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的吃水深度达到17米会不会更稳定,不易侧翻?

没想来又没想走


航母自身的稳定性不是单纯是靠吃水深度,而是靠船体设计时确定的稳心高。吃水深度主要取决于船体的下部结构设计,水线以下船体部分决定了全船的排水量,一般情况下吨位越大吃水深度越深,自身稳定性也会越强,但是并不能说吃水深度越深船就越越稳定。

等待下水的“福特号”核动力航母,黑色线条就是其最大吃水深度
船舶吃水深度示意图

航空母舰按照吨位分为轻型航母、中型航母和重型航母三大类,排水量20000吨级的轻型航母吃水深度一般在6-8米,如意大利27000吨的“加富尔号”航母吃水深度为7.5米;排水量60000吨级的中型航母吃水一般在8-10米,如65000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吃水为约为10米;排水量100000吨以上的重型航母,吃水深度可达12米以上,如美国最新的112000吨“福特号”核动力航母吃水深度达12.4米!意大利“加富尔号”轻型航母,吃水月7.5米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中型航母吃水约10米

美国“福特号”核动力航母吃水达12.4米

吃水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船体吨位大小,不过在船舶设计中不能用吃水深度作为衡量稳定性的标准。船体设计需要考虑“三心”,即重心、浮心和稳心!重心和浮心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船体本身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受力中心点,稳心是指船舶浮心曲线的曲率中心,一般处于较高处。在船舶设计时,一般要做到重心要低、稳心要高,即要保持适当的“稳心高”(稳心与重心之间的高差),稳心高越高船舶稳定性越好,但是太高的话船舶摇摆周期会缩短,影响舒适性。

船舶稳心(M点)与重心(G点)共同决定了船体的稳定性

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所有水面舰艇、船舶,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作战指标,更要关注就是船舶的稳定性,一旦船体不稳再厉害的武器装备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船舶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长宽比、吃水深度、稳心高等这些核心指标都是经过层层论证才能确定的,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指标都不合适,只有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最优效果。075两栖攻击舰,吃水线看着很低,不过这肯定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威呐解析


目前像美国尼米兹级那种满载排水量达到10万吨的重型航母最大吃水深度在12米左右,这么大的吃水深度其实放在整个军舰行列中应该算是吃水深度最深的了。至于将航母最大吃水深度增加到17米是否会增加稳定性的问题且不说,先说说这么做是否可行?

事实是这么做反而会极大的降低航母自身的战斗路,我们知道就算是拥有弹射器的航母,在舰载机起降过程中,都需要航母逆风高速航行来增加舰载机离舰速度,和在更短距离实现舰载机着舰降落。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为了实现航母在舰载机放飞过程中不低于28节的航速要求,尼米兹级航母使用了两台总输出功率达到200兆瓦的核反应堆提供动力,这也使得尼米兹级航母最高航速达到了惊人的33节。但是将航母最大吃水深度增加到17米,首先对于航母自身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吃水深度的增加航行阻力至少增加了一倍,那么对于动力系统来说,要想保持原有的航速需求或者不低于航母舰载机起降最低28节的航速要求,动力系统在航行阻力几乎增加一倍后,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也要增加一倍达到400兆瓦。但是对于航母上使用的核反应堆来说,其虽然比其他的蒸汽轮机等动力系统单位功率密度更大,但是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光是对于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原先只需要两台A4W核反应堆就能提供200兆瓦输出功率,现在就得至少不少于4台A4W核反应堆。当年企业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为了达到动力系统输出要求,企业号使用了8台A2W核反应堆,结果就是航母整个动力系统的重量增加了,体积更是增加不少,对于寸土寸金的航母来说,占地面积过大的动力系统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要想研发出单台输出功率高达200兆瓦的核反应堆,以现阶段的技术来说还是达不到的,比尼米兹级更先进的福特号航母使用了两台输出功率更高的A1B舰用核反应堆,不过这台现阶段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核反应堆最大持续输出功率也才125兆瓦,和需要的200兆瓦差距还很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我说刻意增加航母吃水深度是不可行的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就算是美国尼米兹这种10万吨的重型航母,为了增加甲板可用面积船体两侧外飘的很严重,看起来很容易侧翻,但是实际上航母在高速转弯过程中,就算是船体倾斜角度很大,比如外干舷很接近海面了,也不会侧翻。因为就算是航母在高速大倾角急速转弯过程中,随着转弯过程的继续,当转弯角度越来越大后,由于角速度的逐渐增大,作用在船体上的离心力越来越大,航母船体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形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甲板快贴近水面的画面,不过因为船尾的螺旋桨产生的前进推进力因为船体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水线以下的航行阻力更大导致水线以下船体的惯性力下降,这个时候船体便会因为水线以上离心力大于水线以下船体自身的惯性,朝着转弯外侧方向偏转,航母这个时候虽然倾斜角度很大,但是实际上却是稳如泰山。

其次从船体侧翻来说就是稳定性差,但是一艘船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吃水深度/重心高低/船型结构/船体长宽比值等等,所以只是单纯的想要通过增加吃水深度来增加航母稳定性并不是最直接的选择,反而会得不偿失。


魑魅涅磐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航母的吃水深度是由航母的吨位决定的。吨位越重,吃水深度越深;吨位越小,吃水深度越浅

轻型航母吃水深度8米左右,重型航母11米左右

吃水深度达到17米的航母应该是超重型啦吧

不是说,吃水深度越深越好,海底与陆地一样,起起伏伏,沟沟壑壑,遇到浅海或者暗礁,吃水深度小的航母通过性能更好一些,更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即使再深海,所有船只都有航道,偏离航道很危险,不是随意溜达的;进入港口停泊、保养和维护的时候,吨位小的航母对于港口的水深要求更小一些;战争一旦发起,小型航母具有更高的机动性和更高的隐身性,而重型航母需要更多的协同舰船等等


铁马秋风劲漠北月光寒


吃水深虽然稳定性更好!但对水深也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港口设施,航道等都要求更深的水域。


手机用户61959222822


这要考虑适航性问题,世界上大多数港口,海峡,运河都不能支持那么深的吃水,这样的航母造出来有什么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