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新冠疫情之中,农村应加大稻谷种植防粮食危机吗?

沉石正来


大家好!我个人觉得应从国家成面考虑这个问题,服从国家调剂,自己不能盲目去做,因地制宜,我们国家的粮食一部分是自给自足,一部分靠进口,各个省,市和县都有每年的计划安排,所以严格执行本区域的农业政策看完全可以了。谢谢!


张家口沽源


受疫情和蝗灾、草地贪夜蛾虫害等的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的整体趋势会有所紧张,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大。

但我国情况特殊,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涉及国计民生,国家非常注重粮食安全,口粮国家储备充分,价格也一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保护。

我国近几年每年粮食进口在1亿吨左右,但其中进口量最大、且对外依赖比较强(依存度超过80%)的主要是大豆,2019年总共8851万吨,占到了我国粮食总进口量8成以上。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南北美洲,据悉那边大豆种植业受疫情影响有限,目前其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是很稳定。而当前令国内豆粕市场担忧、造成大豆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因疫情影响与海外发运的大豆船能否如期到港、以及后期是否因疫情导致间歇性供应不及时关系较大。

加上我国每年粮食产能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口粮的基本需求,进口粮食主要是为了或用于满足民众食物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我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肉品类的消费比越来越大的需求变化,还有就是这些年来,国家在大豆种植、蛋白饲料替代品等方面加大了力度,比如大豆、油菜种植补贴和蛋白桑(构树)、苜蓿等高蛋白饲草料种植以及发酵饲料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和推广等等,都能有效替代一部分大豆的进口,降低对其的依存度。退一万步,若国际上粮食紧缺严重或涨价太厉害,我认为影响我国民众的,至多就是少喝两杯酒、少吃两块肉的事。

综上所述,粮食固然重要,危机意识也应该有。但请相信我国政府处置粮食危机的措施和宏观调控的能力,我认为我国粮食方面受疫情影响非常有限,想种粮没问题,但若是本着受疫情影响粮食会大涨的投机想法而去盲目投资粮食种植,我想肯定会打错算盘的。


湖南碧野科技老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说,疫情并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粮荒,大家大可放心。我们国家本身就是农业大国,粮食储备很充足,足够应对一个小小的疫情!尤其在新疆东北河南等产粮食大省,甚至很多农民家里储备的粮食足够吃一两年的!另外,疫情的出现是在去年年底,到了三月份基本上很多地方疫情就已经控制的很好了,基本上不会影响农村进行春耕,只要按时春耕了,就不会影响秋收!任何市场都是受供需影响的,农业也是!除非供不应求了,老天不作美,出现旱灾,蝗虫灾害,大大影响了粮食的产量!才有可能导致粮荒,疫情是不会影响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是,其实稻谷种植成本是要比普通作物比如小麦玉米成本高的,尽管市场单价要相对比小麦和玉米贵,但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收了,能不能销出去,在我们老家农村,好多老百姓家里都存了好多谷子,没办法,因为处于山沟里,各方面信息都不是特别通达,所以导致谷子积压,卖不出去!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我相信大多数农民还是愿意加大稻谷的种植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老顽童的乡村生活


加大稻谷种植,加大各种粮食种植面积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

中国人口14亿多,人多嘴多,消耗粮食更多。还要用粮食喂养各种牲畜及野生动物。

中国南部地域以种植水稻为主,从而成就了鱼米之乡美名。

不管新冠病毒疫情先或疫情后,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大稻谷以及各种粮食种植,而且要求优质种植,高丰产。

关于加大种植稻谷就讲到这了。


乡村廖姐


农业的增产两大影响因素,一是栽培技术、二是良种;当前要做的是加强技术推广,防虫防疫,使用良种,确保稳产稳收。而不是盲目的扩大栽培面积,在不适宜的地区种植稻谷,其结果必然是产量低质量差,劳动转化率低下。


农业故事


很高兴为您回答

个人认为沒必要,因为前几年的大米有滞销的屯货,足以供应疫情期间的粮食问题,本地不够可以从外地调拔,所以想多种点稻谷以备用,只是能解诀自家的问题,如果想利用这个风口赚钱,个人认为没多大市场。





三家村里的落弟秀才


稻谷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我认为新冠疫情之中应该加大稻谷的种植力度,增加粮食的储备量,防止粮食危机,为生活厚植基础。


ZS文绘


应该大力发展种植。粮食安全是国之战略,是战略制高点,必须把我们的口粮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上!


南山农夫945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农村正在加大力度扩大粮食生产,我亲眼目睹并陪同执行着。以水稻来讲,水利灌溉条件允许的地方,前两年种的一季稻现在开始压制,要求种双季稻。以前为了土壤安全政府补贴休耕的田块,现在全部补贴还耕,今年粮食生产管控力度非常强。
原因:1.新冠疫情其实不是主要因素,因为新冠疫情期间口粮的供应是不存在问题的,存在的问题的交通,如何把粮食转移到居民手上的问题,所以疫情对口粮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
2.重要的原因是蝗灾,我们国家每年有大量的进口以满足居民和市场的需求,但因为蝗灾的影响,进口粮食难以得到保障,越南已经关停了大米出口,泰国粮食预计减产41.6%,几大粮食出口大国的粮食出了问题,我们只能看扩大生产以确保自身需求了。国储粮是不算的,还没到动用国家的粮食的时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ff2b83045254969a1a82d5b892e241c\

三农生产者


仓里有粮,心理不慌,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应该未雨绸缪。只是现在种粮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走机械化,集约化种粮,减少生产成本才能更好的激励粮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