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爛柯山的傳說

陵川棋子山爛柯的傳說在陵川縣境內流傳已久。相傳箕子(本名胥餘)為殷紂王的叔父,反對殷紂王的荒淫與暴虐,幾次諫阻後卻被紂王囚禁起來,貶為奴隸,後來周武王滅了紂王,箕子便逃往陵川隱居。箕子在陵川的棋子山上,用那裡的天然黑白石子擺掛佔方,藉以觀測天象、星象、授時制歷,卻於不知不覺中創造了圍棋,並且經常與人對壘,使圍棋日益成熟。

棋子山古名棋子嶺,因箕子謀棋於此而得名。山上有謀棋嶺,棋盤洞、古石棋盤,還有滿山的棋子石。淇水發源於其東北麓,經赤葉河、香磨河流入河南境內稱淇河。《詩經》“淇奧”篇描寫的就是這條河域的山水風情。古稱丹水的丹河發源於棋子山的嶺西,經廖東河流入晉城境內注入丹河,丹河因堯帝之子丹朱而取名丹水。

由棋子山往西五里有個葦水村,傳說村裡過去有個人叫李懺,他進山砍柴時,在山洞中遇到兩個白鬍子老頭在下棋。一盤棋沒看完,腰間別的斧頭,斧把兒早已朽成了木渣子,全都爛掉了。下棋的二位老人在爭執中掀翻了棋盤,撒得漫山遍野全是黑白棋子。傳說這兩個下棋的一個是箕子,另一個是梅伯,他二人常在山中對弈。

一次,周武王訪道太行,在陵川棋子山找到了箕子,武王懇請箕子出山助理國事,箕子不肯,遂率領隨從離開陵川,從黃海乘木伐向東而去一島,即今天的朝鮮。箕子在朝鮮傳播故國文化,同時也把圍棋傳向了四面八方。

該傳說以箕子造棋、觀棋爛柯、武王應訪道、箕子東渡為主要內容,與當地的地名、地理環境、民風民俗、民間遊戲以及古文獻中的相關記載互相融合,渾然天成,反映了圍棋文化的厚重、古老和神秘。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棋子山的傳說,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