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艘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有可能是电磁弹射吗?为什么?

13894040023


中国如果要上弹射器航母的话,使用电磁弹射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代航母总共也就只有两种弹射器技术,分别是“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前者使用多年,技术成熟可靠性高,但后者却更加先进可控,符合新时代的使用要求。

选择更可靠更成熟的技术,还是选用更先进、更有前景的方案,这是个严肃的选择题,美国人却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磕磕碰碰的给最新型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安装了电磁弹射装置,甚至还有用于降落的配套电磁阻拦索。尽管上舰后问题不断,电磁弹射器一点都没让人省心,特朗普还数次声称要“拆除电磁弹射器,换回蒸汽机”,但美军依然坚持了下来,理由很简单,电磁弹射就是未来的必由之路,再难也要上。

实际上,美军“福特号”电磁弹射屡屡出现的问题并不在于弹射器的机件上,他们出现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步子太大扯到蛋了,福特级航母被设计得过于前卫,采用了全电式结构和管理模式,他们等于将一座核电站的全套体系给搬到了船上,由此带来的系统可靠性及软件异常才是弹射器屡屡出事的问题根本,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查错和亡羊补牢,他们迟早会发展成完备的技术。

电磁弹射与蒸汽弹射的差异并不仅仅是弹射原理,二者的“弹射体验”也是天差地别。蒸汽弹射完全就是个硬弹射方式,蒸汽活塞将飞机和飞行员毫不留情的踹飞出去,对人员和机体都是种伤害。

而电磁弹射则温柔的多,人们能通过程控的方式,对弹射过程进行精细化的输出调整,从而让飞机的起飞变得更舒适顺畅,提升了飞行安全,还增加了机体寿命。

所以说,未来电磁弹射是条必由之路,中国海军断不能回头再去扒什么“蒸汽弹射”的老货,断送自己的发展时间。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出一些错,多走一些弯路,那也是划算的。

还有个关键问题,对于从未涉及任何航母弹射技术的中国来说,谈论“蒸汽弹射好、电磁弹射强”的问题其实并无意义,哪方面我们都存在空白,都要从0起步,而电磁弹射与蒸汽弹射之间又不存在什么技术继承关系,二者原理截然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追求卓越,直接从电磁技术上着手呢?

而且相比蒸汽弹射技术的全空白,在电磁动力领域我国并不落后,这些年的高铁、磁悬浮、电磁炮等项目毫无疑问展现了我国的实力。电磁弹射器说到底也就是个电磁推进装置,我国的航母完全没必要舍本逐末玩落后的蒸汽。

当然,我国的航母经验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相当长时间里我们都会处于一个“学生”和“钻研者”的处境之中,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全把鸡蛋砸在一个篮子里并不可取,因此未来的大型新型航母可能会采用“弹射器甲板搭配滑跃甲板”的复合起飞方式,即专门设立1-2条斜向起飞甲板,提供弹射器起飞,而舰艏滑跃甲板则进行保留,确保航母既能研究过渡,又能维持战斗力。

实际上俄罗斯的新型航母方案就有这种设计,只要电磁弹射技术成功实用化,那么拆除舰艏滑跃甲板并非什么难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电磁弹射器会成为中国航母的标配,但是不是第三艘航母,会不会在第三艘航母上进行有限度的装备试验,这些都有待时间来判定。


王司徒军武百科


可能性很大,主要因为中国跳过了蒸汽弹射,直接点了电磁弹射的科技树。


另外,滑跃起飞由于限制舰载机性能,未来基本不可能继续使用。所以综合这两个原因,中国第三艘航母使用电磁弹射的概率很大。



反过来看,如果中国采用蒸汽弹射,那么在技术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不会比电磁弹射更小。而且可靠性和经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然而等中国积累够了蒸汽弹射器的经验,这个技术早该淘汰了,所以上蒸汽弹射是费力不讨好的。



