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摄影,如何还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所描写的场景?

柳侍墨


诗词摄影,如何还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所描写的场景?

这是一首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买花 / 牡丹》中的一句,原诗比较长,在这儿就不写出来了。

我们做为摄影人,如何表现牡丹呢?下面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

1、场景

我们可以拍摄大场面游人观赏牡丹的场景,这时最好是以花卉为前景,并且占据大面积的空间,后景上带上游人,这是大场景的拍摄。

2、细节描绘

当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拍摄一些牡丹花的细节或是局部,如果是这样拍摄,建议大家选择三两枝拍摄就行,光线可以选择侧光或是逆光拍摄,背景尽量不要太杂乱,可以用一些定焦或是长焦进行拍摄,光圈用中光圈就好,拍摄花卉的局部之美。

3、技巧

也是个人的一点拍摄技巧,本人曾试过用反光板做为花卉的背景,也是相当不错的,更能衬托出国花的富贵,当然也可以选择较深的背景(逆光下)也更能烘托主体。

总之,大家细心一些,多练习,肯定会拍摄出不错的牡丹作品的。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只为表题意,特别感谢原图片摄影师。


剑舞影像


这是一句描写牡丹的诗。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出自唐代

白居易的《买花 / 牡丹》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诗文挺长的,我们简单了解译文。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大家相约赶去买花。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还价要看花朵的数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戋戋”,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体积。“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

这句话也点明了京城的富贵人家为买牡丹花挥金如土。百朵牡丹相当于二十五匹帛,不知道等不等价。牡丹的雍容华贵是无价的,等到用金钱来计算,好像就变味了。而普通的农民路过只能叹息,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贫富差距。

诗词通过买牡丹花的场景,其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现象,摄影暂时抛开这些深刻的时代背景,我们还是通过镜头来表现不断灼灼百朵红的画面。

拍摄思路

  • 牡丹花灼灼百朵红的画面,可以拍摄牡丹园中花儿盛开的大场景,表现花开惊动城的雍容华贵场景。
  • 选择造型好看的二三株牡丹组成一个画面。但是要注意高低错落,远近虚实的对比。
  • 选择开放最艳丽的一朵拍摄特写,表现花瓣花蕊的细节。利用侧逆光的拍摄更可以表现出花辫通透的唯美感。
  • 雨露下的牡丹花更加娇艳动人。如果你想人为的制造这样场景,随手带个小喷壶就行了。
  • 带点环境元素的牡丹花,特别是一些古建筑和亭台楼阁的入镜,画面会更加古朴有意境。
  • 牡丹园中加入赏花人的互动让画面更加生动。

我是喜欢摄影,分享心得的蓝色希腊。


蓝色希腊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远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松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无嘉草草,风狼据悉,赢得仓皇北顾。

塞是三年。忘却游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堂,一片生涯设故。便宜谁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