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前 言

禪堂是般若堂,是選佛場,是大冶洪爐,各宜嚴肅安靜,若行若坐,如理如法。班首師父講規矩、講開示,維那師父執行儀規,令行則行,令止則止,一切聽招呼,往道上會,則不枉進此般若堂一回。

若欲正式、系統地深入學習禪堂規矩,要看《雲居儀規》《禪七》等書,並須努力實踐始得。


禪堂規矩(居士基礎篇)

一、打七預備

1. 打七先聯繫客堂報名,瞭解基本情況,需要帶什麼,禦寒衣服(山上冷、有冰雪)、身份證、皈依證、保溫杯、發熱貼等等。

2. 不得帶菸酒、葷類肉類食物、管制刀具,及其他非法之物。

3. 打七與平時體驗不同,有難度。所以初來打七,需要做好準備,包括禪宗的教理、以及盤腿的基本功夫,否則很難堅持。雙盤、單盤都可以。

4. 打七是來求道,應當嚴肅對待,不得嗔怒頂撞執事,不得與同參道友鬧矛盾,不得互罵互毆,不得談論無關之事,不得搞外道言論。

5. 打七過程中可能犯規矩,可能被班首師父、維那師父、監香師父下香板,此時須檢點自己過失,往道上會。"香板頭上出祖師",到下香板時,切仔細思量。若被打香板,不得盯著打的師父看,不得記恨,不得問為什麼,不得辯解,不得委屈大哭,若不能忍,你不在家好好待著,是誰讓你來這裡受這個苦?

6. 堂內人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刷牙,衣服若髒要換,尤其襪子不得有異味。多帶幾雙襪子備用。

7. 衣著鞋襪素色,須得體大方,不得花裡胡哨,不得奇裝異服,不得穿純白、純紅、粉色花色等顏色的服裝鞋襪,灰色、褐色、咖啡色、卡其色、黑色可以。居士不得穿僧鞋、僧襪。鞋子厚跟的比較好,站板聽開示不會那麼辛苦。鞋底要軟,走路時鞋子不得有明顯響聲。不得穿綁鞋帶的鞋子,起坐會很慢,要吃板子。

8. 男眾不得留長頭髮,不得染髮,不得剃光頭。

9. 風衣帽、圍巾不得露在大褂外面。帽子不得遮過耳朵。帽子宜黑色、深灰和咖色,白色和其他彩色都不宜。

10. 自己沒有大褂,可以去客堂借,長度適宜,挑好以後簽字,下山的時候要還,並署日期。腿子不好不宜用厚的棉大褂。自己也可以去買一件大褂備用,長短要合適,不得用真絲。很白及純白的大褂不如法,應是壞色才行。若是舊大褂,舊得發白的不可以穿。不得穿紅、黃、藍、紫色大褂。

11. 看好禪七時間表,若有相關注意事項也要留意。正式的《共住規約》《禪堂規約》(禪堂有,雲居儀規內也有)的內容,應當先有所瞭解。

12. 若需醫藥等事,可聯繫客堂。

13. 居士應當多發心護七。如行堂、行包子茶水、打掃衛生等。

14. 不得搞附體、不得發神經、不得犯大業障(如聲稱自己開悟或是某某菩薩祖師再來),會被立即請下山,甚至報警備案。

15. 整個禪七期間都不需要穿海青,包括去齋堂吃飯也是穿大褂。若提前來,或禪七結束後在此做義工、過年等,可以自己帶一件。客堂也可以借,但自己的可能更合身。

16. 居士不得穿僧褲,自己帶寬鬆、柔軟、鬆緊帶的運動褲或者練功褲比較好。布料最好是粗糙的,腳背放大腿上不容易滑。

17. 手機寄存客堂,寫好名字。

18. 禪門的規矩是為奮迅而設,因此有"禪七"剋期取證之禪修。禪七通常以七天為單位,可連續7個星期,長達49天。禪七中只能在吃飯(過堂)、大小解時離開禪堂,餘此都在禪堂內行香、坐香。打七期間不上早晚殿,自有悅眾師父和外寮師父等進行。

