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最近看了一個真人秀節目,《Undercover Billionaire/富豪谷底求翻身》。

55歲的葛倫是一位億萬富翁。

他要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隱形埋名,不用自己的真實身份和過往財富、人脈,只用100美元啟動資金,和一輛破卡車,從頭開始奮鬥。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在短短的90天內,創造出一百萬美元或是一個價值一百萬美元的項目或企業,才算成功。

聽著就很難。

但就這樣,節目組把他丟到了一個衰落中的工業城市——賓夕法尼亞州伊利市,開始了他的冒險之旅。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最開始我以為可能是個雞血片,或是充滿了套路,但其實看下來,你會覺得它還蠻真實的,比如:如何向別人解釋為什麼一直有個攝像機跟著你?(建議大家自己看,B站可以找到)

這個過程,他睡汽車、賣輪胎、做兼職、擺地攤,掙到啟動資金,開啟團隊組建,也經歷過失敗、變化、爭吵,有人中途退出。但是主人公對事情的思考角度、執行力、項目的推進等等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把自己從生存層面解放出來

我一直認為錢不僅是錢,它是種子也是生產資料。

我記得節目中葛倫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每花一分鐘的心力在營生,就等於少一分鐘時間在經營事業。”

如果一個人每天掙得錢只夠維持生活,那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想別的事情,特別是創業。若安身立命都成了問題,那一個人的人生肯定會焦頭爛額。

葛倫的首要目標就變得十分明確,那就是先掙到這90天的房租。

先用最少的時間脫貧,才能夠用最多的時間去累積財富。

他的啟動資金只有100美元,為了省錢,他在室外溫度零下的夜裡,睡在卡車裡;只能去別人家裡做清潔工,刷馬桶來賺點微不足道的錢,還賣過輪胎、做兼職,儘自己一切可能達到目標。

他自己很清楚,要把自己的時間儘快從解決生存層面解放出來,才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發展的問題。

所以,先生存再生活。

保持儀表整潔,精神昂揚

在與人交往中,保持儀表整潔,精神昂揚真的會加分不少。

最開始住卡車期間,他會去公用衛生間,清洗乾淨自己,再去面試。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重點是不能讓人看出你睡在卡車上,不然會感覺太慘。”

就像我們在面試的時候,如果表現得不自信,回答面試官問題的時候也是怯怯的,穿著打扮不合體等等,都很有可能讓你和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

你要是讓別人感覺不靠譜,或是沒有信心,就很容易失去重要的機會。

不要侷限自己,掙錢的方式有很多種

關於主人公掙錢的過程,我真是大開眼界。

從最開始發佈求職信,找到幾份簡短的兼職工作,比如:幫人打掃房間,幫小服裝品牌老闆(這也是他後來重要的合夥人)阿杰印刷服裝圖案,給流浪者分配食物等。

這些工作基本都在百十塊錢,僅能維持溫飽。

但是當沒有其他辦法的時候,有掙錢的機會也要珍惜。

後來葛倫知道當地要慶祝一個活動,是以綠色為主題的,他批發了很多相關的小玩意,並且拉上之前的服裝店老闆,(因為他要找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人)老闆去賣T恤,他賣小玩意。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就這樣用20多美元的成本掙到了四百多美元。

後來他又開始淘二手車,賺差價。經過幾次交易之後,他有了啟動資金。

如果你想掙錢,那麼除了做好本職工作,能不能利用你的技能或是信息差掙點錢呢?比如:會PS的可以作圖,會寫作的可以幫人寫寫文章,會英語的可以輔導別人或是做翻譯。

錢也許不多,但慢慢積累起來也是可觀的。

多瞭解信息,才能做出最優的決定

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一定要儘可能地多瞭解信息。

最開始,葛倫通過當地創業機構免費提供的諮詢服務中,得到了幾份完善的市場分析報告,這對他開展項目產生了關鍵性作用。

當他想做精釀啤酒,被律師告知要想辦酒廠,申請相關證件,至少得花3-6個月。那麼只能放棄這個選擇。

這是他花了1000美金諮詢律師得到的相關手續和流程的信息。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有些對我們有用的信息是免費的,有些是需要付費的。

但當你掌握得有效信息越多,你才能越瞭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可行,所以,瞭解基本行業、項目情況,也是創業者最基本的技能,或說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最重要的前提。

不要總是埋頭做事情,去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

明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我們的主人公是個很喜歡定目標的人。

最後,葛倫確定在90內做一家以燒烤為核心的連鎖餐飲品牌。

這個項目其實也拆分成了很多部分,每個項目也有各自的目標。他從最終目標倒推需要做什麼,需要什麼樣的人來做,這個項目中的人又要做什麼。

比如:最開始他的首要任務是先掙到3個月的房租,後來到要搭建什麼樣的團隊,烤肉節前的準備,燒烤店的裝修等等。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我覺得這一塊真的太精彩了。葛倫每週,甚至每天都在給自己設定目標。

這不到90天內,是多個項目同步在進行,但是他靠一張嘴和一個腦子就完成得相當漂亮。

我們做事情的時候需要大的方向,也需要具體可實施的目標。

如果你把自己的成長當作一個項目去推進,那麼每一年你希望完成哪些目標,每一個月需要完成什麼,每一天又需要做什麼。有這樣的想法,人會對時間的感受度強烈起來。

解決困難而不是抱怨

即使假設得再完美,真正執行起來的時候也可能狀況百出。何況一個團隊這麼多人,難免產生問題。

在烤肉節的時候,由於生意火爆,存貨出了問題。

第一任廚師格倫斯汀和葛倫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要是存貨充足,我們可以賣出超多份。聽到牛胸肉和手撕豬沒貨了,每個人都走掉了。我也想保持樂觀,但她要知道,控制存貨是她的責任。”

應該負主要責任的格倫斯汀沒有想怎麼解決,而是推卸責任。葛倫很生氣,但是他還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他找到同行用冷凍肋骨置換熟肋骨。

不要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根據葛倫的自述,他來自普通家庭,並不富裕。

父母從小嗜酒成性,他在小學四年級就因為有閱讀障礙被迫留級,也一度被同學嘲笑。

但就這樣一個普通人,在25歲的時候,就靠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億萬富翁。而如今他再次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區。

如果只看一部“變有錢”的紀錄片,我推薦它

現在都說階層難以跨越,確實很難,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我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勤奮,在我們現有的階層裡向前邁進一點點,過得好那麼一點。

真心建議大家看一看,真的好看。


歡迎關注@城堡小姐Castle ,用寫作記錄觀點,在成長的路上,步履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