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父母巧用“浮雲原理”,幫娃走出情緒包圍圈

昨天上午我去菜市場買菜,一回來就發現5歲的兒子癟著嘴坐在陽臺上抹眼淚,原來是他爸爸不小心踢翻了他好不容易才拼好的積木。他沒法再拼一個一模一樣的出來,所以坐在陽臺上傷心不已。

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我們眼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對他們來說都是難以逾越的天塹。我只好蹲下來耐心地幫他拼一個小火車才成功讓他轉憂為喜。

小孩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忽視孩子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因為小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及時被疏導發洩出去就容易引起各種心理問題,孩子容易自我否定、失去信心,進而習慣性地產生無助感,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很不利。

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幫助他們走出負面情緒。

讓孩子懂得“浮雲原理”,情緒就像浮雲,來了一定會走的,這樣應對起負面情緒來就輕鬆很多了。

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父母巧用“浮雲原理”,幫娃走出情緒包圍圈

“浮雲原理”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他所著的書《全腦教養法》中所提出的,將孩子所感受到的負面情緒比作是浮雲,情緒就像雲一樣,是暫時的、不斷變化、會飄走。書中指出:一種情緒從產生到消逝的時間平均不會超過90秒。

讓孩子懂得“浮雲原理”,教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和掌控情緒,我們可以這樣幫助孩子。

肯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理解並接受自己的感受

我們首先應該接受孩子的情緒,再引導他去面對。不能將自己的感受強加到孩子身上,忽視或否定孩子的情緒。要花時間來聆聽孩子的心聲,在聆聽中去了解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

《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黃聖依帶著兒子安迪做完遊戲時,工作人員向他們身上噴綵帶噴霧慶賀遊戲的結束,並向他們解釋:“一會就幹了,一拍就掉了”。對此,安迪很不安,總覺得自己臉上有東西,覺得臉上髒。黃聖依不以為意,安迪哭了之後黃聖依才安慰兒子說這是小事情不算什麼,男子漢不能哭,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安撫好安迪。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很多,我們需要多一點同理心去對待孩子。

《同理心》這本書裡有句話是這樣的:“同理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在再思考自己要怎麼做。”

孩子覺得髒、難受,這是事實,是孩子的真實感受,而大人不以為意,偏要否認,對孩子來說這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會讓孩子產生被忽視、被騙的感覺,甚至產生憤怒:“你根本就不關心我的感受,你只想息事寧人!”

負面情緒會讓我們覺得不舒服,想要擺脫它是人之常情。我們從小也習慣於去否認它、抑制它、轉移注意力趕走它。但如果我們選擇了“接受”,就會發現,情緒只是一朵可以遊走的“浮雲”。如果黃聖依一開始就認同孩子的感受:“對哈,媽媽知道你很難受,媽媽也覺得有點髒”,這樣安迪的心裡就會好受很多,也不會哭泣,不會過於糾結臉上到底髒不髒了,更容易被媽媽引導著暫時忍耐一下了。

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父母巧用“浮雲原理”,幫娃走出情緒包圍圈

◆用浮雲原理引導孩子去感受情緒的變化

桐桐在玩滑滑梯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到了額頭,腫了一個包。桐桐哭了很久還是很傷心還鬧著要把滑滑梯丟出去,再也不想玩了。

媽媽首先肯定桐桐的情緒,口頭附和桐桐:“好的好的,滑滑梯把我桐桐摔痛了,桐桐是不是很傷心?”

桐桐抹著淚點點頭,“那桐桐在摔倒之前也是很討厭滑滑梯的嗎?”媽媽繼續問,“不是的,是喜歡”桐桐止住了哭泣。

“噢,那桐桐之前是喜歡滑滑梯的,只是因為摔跤了才不高興而討厭滑滑梯的,那如果睡一覺,明天額頭不痛了,你還討厭滑滑梯嗎?”媽媽繼續引導桐桐。

桐桐想了想:“明天還要玩,明天我喜歡滑滑梯”。

媽媽:“你看,你有時候喜歡滑滑梯有時候又討厭它,原來我們桐桐的感受是會變化的,剛剛的傷心像天上的雲一樣,是會隨風飄走的哦。”桐桐也很快就破涕為笑了。

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父母巧用“浮雲原理”,幫娃走出情緒包圍圈

◆用浮雲原理幫助孩子認識到情緒的多樣以及豐富性

天上的雲瞬息萬變,形狀千奇百怪,行蹤飄忽不定,我們的情緒也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千變萬化。孩子的詞彙量比較小,通常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情緒,其心智也不夠成熟到自己辨識情緒的多樣性。

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在孩子面前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情緒,向孩子展示情緒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

比如說:今天我們去博物館但是沒有看到我想看的織布機,我感覺有點失望,你沒有看到恐龍,你感覺失望嗎?

或者說:今天我們在叔叔家吃飯,大家都聊得很開心,我覺得那個氣氛很好,我的心情很舒暢,只是你姐姐不太喜歡吵鬧,她當時可能有點煩躁。你呢?你喜歡那樣的氛圍嗎?你看到叔叔家的小狗是不是有點興奮?

這類引導能具體而生動形象地讓孩子知道人會有“開心”、“煩躁”、“激動”等情緒,也能將這些詞彙跟感受一一對應起來,慢慢認識到情緒的多樣性及豐富性。在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也能正視負面情緒,不會遇到負面情緒就驚慌失措,而是運用浮雲原理接受負面情緒並讓它隨風而逝。

孩子深陷負面情緒?父母巧用“浮雲原理”,幫娃走出情緒包圍圈

我國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周國平在他所著的書《人生不較勁》中說:

如果一個人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這件事無論多小,也會被無限放大,成了墜在心裡的石頭,始終化解不了。負面情緒看起來很有威脅,但當將它視為天氣變幻般正常,就不會為此焦慮責備自己甚至他人,也不會糾結莫名的情緒低落到底所為何事,當我們任由情緒來去自如,不加以排斥和控制的時候,負面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就再也無法造成威脅了。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挫折在所難免,負面情緒也自然隨之而來,我們要教會孩子懂得“浮雲原理”浮雲原理,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並接受它,再用“浮雲原理”引導孩子去感受情緒的變化,並幫助孩子認識到情緒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輕鬆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