19. 很多新學初參都堅持不了49天禪七,即使能堅持也十分吃力,除了平時要練,還有一個要點,就是提前來參加加香期間的禪修。"加香"是禪七的預演,在此可以熟悉規矩,初步練好腿子,習慣禪堂作息,以及適應山上的氣候水土(冬季山上寒溼,初到者多會有感冒咳嗽等症狀,緩一陣就好了)等等。

20. 有嚴重傳染病者、嚴重精神病間歇發作者、嚴重夢遊者,等等,不得來山打七。

21. 要學會疊包腿布、拿茶杯、放茶杯等。未說到的,就看別人怎麼做,跟著學。

22. 禪七將結束,會有考功,即勘驗大家參禪的成果,此前諸多班首師父會多次警告,未得個消息,沒有開悟,就不得亂開口,否則會被人用繩子捆住,扔到前面明月湖裡去。為什麼?若是你真開悟了,你自然神通廣大,大冬天扔到水裡去你也不會有事的,若是你增上慢(純因為不懂,以為自己開悟),或打妄語(明知自己沒開悟故意裝開悟),那就要去水裡受罰了。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二、進出禪堂

1. 若行香時,西進東出,即外面的人從西單進禪堂,裡面的人從東單出禪堂。

2. 若小圊後,西單人直接從西單進,東單人直接從東單進,若有必要東西換位置,應從佛龕後繞過,不得直接佛龕前跨中線過(穿堂過)。

3. 上單下單,進出禪堂,動作不得拖拉。

4. 手機不得進禪堂,若出響聲,犯大規矩,可能被摔碎。

5. 進禪堂不對佛問訊,見人也不問訊,走路及行香時,兩手不結彌陀印(即不抄手而行,其實只要穿大褂都是甩手而行)。除小解七等拜佛外,都不拜佛。

6. 禪堂內圍巾帽子不得亂放。包腿布要疊好,放整齊。

7. 在禪堂裡面有"兩張半口":和尚或班首可以講開示,也可以講規矩;維那師父講話,維那是規矩之綱,一般只講規矩,不講開示的;還有半張口是悅眾師父的,他可以小聲講話,輔助維那師父。其他任何人在禪堂裡面都不許講話。

8. 所有不相干的物品不得帶進禪堂,尤其是手機、零食、鬧鐘等。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三、行香

1. 行香要跟圈子(除末後香滿天星,見空就行),順時針行(繞佛),一個跟一個,不得獨自散行。這個"行香"類似於繞佛或經行,因在此過程中用功參究,能得五分法身香,故稱行香。坐香、跪香、叫香、散香等稱呼亦與此同。

2. 行香的時候,兩手左擺右甩,左三右七,即左手向外擺三分,右手前後甩七分(左三右七比較抽象,也就是右臂的擺動幅度大一些,左臂的擺動幅度小一些,其實這是你較快地進行圓周運動的自然結果,有的人刻意去甩手臂,搞得跟個機器人似的,是不必要的)。一個跟一個,一步套一步。頭靠衣領,不得低頭,看前方人脖子後衣領中縫,不得東張西望。

3. 行香不得拉空,即要跟緊前面的人,保持適當距離(行走與前人相距約三塊磚,磚有大小不同),亦不得踩前人腳跟。不得慢悠悠,無精打采,垂死一般。

4. 若第一圈已滿,不得強行擠進去,要走第二圈。往外以此類推。

5. 若從第一圈要出禪堂,要用左手往外揮一下示意,先到第二圈,走幾步,再用同樣的辦法出到第三圈、第四圈,不得從內圈直接走直線出去。開始走出的位置大約在佛龕正左邊(東單),不得眼看就要踩到中線才往外走。也沒必要在西單及佛龕後方就走出位。若遇到和尚、班首、維那師父,要知避讓。