如果继续使用滑跃起飞,那么意味着中国现在研发的舰载预警机、舰载无人攻击机都不能使用。这两款飞机,都不是滑跃甲板能够适配的。尤其是无人机,普通的蒸汽弹射器也不适合弹射这种轻量级飞行器。只有灵活可调节弹射力度的电磁弹射器,才始于新型无人机从航母上起飞。



所以,我们可以从几个迹象来判断弹射器的选择问题。如果国产舰载预警机、舰载无人机将服役,那么等同于电磁弹射器将上航母了。


陶式防务评论


很可能。

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我们都准备了,如果第三艘航母拖一拖,那么后面一定是电磁弹射,而且可能启用新型舰载机。如果局势不理想,那么需要加快第三艘航母的进度,可能我们上蒸汽弹射,还用歼15飞鲨。目前看,局势没有那么紧张,总体来说,还是打贸易战、金融战。

为何会采用电磁弹射

上蒸汽弹射,也许以后还有第四艘航母,第四艘上蒸汽还是电磁弹射器呢?如果第三艘是蒸汽,第四艘是电磁,那么是否后备就不上算了吧?两类零件、两类厂家都需要保留,而且还有人员传承问题。

所以,如果电磁弹射是未来方向,早晚要用电磁弹射器,就没必要在蒸汽弹射上去补课了。就像现在的孩子还要学珠算吗?直接都按计算器了。是否上电磁弹射器,主要看它是否成熟,能够用于实战了。

美国福特号航母上了电磁弹射,因为不成熟,又撤下了,但是别忘了,它有成熟的蒸汽弹射,所以再改用蒸汽不算重复建设,或者无意义补课。而我们没有蒸汽弹射,所以,宁愿拖一拖。

军舰全电可能是大方向

由于现代设备几乎都是用电的,而且有些还是用电大户,将来如果主力舰炮改用电磁炮,或激光等能量束武器,那么用电更是夸张。
所以,未来大多数军舰可能都会走向全电模式,那么还要搞一套蒸汽吗?军舰内布设蒸汽管线的概念可和布设电线相差悬殊。

但是,全电也是有点新的模式,也要问成熟度问题。世界上有几艘新下水的军舰已经采用了全电,但我国还没有,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想看看这些国家的使用经验。


海螺008


电弹还是蒸弹,网友的讨论唇枪舌剑。从弹射效率观察,当然电弹,于是问题被引向动力问题,似乎常规动力不宜电弹。对此,老记们专门请教过国士无双的马院士,马伟明的答案,常规动力也可以。是以这一问题划下一个句号,不再争论。

我们的电弹技术,要领先最先进的那个国家在15年以上。因此,电弹在003实现,自然成为水落石出之事。

问题的焦点,不在于此,大多引喻失义,妄自菲薄者较多,凡事必逢某某科技大国为最强,致于我们自己,就是有了某些先进科技,争议一般也比较大。或转移话题,眸子耗焉;再不轻轻扣一顶山寨帽子,使你真假难辨。巧合的是,某国往往要以抓科技间谍的方式,加罪于华侨科研人员,正是欲加之罪,比如华为副CEO无端被扣,与绑票何疑,使人彻底看穿了其真面目。

如果我们的讨论,只限于技术问题,自然轻松易得,很快即能抓住问题本质,然而在网上现在多陷于去红采黑的讨论,以致于偏离了问题的方向,这样的讨论还有意义吗?

关于电弹的问题,我想马院士的话已经说得够清楚,为此建设中的003还停了工,就是为了加装电弹,其重大意义就在于电弹已然成熟起来,它要比蒸弹有更大的弹射效率。既然使用电弹有利,干吗还用蒸弹呢?蒸弹技术在工程上和维护上更加复杂,属于过气的技术,因此我们才决心毅然决然上电弹,就是这个道理。


