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單“後遺症”已現,錢出去容易回來難!

曾幾何時,香港保單對於內地居民而言,是一塊投資“香餑餑”,從2012年以來,內地投保人通過各種合法的、非法的渠道購買香港地區保險公司分紅產品規模高達數千億港元,而今當資本項下人民幣“進出”依然被外管局牢牢抓緊籬笆的時候,內地投保人想要把香港分紅險保單變現,卻變得困難重重。

香港保單“後遺症”已現,錢出去容易回來難!


“我的香港保單是五年前買的,分三年繳,每年繳100萬港元,2016年繳完,現在我想要保單質押貸款,看到有報道說有其他投保人沒辦法退保,也諮詢了銀行無法操作。但是我急需要錢,所以很著急,或許只有通過其他渠道變現。”12月5日,上海一位私營企業主張明(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瞭解到,就在不久前有網友發帖稱,在香港某公司購買的保險產品,因急需用錢退保,之後保險公司將退保的保險款匯入境內某銀行,被原路退回,香港保單的提前變現障礙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監管部門早已明發禁令

“因為無知而犯下錯誤還可以被原諒,但是明知道政策早已經下了禁令仍選擇非法將資金轉出去,如今難取現就不值得同情。而且涉及到香港分紅保單中,其實有相當比例的資金涉嫌到洗錢行為,這一點金融監管部門是非常清楚的。”12月6日,上海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產品部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指出。

就在同日,記者也致電幾大國有銀行客服部門,其均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境外保險(除旅遊意外險等少數情形外)相關資金均不能通過支票兌付、電匯等任何方式在銀行提現。

香港保單“後遺症”已現,錢出去容易回來難!


“境外的保險類業務一般不能提取資金,只有在旅遊等情形下的意外險、醫療險發生賠付是可以的。目前國有大行都不能做相關業務。”12月7日,中國銀行相關客服人員在接受電話諮詢時稱。

招商銀行電話客服也向本報記者表示,香港保險支票兌付是不允許的,票據業務需沒有保險字樣的光票。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6年4月,原中國保監會就多次發佈《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分別從法律、外匯、收益、退保、具體條款等五方面作出提示。其一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第二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法律,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區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第三匯率風險需自擔,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2016年10月,中國銀聯發佈《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禁止通過銀聯通道繳付具有投資分紅性質的香港保單。

2016年12月,央行發佈《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實行更嚴格的外匯管制。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沒有下降,但是辦法實施後,每人每天只能換等額5萬人民幣的美元和其他外幣,如果跨境匯款1萬美元及等值外幣也都需要上報。

記者也瞭解到,就在上述網友香港保單退保不成引起廣泛關注的時候,外管局做出回應稱,根據現行外匯政策法規,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旅行、商務活動以及留學等,購買人身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屬於服務貿易類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對於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交易,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3號)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匯發〔2007〕1號)等現行個人外匯管理政策法規,尚未開放。

香港保單的雙重“隱患”

“以前是購買香港保單資金出去難,現在則是資金迴流難。”某外資壽險公司業務總監李芳(化名)12月7日也對本報記者表示。

李芳向記者舉了一個最近發生在上海的真實案例稱,其有個客戶趙某曾在香港買了很多保險,年繳的保費近百萬,夫妻倆買了3000萬保額的壽險保單、500萬保額的重疾保單;孩子也買了300萬保額的重疾險、終身壽險,還給孩子買了一些理財險。

“當時這麼大筆的保費繳納也是費了很多周折,主要是錢出不去,只能通過其他渠道了。但是前年的一天,趙某突然發現銀行卡被凍結,裡面有400多萬的現金、300萬的理財產品和200萬國債、債券等。只因為他的這張卡曾與一個地下錢莊有過資金往來,而這個地下錢莊出事了,所有跟這個地下錢莊有關的,所有走過的賬號全部被凍結,至今已經兩年多了還沒解凍。恐怕要解凍也是遙遙無期。”李芳告訴本報記者。

在李芳看來,她的客戶趙某隻是其身邊眾多買過香港保單的客戶之一,他們不僅發愁香港保單繳費難的問題,理賠和合規性問題目前都成為了他們的心頭隱患。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內地赴港投保的增速已經出現明顯的下滑,而且由於匯率優勢不再,香港的分紅險保單已經不再是內地投保人青睞的保險。

11月30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佈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為3883億港元,與2017年同期比較,上升6.9%。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341億港元,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8.3%。而在去年同期,香港保監局披露的《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市場表現》來看,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錄得的101.06億港元,同比2016年188.91億港元,下降46.5%,2018年第三季度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也只有119億港元。

香港監管局統計數字也顯示,在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中,重疾險佔2018年前三季度各險種件數的62.9%,遠高於2017年同期的5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