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畫:舟發西苔島

每日一畫:舟發西苔島

26

華託《舟發西苔島》

The Embarkation for Cythera

Jean Antoine Watteau

1717

讓-安東尼·華託(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法國畫家。華託的作品充滿了休閒、遊玩的氣息,造型刻畫與構圖佈局多有舞臺裝飾的藝術效果。1717年,33歲的華託以其卓越的藝術才華躋身法蘭西藝術科學院,創作了著名的油畫《發舟西苔島》,成為新式繪畫—“遊樂畫”的畫家,且博得了“風流慶典大師”的頭銜。而所謂“遊樂畫”正是洛可可藝術形式誕生的根源。

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愛情與詩神遊樂的美麗島嶼。華託將畫作轉變成夢幻和浪漫的奇幻故事。聚焦於貴族男女成雙結對,準備離開西苔島之時,中了愛情魔咒的戀人留在維納斯前,即將離去的女子回眸,戀戀不捨。夢寐以求的天堂勝景和永恆之愛,畢竟只是海市蜃樓,洛可可式淡淡的憂鬱氣氛瀰漫畫間。

18世紀,中國對法國工藝品的出口貿易急劇增長,中國特有的具有東方情調的曲線美,刺激著法國的裝飾工藝。洛可可藝術在吸收中國絲綢光澤,工藝鍍金,螺鈿鑲嵌等方面,特別是在吸收中國工藝裝飾所特有的沒有嚴格對稱的唐草紋樣與漩渦紋樣方面,有著明顯的摹仿痕跡。當時宮內以擺設中國工藝品為最高品格的陳設就是例證之一。關於法國洛可可藝術與中國工藝的關係,已有不少學者予以關心並正在認真研究。畫家華多即屬於法國洛可可繪畫的前期代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美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