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解讀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解讀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解讀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解讀七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以168票贊成,全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以下簡稱《社區矯正法》)。這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該法共九章63條,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關於“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特別規定”


未成年人是社區矯正關注的一個重要群體。《社區矯正法》針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特殊情況以單獨章節設立專章予以特別規定,要求對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與成年人分別進行,採取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從而確保犯罪未成年人在社區矯正期滿後可以順利地迴歸社會。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予以特殊保護,既有法度,更有溫度,彰顯出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同時強調監護人職責,對共青團、婦聯,還有未成年保護組織和其他社會有關組織如何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法律也作了規定。


《社區矯正法》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特別規定 共七條

第五十二條 社區矯正機構應當根據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年齡、心理特點、發育需要、成長經歷、犯罪原因、家庭監護教育條件等情況,採取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社區矯正機構為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確定矯正小組,應當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人員參加。

對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進行。


第五十三條 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責任,承擔撫養、管教等義務。

監護人怠於履行監護職責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督促、教育其履行監護責任。監護人拒不履行監護職責的,通知有關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第五十四條 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依法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對履行職責過程中獲得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除司法機關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查詢外,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檔案信息不得提供給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獲得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五十五條 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社區矯正機構應當通知並配合教育部門為其完成義務教育提供條件。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年滿十六週歲的社區矯正對象有就業意願的,社區矯正機構可以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為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給予就業指導和幫助。


第五十六條

 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應當依法協助社區矯正機構做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

國家鼓勵其他未成年人相關社會組織參與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依法給予政策支持。


第五十七條 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有歧視行為的,應當由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第五十八條 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年滿十八週歲的,繼續按照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有關規定執行。


(蘭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和戒毒管理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