有人去学,那以后别人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都应该先把自家的马或牛交给丢失者?如果不先交,是不是会让社会公众觉得道德品质层次不高?

如果大家都按卓茂的方法去做,对卓茂来讲,他在丞相府任职,失去一匹马,生活不会受太大影响。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失去了一头耕牛,那生活影响可大了。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可以先把自己的耕牛交给丢失者,如果将来他找到了原物,不返还非法占有的耕牛,就可以启动法律程序。

但这里面也有问题,一是丢牛的人是否会再找到耕牛,“交牛”的人不容易掌握;二是如果丢牛的人找到耕牛后不还,“交牛”的人报官,丢牛的人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所以,比较来比较去,都不如一开始就把事情解释清楚合适。

再者,卓茂把马交给丢马者,也不是对这匹马完全放弃,他告诉丢马者如果发现这匹马不是其丢的,就送还丞相府。丢马者知道卓茂是在丞相府工作的人,他找到自己的马后,敢不来丞相府还马吗?

《后汉书·卓茂传》记载,丢马者到丞相府还马时,对卓茂是“叩头谢之”。

是什么动力让丢马者对卓茂“叩头谢之”?先不论卓茂并没有真正把马送给他!即使送了他一匹马,也不至于叩头啊!“叩头”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丢马者对丞相府权势的恐惧,他担心被卓茂记恨,害怕被秋后算账。

再者说,即使丢马者不还马,损失一匹马对卓茂来讲,还是能够承受的;如果丢马者去丞相府还马,这件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卓茂的名气就起来了。

所以,《后汉书》作者范晔说卓茂“不好争”,实际上是说对了一半。一方面卓茂确实不好争“利”,但另一方面他求的是“名”。甚至为了“求名”,一定程度上他甘愿冒“失利”的风险。而且有着丞相府权势,这个“失利”的风险相对不大。

换而言之,牛马对于普通人家来讲属于重要财物,一般人没有卓茂那条件,也没有丞相府的背景,卓茂这套不见得每个人都敢学或学得来。可卓茂有其特殊性,此事也为其赢得了美誉。

总之,卓茂的“事迹”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在乎名声、不好争利。

因人设官,没有战功的卓茂因何位列“群公之首”?


三、卓茂这个人对刘秀有何独特价值?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刘秀当年的行为和卓茂很像吗?

据《后汉书·董宣传》记载,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提到了一件事:“文叔(刘秀)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由此可知,刘秀当年的行为和卓茂的教化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那刘秀为何要让卓茂当太傅,负责教化工作呢?

第一,提升皇位的认可度。

刘秀是汉景帝的后裔,但在刘氏宗族中,其父亲不过是一个县令。刘秀即位之前,名义上更始帝刘玄的臣子。虽然人心思汉,刘姓宗族人口很多,这个皇帝凭什么你刘秀来当啊?比你资历深的人大有人在啊!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称帝时,以谶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来证明其皇位的合法性。可是怎么能让世人认同自己修德了呢?刘秀想到了卓茂。

据《后汉书·卓茂传》记载,卓茂在担任密县县令期间,“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也就说卓茂这个人名冠天下,德高望重。所以,让卓茂担任刘秀政权的太傅,可以提升其政权的影响力,也可以以卓茂的威望增强社会公众对刘秀皇位的认可度。

第二,维护皇权的稳定和安全。

据《后汉书·卓茂传》记载,卓茂这个人的特长在于教化百姓,与之相对应的是卓茂“不肯作职吏”。

由此可见,卓茂这个人搞“教化”的能力很强,但是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能力不高。而且卓茂没有战功,归附刘秀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谓年老体衰。在刘秀看来,这样的人对自己皇权的威胁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刘秀称帝时,手下人才辈出,能臣众多。如何平衡众多能臣的影响力对皇权的威慑是个严峻的问题。

刘秀的办法是让年老体衰、德高望重,但行政能力不强的卓茂担任群臣之首,在皇权与众能臣之间设置太傅一职,以此来缓冲能臣们对皇权的威慑。

第三,稳定民心,巩固统治。

王莽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天下大乱,刘秀也参加了反对王莽的起义。可是当了皇帝之后,刘秀并不希望老百姓也学着自己当年的样子造他刘秀的反。所以,刘秀称帝后,如何引导民心,重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其政权面临的当务之急。这个时候,在“教化”领域善于引导百姓“在乎名声、不好争利”的卓茂被统治者认为符合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结语: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光武即位之初,群雄竞逐,四海鼎沸,彼摧坚陷敌之人,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拔于草莱之中,实诸群公之首,宜其光复旧物,享祚久长,盖由知所先务而得其本原故也。”

这里的“光复旧物”就蕴含了提升刘秀皇位认可度因素;让卓茂位在“摧坚陷敌之人,权略诡辩之士”之前,居“群公之首”,有维护皇权稳定的因素;“旌循良之吏”有“教化”百姓的意图;此三者就是司马光所讲的“知所先务而得其本原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