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其實引用了三十六計裡的所有計策

https://www.toutiao.com/a6609213177978683917/?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585548069&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3301401090100230281531D203C31&group_id=6609213177978683917

文 / 時評小侯


我覺得《三國演義》就是《三國志》、《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三本書的合併版,再加了些虛構成分。

我發現《三國演義》的虛構部分裡,有很多東西都是作者羅貫中照搬的《三十六計》,並且每一計都不止引用一次。我現在已經給它列出來了,每一計都從《三國演義》裡列舉了至少一個例子。

蘇先生讀史 |《三國演義》裡其實引用了三十六計裡的所有計策

先上三十六計目錄: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道代虢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蘇先生讀史 |《三國演義》裡其實引用了三十六計裡的所有計策

《三國演義》裡的三十六計: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鄧艾奇襲成都,魏延的奇襲長安之計,都是用的瞞天過海

  • 第二計 圍魏救趙

許攸的攻打曹操許都之計,就是圍魏救趙

  •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曹操試圖借劉表之手殺死禰衡,以及劉表借黃祖之手成功殺了禰衡,都是借刀殺人;

郭嘉遺計定遼東也是借刀殺人。

  • 第四計 以逸待勞

黃忠和法正殺掉夏侯淵,就是用的以逸待勞;

張飛戰馬超也是。

  • 第五計 趁火打劫

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呂布和陳宮就是用的趁火打劫佔領了曹操的山東。

  • 第六計 聲東擊西

諸葛亮派趙雲在箕谷率領少量軍隊作為疑兵,自己欲率大軍出斜谷,就是用的聲東擊西。

  • 第七計 無中生有

諸葛亮陷害司馬懿,司馬懿陷害諸葛亮,都是用的無中生有。

  • 第八計 暗渡陳倉

姜維挖地道企圖去偷襲鄧艾,就是用的暗度陳倉。

  • 第九計 隔岸觀火

魏、蜀、吳三家時時刻刻都在用,這個就不用再說了。

  • 第十計 笑裡藏刀

陳登害呂布,逢紀獻計佯許公孫瓚夾攻冀州韓馥,違背公孫瓚之計,就是笑裡藏刀。

  •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曹洪捨命救曹操,就是李代桃僵之計,舍掉一小將,挽救了大局(但結果小將也並沒有犧牲)。

  •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劉備奪取荊州,就是用的順手牽羊 + 渾水摸魚。

  •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諸葛亮讓劉備驚動喬國老和當地百姓,以保全自身性命,就是用的打草驚蛇。

  •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諸葛亮死後,用了一個諸葛亮的木雕像嚇跑了司馬懿,這明顯就是照搬的三十六計裡的借屍還魂。

  •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諸葛亮佯攻冀縣,就是用的調虎離山之計,調出姜維。

  •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用的欲擒故縱。

  •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諸葛亮用糧草騙姜維去搶糧,以便捉姜維,就是用的拋磚引玉。

  •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董卓、李榷、郭汜、曹操擒漢獻帝,就是用的擒賊擒王。。

  •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許攸獻計曹操火燒烏巢,就是用的釜底抽薪

  •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曹丕趁亂納美妾,就是渾水摸魚。

  •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諸葛亮死後的撤退之計,就是金蟬脫殼。

  •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諸葛亮火燒上方谷,關羽水淹七軍,就是用的關門捉賊。

  •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魏、蜀、吳三家在反覆上演,呂布、劉備、曹操、袁術等人之間也在反覆上演此計。

  • 第二十四計 假道代虢

劉備奪取西川,就是用的假道伐虢。

  •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張繡設法廢掉典韋再攻曹操,就是用的偷樑換柱。

  •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諸葛亮被誣陷謀反,被劉禪下令調回大軍後,諸葛亮質問劉禪那些話就是指桑罵槐,然後殺掉了宦官(指著皇上罵宦官)。

  •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司馬懿裝病騙曹爽,就是用的假痴不癲。

  •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劉琦三求計,明顯就是照搬的三十六計裡面的上屋抽梯。

  •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張飛當陽橋退敵,就是用的樹上開花,用疑兵嚇退了曹軍。

  •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黃忠和法正登高監視夏侯淵,爭得了主動權,就屬於反客為主裡的一種。

  •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周瑜用美人計迷住了劉備,使其樂不思蜀(樂不思蜀另一出處,劉禪降魏後回答司馬昭的話)。

  •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諸葛亮的空城計也明顯是照搬的三十六計。

  •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蔣幹盜書,就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

  •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周瑜打黃蓋,就是用的苦肉計。

  •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王允使用連環計計殺董卓,也是引用的三十六計。

龐統獻連環計(此處的 “連環” 可謂一語雙關,一是指鐵索連環,一是指環環相扣的計謀),先為赤壁之戰打下基礎,然後再伺機擊敗曹操,也屬於連環計。

  •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這個劉備前期一直在用,就不用再強調了。

蘇先生讀史 |《三國演義》裡其實引用了三十六計裡的所有計策

當然,除了以上列舉的之外,還有很多例子,各位還能想到什麼?歡迎在下方的評論裡告訴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