6. 即使看見內圈有空位,也不可以從外圈直走到裡圈,必須一層一層地進。

7. 維那師父會根據實際情況用香板撥人,撥出則出,撥入則入,不得回頭看。

8. 維那師父喊"大步進行"(催香)後,必須邁大步加速行走(不能跑),不得拖拖拉拉,保持距離,不能拉出一個大空。

9. 喊起字的時候,必須低頭彎腰,隨大眾喊起,不得不出聲。

10. 走得慢的人不得走內圈,容易拉空。年老、生病、腿腳有傷,走得極慢的,要順著子單慢慢行。

11. 行香時間不得在外閒聊、喝茶。若需喝水喝完迅速回堂行香。

12. 行香不得偷懶,行香行得透,尤其冬天,行香行得多、行得好,坐香才能舒適,才方便用功,否則腿子一直疼,就影響用功參話頭。

13.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行香是動中用功,破靜執,坐香是靜中用功,破動執。行香不是純的運動,不是純的走路,行香也應參禪用功。行香也是一支香,一天二十四支香,行香佔了一半,都是用功的時候。

14. 末後香行香稱為"滿天星",見空就行,不須跟圈子,也須打起精神,不得垂頭喪氣,不得慢悠悠。若實在腿腳有病痛,須靠邊慢行。

15. 身上不得有鑰匙等物件晃出響聲。

16. 若聞打站板,則大家都突然停住不動,方向不變,雙腳前八後二站定。

17. 打抽解(維那師父喊"小圊趕快")後,內外人先出後進,即若你在門外,應等裡面的人先出來再進去。記住東是東、西是西,不得從東單進,又斜跨中線去了西單,從西單進、跨中線去東單也不行。

18. 去廁所時間有限,必須快速,不得拖拖拉拉,影響大眾。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四、喝茶

1. 如午板香、養息香前喝茶,維那師父喊"兩邊坐",則當時在東單停的,就近坐東單,西單的坐西單,不得挑選位置,不得坐到班首位和執事位,若有足夠位置,不得坐到維摩龕兩側。此時掛腿坐(屁股坐一半,兩腳前八後二),雙手要"冬抄夏搭",冬天抄手,結彌陀印,夏天就把雙手搭在腿上。春天秋天隨班首師父。

2. 屁股坐半分,兩腳前八後二,端身正坐。

3. 若杯子從左邊來,就左手接杯,右邊來則右手接。接茶水也一樣。杯先到而茶未到,應如"龍含珠"雙手持杯不動。

4. 從頭到尾杯子要拿穩,不得摔碎杯子。

5. 一律左手喝茶。喝茶時,要麼先放下來不動,要麼一直放在嘴邊喝,不得一會拿起來一會放下去,皆不如法。

6. 喝茶(喝豆漿等)一律不得發出特別的響聲。

7. 早上喝鹽姜水,西單人直接從西單進,東單人直接從東單進,上子單盤腿坐,鞋子擺外面一條線。

8. 喝茶要稍快,乾淨利索,不能拖到最後全部人等你一個。

9. 喝完茶以後,右手拿著杯子,中指在內,食指無名指在外,夾著杯子,把它放到面前的地上,跟別人在地上放的杯同一條線。因各地禪堂地磚的大小不同,現場看幾次就會懂。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五、坐香

1. 西單前方是班首位,其他人一律不得坐。東單前方是維那師父、書記師父等位置,不得坐。後方正中央是"維摩龕",是大和尚專座,不得坐。左右是侍者位,除非侍者未到、位置不夠,尤其是經維那師父招呼,可以坐。

2. 東西單靠前的位置一般都是監香師父的專座,不得坐。隨後是其他出家眾的位置,也不得坐。

3. 包好包腿布,收鞋子(末後香和靜中則先收鞋子),不超過子單下邊,鞋尖向外(若人極多,坐地上的人鞋子放坐墊後,鞋跟對鞋跟,挨著墊子)。

4. 維那師父卓香板止靜時,以及早板香、午板香、養息香前拜佛時,不得動,若包腿布沒包好也不能動,要等監香師父走草鞋圈才可以動,儘快包好。

5. 端身正坐(坐如鐘,如鍾之安穩,不稍動搖),各參自己的話頭。可以雙盤、單盤、散盤。散盤的話,要多練,否則冬天冷,腿腳更不好用。

6. 不得東張西望,不得講話,不得發出聲音,不得掐念珠,不得掏口袋作聲,不得掏藥片吃弄出響聲,不得做奇怪動作,不得摩拳擦掌,不得時時抓癢作聲,不得伸手伸腿,不得彎腰低頭,不得前俯後仰,不得嬉笑,不得時不時地包一下包腿布,不得時時換腿子,等等。