魂舞大漠


随着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装备服役,也为我海军带来第二艘航母,这两艘航母虽然在设计结构上趋于一致,但是在细节上,山东舰的设计建造相比辽宁舰是在后者的装备服役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出来的,既保留了后者的优点也及时修正了后者的缺点,所以山东舰虽然和辽宁舰舰体结构相差不大,但是山东舰在综合作战实力上可是要比辽宁舰高不少的。当然不管是辽宁舰还是山东舰,二者在航母舰型上采用的还是趋于二等的滑跃起飞甲板,相比更为先进的弹射型平直甲板还是有很大差距存在,所以对于下一艘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采用何种起飞方式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

首先从平直弹射型航母使用的弹射器类型来说,主要分为成熟可靠但是缺点明显的蒸汽弹射器,和可靠性不佳但是发展前景更高的电磁弹射器两种类型。这两种弹射器现阶段来说各有优缺点,比如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已经在航母上使用了半个世纪之久,在成熟可靠性方面优缺点早已显现,对于新兴国家来说,研发更加成熟可靠的蒸汽弹射器更为稳妥一些,而且从蒸汽弹射器对于动力系统的要求来说,就算不能直接使用更加先进的核反应堆,也可以使用可以大量提供高压蒸汽的蒸汽锅炉,而蒸汽锅炉这一舰用动力系统也是经过几十年的长久历练,在输出功率/成熟可靠性等方面都已经趋于完善。就像小鹰号航母一样,满载排水量和现阶段美帝的尼米兹级相差不大,但是其在整个服役期限内使用的却是蒸汽锅炉。
所以蒸汽弹射器对于新兴国家来说,成熟可靠/技术难度低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但是蒸汽弹射器也不是没有缺点可言,首先就是蒸汽弹射器对于起飞弹射重量有很大的限制,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弹射质量太轻的也不能弹射质量超重的舰载机,特别是在当下随着无人舰载机的上舰和舰载机起飞重量趋于更大化后,蒸汽弹射器显然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战争。同时蒸汽弹射器在弹射效率上也是受限于蒸汽供能问题,虽然其可以做到一分钟弹射一架舰载机,但是对于当下使用蒸汽弹射器的尼米兹级航母而言,虽然装备有四部蒸汽弹射器,但是这四部蒸汽弹射器受限于蒸汽供能问题不能同时弹射,最大只能支持三部蒸汽弹射器同时工作,而且这四台蒸汽弹射器轮替弹射大概15分钟左右后,需要至少停歇20分钟左右等待蒸汽汽缸冷却和新蒸汽补充加压后,才能继续开始下一轮弹射工作。
但是对于电磁弹射器而言,整个电磁弹射器大致相当于一部直线电机,输出功率的高低主要由输入电能的多少决定,所以其优势很明显。首先对舰载机的弹射起飞重量没有过多的限制,当然对于最大起飞重量还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说无限制弹射任何重量的舰载机。同时电磁弹射器整个电能依靠甲板下的飞轮储能器储存弹射器弹射过程中的高压耗能,只要供电源头不中断,电磁弹射器在电磁供能方面问题不大,同时因为电磁弹射器定子和线圈之间不直接接触,所以在工作寿命和可靠性方面要比需要定期检修的蒸汽弹射器更好,所以这也是电磁弹射器能够成为未来弹射器的核心所在。
当然电磁弹射器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现阶段就是电磁弹射器属于新兴产物,在整个系统包括储能器等在内的综合可靠性不佳,但是这个问题随着使用试验增多会渐渐成熟起来;其次电磁弹射器对于电能的损耗还是很大的,所以对于电能供应源头来说,普通的发电机根本不足以供应四部电磁弹射器连续工作时的耗能问题,所以对于航母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要求很高,虽然传统的蒸汽锅炉和新兴的燃气轮机也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电能供应,但是这样做之后,由于推动航母高速航行对动力系统需要的大量电能和四部电磁弹射器需要的巨大电能需求下,势必会造成蒸汽锅炉占地面积过大和燃气轮机耗油量过高的问题,所以对于使用电磁弹射器最理想的动力系统还是核反应堆。


