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银行和个人信贷的爱恨情仇!

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中国银行研究院根据第一季度银行业发展情况发布《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这里面有很多讲的是银行自身以及围绕银行相关主体在一季度中的表现做的数据和理论性报告,很多建议也是提给银行作为未来参考的。

明天,银行和个人信贷的爱恨情仇!

回归到我们老百姓个人,需要关注的大概有这几方面。


1、 个人贷款及分项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

从上市银行数据看,个人贷款不良率长期以来十分稳定,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从 2016 年的 1.32%下降至 2019 年二季度的0.96%。分类看,信用卡应收账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由 2016 年的 1.82%、3.42%下降至 2019 年二季度的1.76%、2.07%。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为稳定,从未超过 0.5%,由 2016 年的 0.38%降至 2019 年二季度的 0.27%。


个人贷款不良率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其中信用卡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下降,正是银行持续不断的加强风控带来的下降,但是这也意味着信贷申请个人资金紧张,无处周转。个人资金需求还是旺盛的。但是质量会比较差。


住房贷款不良率一直比较稳定,如此之低,其中有几个原因:


1、 房贷属于抵押贷款,逾期不还款,银行会将抵押物拍卖。

2、 房子属于中国老百姓重要资产,重视程度比较高。

3、 房贷多为普通老百姓用户,宁肯少吃一些,少喝一些,也会节省着,把放贷还了。

4、 和个人借贷有着不同的是,金额差异,3000块钱不还也就不还了,30万你说不还,偶尔有逾期,但是长期生活中,还是要还的。

5、 和企业贷款不动的,放贷属于一次性借款,企业贷款则属于现金流周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借,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稍微不慎,就资金链断裂。放贷属于长期稳定贷款,还款金额相对比较小,也更容易一些。


所以无论我们个人是作为持卡人、借贷人,都是被动跟随着银行,颇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意。


同时个人贷款部分领域风险加大,偿债能力下降将导致更多不良。


一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受到较大影响。在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个人经营性贷款需求将大幅下降,部分个体户可能会选择快速裁员、直接关门等举措避免损失, 这会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但考虑到个体经营性贷款金额低且多为抵押类贷款, 出现坏账风险的规模预计较小。

二是消费贷款和按揭贷款不良率有上升的可能。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的员工,收入会明显下降甚至没有收入,信用卡及房贷还款能力削弱,会形成不良资产。


这里面更深层次说明了,受到疫情影响,我们老百姓个体户的要关门,打工的要被采用,该还的贷款还是要还,我们手中的东西被抵押到银行了。进而还款能力更弱了。


这样就是为什么国家在疫情期间就要求作出延时还款的政策,国有大银行还可以按照政策直接给予延时还款。而商业银行、中小银行要么没有这个政策,要么先给你使用政策,然后给你做了风控降额,封卡。


《报告》还指出预计 2020 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小幅升至 1.88%左右,拨备覆盖率 185%左右。


受到疫情影响,收入下降,还款能力势必不足。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贷款都会逾期的。


按照相关监管部门政策,暂时提高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但并不意味着监管会转向宽松。但是这些商业银行并没有按照监管对他们的容忍度来容忍自己的客户,也就是容忍我们老百姓。简单点来说,爷爷本来特别宠爱孙子,会告诉爸爸,你该怎么爱护,保护孩子,但是爹这块当面是点头哈腰的应承下来,实际上掉过头来,就是对孩子一顿拳打脚踢。到底该爱还是该恨呢???

明天4月1日,提到爱恨情仇,不得不说张国荣了​。在倩女幽魂中也是将爱恨情仇演绎的淋漓尽致,超凡脱俗​!​

明天,银行和个人信贷的爱恨情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