7. 若輕微咳嗽,應當忍。嚴重不能忍,應用肘捂住嘴,將聲音降到最低,同時也避免傳染他人、動人念頭。噴嚏、哈欠時都應該將嘴巴捂住。

8. 禪堂內一律不得擤鼻涕。鼻子留清鼻涕可以用紙巾輕輕擦去。不得吸鼻子作聲。

9. 不得唉聲嘆氣。不得放響屁。不得用嘴哈氣噁心別人。

10. 不得隨意清嗓子作大聲。

11. 大小便須提前去,止靜前維那師父會喊"小圊趕快"。靜中不得去廁所,若萬不得已,須安靜下單,疊好包腿布,靜靜地走到維那師父處(若坐西單須繞佛龕後走),跪下,合掌,維那師父打三香板後(闖靜犯大規矩,必須挨香板),可以出去。但此支香不得再回來,不得敲門。

12. 開靜後,若有喝茶等,護七人出去,其他清眾不得隨意出,若內急出去,須到維那師父處合掌示意再出。出去則須等眾人喝完茶才能回。

13. 下座穿鞋的時候,鞋子不能離地,即不能拿起鞋子、抬著腳穿。

14. 不得隨意拿他人的坐墊、包腿布,尤其是和尚位、班首執事位、書記位和侍者位。不得一個人佔幾個墊子和包腿布、讓別人沒得用。

15. 最好有相對固定的位置,能減少麻煩。

16. 腿子不好不能硬扛,雙盤實在不行就改單盤,單盤不行就散盤。功夫在平時,平時不練,此時不可勉強,越勉強越痛苦,甚至弄成後遺症,以後腿都盤不了。

17. 正式坐香的時候,有的香可以去佛龕前跪香,亦名跪參。要看前面有沒有鋪棕墊,如果沒有鋪則不能去。以中軸線為準,先從東單挨個地跪,若位置不夠了,須繞佛龕到西邊跪。下單跪參,不得與監香師父碰頭,即下單時,要麼監香師遠遠未到,或監香師已經走過自己位置至少五六步之外。也可以立參,站在佛龕左邊,兩腳前八後二站好,兩手自然下垂,不得晃動,不得左顧右盼,不得低頭。

18. 晚十支香,通常叫做末後香,點頭就卓,意思是誰一昏沉(瞌睡),若剛好被監香師父逮著,他就會卓香板,並拖出你的鞋子,讓你去前面跪香。此時必須去,若不去會被打三香板。要迅速疊好包腿布,輕輕過去跪參。不得拖拉,走路聲音不能大,從東單開始跪,若位滿要繞道去西邊跪。

19. 早課香不跪香。早課香到快開靜的時候,大門會打開一半,早餐行堂的人應快些出去,儘量一起行動,不能過一會出去一個;不得弄出大的響聲。

20. 若有痰,不得吐,有人將痰吐在紙巾上,又將紙巾放在子單上,事後還忘記收拾,皆不如法。迫不得已,不得作聲噁心人、動人念頭。

21. 無論冬夏,打坐都要裹上包腿布,禪堂裡不開空調、不吹風扇,也不推薦在室外打坐,因為膝蓋和後腦容易受風寒。一旦受了邪風,原本能雙盤幾個鐘頭,現在盤個兩三分鐘就會疼得受不了了,落下後遺症,腿子就廢了。