那么对于我国来说,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爆出正在同时进行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的陆地弹射试验,也就是说我国在这两种弹射器的有无和试验装备上已经问题不大,唯一决定第三艘也就是下一艘国产航母,是否会采用更加先进的电磁弹射器核心在于动力系统的选择上。当然现阶段并没有传出我国正在或者即将开建第三艘航母的消息,再加之我国正在建造同样使用核反应堆的破冰船建造工作,当年美苏在核动力水面舰艇的发展历程上,都是从核动力破冰船开始的,所以下一艘国产航母或许会直接上马更加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电磁弹射器吧。
毕竟已经批量建造,且整体性能和各项设备处于世界领先的055大型导弹驱逐舰就是最好的证明,其证明了我国在武器发展上早已摆脱过去借鉴参考之路,而是真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且真正领引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先进潮流之路。


魑魅涅磐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第三艘肯定不再是滑跃式起飞方式,滑跃式起飞方式的缺点太多了,比如起飞重量受到了严格限制,这就限制了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所以目前有能力的国家,航母只会选择弹射式起飞方式,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弹射式也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传统的蒸汽式弹射方式,这是目前主流的航母弹射起飞方式,就是把水烧开了,利用蒸汽动力推动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

蒸汽式弹射起飞方式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占用的空间非常大,然后准备时间长,弹射效率低,弹射的重量区别也很小,不能够弹射小型飞行器,所以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电磁弹射器。

它不再使用蒸汽作为动力,而是使用电力作为作为动力来弹射起飞舰载机,它的优点是很多的,比如占用空间小,弹射效率高,弹射的重量可控,弹射重量范围大,小型和重型飞行器,都可以弹射。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由于采用电力驱动,太耗电了。



所以一旦采用电磁弹射,电力供应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个人觉得,采用电磁弹射,就必须是核动力航母,否则根本就无法维持电力供应。

那么也就意味着,我国第三艘航母,如果采用电磁弹射,航母就必须是核动力,按照我国还没有发展过大型水面核动力舰只经验来看,第三艘航母采用核动力的概率比较小,所以还是常规动力航母,蒸汽弹射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采用电磁弹射方式的航母只有一艘,美国的“福特”号航母,但是被传出来可靠性不佳,故障不断,美国总统甚至说要换回蒸汽弹射,这也说明电磁弹射目前还不成熟,还需要探索一段时间。当然这也可能是美国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故意误导其它国家。

所以第三艘航母如果是常规动力,就采用蒸汽弹射方式,如果是核动力,就采用电磁弹射方式!


资讯所长


有可能


宝哥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起飞方式不是蒸汽弹射就是电磁弹射,这已经是铁定的事实。

优点:舰载机弹射起飞方式要比滑跃式起飞效率增加,这就使得未来的003航母综合战斗力有了质的跃升。

排水量在8万吨左右。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排水量约6.7万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排水量约5万吨。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8万吨。

优点:中国第三艘航母的排水量大增,这就意味着其可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和舰载武器,其综合战斗力必将大大增强。第三艘不再要滑跃起飞,因为已经拥有了两艘航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对于航母的迫切需求,国产航母的性能比辽宁舰更优秀,尤其是其舰载机数量比之多了12架,整整50%,这个数据实在让人侧目。我们需要的将是性能更加强大的弹射起飞航母,甚至是核动力航母。



怀念最美的时光


中国的第三艘航母应该是核动力,电磁弹射一起上舰,排水量8到10万吨。

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我国对航母各项技术已经探索出成熟的经验,第三艘航母应该是我国海军走向深蓝最重要的标志。

尽管我国舰载机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矩,但在电磁弹射领域,经过几年的试验,已经达到了各项技术指标,完全可以应用于实战。

我国第三艘航母什么时候下水不得而知,一旦下水,必将震惊世界。


韩枫3897


这要看我们的技术水平。这是国家机密了我们就瞎猜吧。如果我们达到了可以熟练掌握这种技术及应用,当然应该上。相比蒸汽优点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