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正是苏州洞庭山碧螺春上市季节,3月26日,记者来到吴中区金庭镇庭罗茶果专业合作社,这家镇农科站牵头的合作社,有216户农户,社长是炒茶能手倪爱国。

采茶、拣茶、炒茶,忙煞农户商家

今年疫情影响下,除了外地采茶工锐减,地产碧螺春受干旱影响,量少价升。倪爱国告诉记者,苏州洞庭东西山各有一个合作联社,西山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由12家合作社组成,合作社主要经销茶叶、杨梅、枇杷等农副产品,在快递网购兴起以后,“两山”面向全国消费者,杨梅、枇杷这点花果产量,不愁销路了,农户很快能卖掉变现。陆续来了不少合作社茶农,背着桑篮,将当天采摘的鲜茶(青头)卖给合作社,合作社有保底价。当日青头一斤160—180元,每四五斤青头才能做成一斤干茶。

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在倪爱国合作社拣茶,蒋东一队的吴华君忙着挑拣茶叶,拣茶30元一斤20元—30元,半天劳务收入45元到60元,今天拣了半天茶,头颈有点痛。釆茶收入150元一天,准备明天去采茶,换换花样。一季茶叶近两个月,她一个月做半天,收入也有1200多元,“去年赚了2200元,买了条项链”,吴华君很开心。

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采茶、拣茶、炒茶,农户商家忙得热火朝天。

“杀青”不能戴手套

一字拉开的师傅,正忙着炒茶。一锅青头最多炒出3两多干茶,耗时将近1小时,炒一锅光人工费30—40元,一斤茶要炒三锅,炒茶费用100元。青头下锅了,倪爱国也来炒一锅。记者看到,碧绿的嫩芽在铁锅里冒着热气,倪爱国双手不停翻炒青头。“碧螺春必须人工炒,炒制工序杀揉捻搓”,倪爱国说,祖辈炒制碧螺春的口诀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炒茶四道工序杀青、揉捻、搓团、烘干一样也少不了。

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为什么没戴线纱手套呢?这样炒茶不烫手吗?”面对记者疑问,倪爱国笑道,“老祖宗传下来,铁锅再烫,炒碧螺春杀青也不能戴手套的,炒茶比赛规定杀青也不戴手套”,人工炒,就是能准确感知铁锅和茶叶温度,控制火候。记者了解到,有茶厂研发了炒制碧螺春的设备,但茶型、香气尽失。

“地产碧螺春是农户最主要收入”

洞庭山原产地群体小叶碧螺春闻名天下,全年出产碧螺春、炒青260吨,倪爱国介绍,碧螺春收入是当地农户最主要收入,每家每户产业都有茶叶,茶农一亩地能采碧螺春茶8斤,炒青12斤,洞庭两山,西山1.8万亩种植碧螺春茶山地,东山1.2万亩,茶农一家收入多的十几万,中户6、7万元,小户2、3万元。

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疫情影响,“零买客户大量减少”

倪爱国的合作社每年经销两吨多地产碧螺春(含炒青)。

倪爱国合作社,“一周销了300多斤洞庭山原产地碧螺春”


3月13日吴中区召开碧螺春发布会,公布原产地碧螺春参考价,特级一斤5800元,倪爱国说,地产碧螺春仍然销售旺盛。今年受疫情影响,老客户、大公司,有一定量的比较正常,订单数延续去年,零买客户订单大量减少,比如买5斤、10斤、20斤的客户少了。本地群体小叶种长出芽叶,可以采摘,是从3月18日开始,目前销售价每斤1500——2000多元,合作社一周为农户销售了300多斤碧螺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