22. 若是維那師父打三下西單叫香(敲地上的),第一聲應先彎腰拿鞋出來,第二聲放腿、穿好鞋,第三聲就準備行香了。

23. 下子單後包腿布要疊放整齊,帽子圍巾不得亂放。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六、過堂

1. 過堂前出禪堂,維那師父先招呼監香師父出,其他人不得搶先,未輪到的繼續繞圈走,若到出口處而前方無人,可以接著走。若已過中線不得又退回走出。外圈正在出堂,內圈的人不得插隊。

2. 出堂去齋堂時,居士儘量走內圈,讓出家師父走在前面。這個不是硬規定,但也要明白道理才行。進齋堂也是如此,居士在後排坐。依次是沙彌、東禪堂師父,注意留位給西禪堂的師父。

3. 吃飯不得講話,不得吃出響聲,要學會過堂手勢。要某種飯菜將碗推出(伸出),若不要即收回,或不理會即可。此不細說。

4. 禪七時密集打坐,肚子不能太飽,一般是少食多餐,所以在坐香前後,會穿插著吃點水果、點心、粥、豆漿、茶。吃七八分飽最有利於打坐,否則精力血氣都用來消化食物了,既難受又容易昏沉。

5. 往返路上不得講話、嬉笑、打鬧。

6. 往返齋堂不得沿路隨意咳嗽、吐痰、擤鼻涕,噁心前後的人,冬天颳風,吐沫亂飛,十分討人嫌。


七、吃包子

1. 養息香後吃包子,包子可能油較多,要提前備好紙巾,避免油沾汙包腿布,包子餡不得落地。

2. 吃包子嘴巴不得biabia地響,不得狼吞虎嚥,不得作餓鬼狀,不得趴著吃包子。

3. 堂內吃好包子,不得之後再去護七寮或齋堂吃包子和麵條。

4. 吃完包子用紙巾把嘴和手擦乾淨。不得用手指剔牙。

5. 左右鄰單的人吃完後才能疊包腿布(喝豆漿等同)。

6. 吃包子要稍快,不能拖拖拉拉。

7. 吃包子不得貪多,貪多則不消化,打坐難以用功。有的人,咳嗽得厲害,還使勁吃包子,咳嗽就難治(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8. 擦拭後紙巾扔垃圾桶,或放自己口袋,出去再扔掉。不得放在子單上。

雲居山居士禪七禪堂規矩

八、聽開示

1. 站有站相(立如松),腳跟對齊,前八後二,後頸靠著領子,兩眼看著地,兩臂自然下垂,不得以兩手抄後,不得叉手而立。

2. 不得擤鼻涕、大聲咳嗽。

3. 不得東張西望。


九、養息

1. 其實是睡覺,包括晚上的和下午晚課香開靜後。因為睡覺能養足精神、息滅妄想,故名養息。養息必須好好睡,否則坐香時瞌睡連連。不得走出走入,不得隨意上單下單,不得弄出聲音影響別人,犯此規矩極不道德。

2. 若是提前起床的人,不得先疊被子,恐影響他人。

3. 通常和衣而睡。

4. 住在正覺苑樓上的,只宜設置起床鬧鐘,其他時間鬧鐘一概不得響,否則影響樓下,關都來不及。

5. 睡時臥如弓,佛制四大威儀之一,臥時皆右手枕頭,左手搭膝,兩腿相疊,不得掉舉,不得仰睡,仰睡名修羅睡;不得左手枕頭、右手搭膝,此名畜生睡;不得覆睡,覆睡名餓鬼睡;不得伸兩腳睡,伸腿名死人睡,皆不吉祥臥。吉祥臥者,十方諸佛同臥,歷代祖師同臥。

6. 晚上在廣單睡覺,起床後疊被子,要把枕頭夾在中間,叫做"龍含珠"。


十、護七

1. 若行堂者,要看《行堂須知》,耐心行飯菜包子等,不得趕時間,敷衍了事。不得大眾才吃一半,就開始行開水收尾,自己趕著去吃飯了。

2. 一定要注意衛生,若自己帶有一些不衛生的疾病,不宜做行堂及與飲食有關的護持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