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析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Ta丶黄天瑶


此诗未有讽嘲意,只是酬情与上官。

这是一首应酬诗作,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马屁诗,古代诗人哪怕是傲如李白,雅如王维,清如孟浩然都写马屁诗,每个诗人都写过交际诗应酬诗。

人家好心好意请你温泉SPA,你总不好意思不表示一下吧,澡堂子不能弹琴,但和人家一首诗还是可以的。因此,所谓的谏讽之意根本不存在,完全是过渡性的铺垫,最主要还是拍一下那个韦五郎的马屁!

闻道甘泉能献赋,

闻道,听闻别人说道,简化为听说,至于是谁听说,大体上是人们,以及我。杜公巨篇《秋兴八首》里不也有一句“闻道长安似奕棋”么?

甘泉,美好的泉水,这里指他们正在泡的这个SPA温泉。

能,可以,有机会。

献赋,指的就是杨雄,因为他写过一篇《甘泉赋》,但是!!!这里需要纠正一下,前面的甘泉二字不是甘泉赋的甘泉,仅仅是美丽的泉水之意。真正标准的解释是“(你)听说这里有美丽的泉水,于是想到了杨雄的甘泉赋,激发了忠君爱国之情。”也就是说第一个甘泉是明处的,写实,就是澡堂子。第二个甘泉是甘泉赋,是藏在那个“献赋”二字背后的。有人会说这是双关语,甘泉二字即是说实景,也是双关到杨雄之赋,但小可认为这种解释未必对,因为一旦对关便意味着此诗有讽谏之意,与受邀一同泡澡写诗的主旨不符。原因很简单,一个在长安玩禁欲的佛禁男子王维,不是傻子,更不是白痴!

悬知独有子云才。

悬知,料到,预想到,我想,我认为之意。

独有,并不是仅仅你拥有之意,而是只有,特别地有,与别人相比更加明显之意。比如“世间都是聪明人,独有你我他三个是傻子”,这个词在这里不具有唯一指向性,而是指拔高,相当于出类拔萃之意。

子云,杨雄字子云,子云的才华多在于文学和儒家思想,那么从前面的献赋来看,这里是不仅是夸韦五郎有文才,而且夸他有情操,有品德,不让古人之意。

之所以说此诗不是讽谏诗而是应酬诗原因有二,一是之前所说与王维的禁欲佛系的FLAG不符,二是此诗水平在王维诗中算是中下品级,中间两联完全就是敷衍了事,尤其是颈联,简直平淡无奇。

若真心讽刺,岂会如此应付了事?


亦有所思


问题:

怎么赏析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前言

温汤 ,有版本写作温泉。指骊山温泉。寓目,看一下,放眼遥望

这首七律需要注意两个小问题,另外,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是否有讽谏之意,颇有一些争议。

下面分成四个部分简单说一下。

一、折腰体七律

这首诗类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折腰体七言律诗,第4句与第五句失粘: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涧、丰,二字平仄不同,失粘。

二、白脚同声与同韵

1、白脚同声

这首诗的第三、五、七句的白脚(不押韵的尾字),用普通话读都是去声:绕、度、赋。

这种白脚同声的情况,讲究的诗人会主动避免,常常上、去、入混用。不过,在古韵里,绕,当作缠绕时,是上声,如李白《送友人》:白水绕东城。

2、白脚同韵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

王维《温泉》,上句曰“新丰树里行人度,闻道甘泉能献赋”。“度”“赋”同韵。此非诗家正法。

这一点,也是诗人要注意避免的问题,白脚之间尽量不同同韵,白脚和韵脚之间也不要同韵(即撞韵)。

三、诗意简释

1、汉主离宫接露台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到: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后人把"露台"这个故事,作为帝王节俭的榜样。

2、秦川一半夕阳开

据说骊山上有夕阳楼,这里是指看见了夕阳楼呢?还是见到了夕阳呢?

一般认为是夕阳,并认为这一句颇有盛唐气象。

3、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这是写骊山宫殿的景色。

4、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新丰,前汉髙祖刘邦移丰县于骊山下,故号曰新丰;

西汉萧望之不肯谄媚霍光,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王仲翁路过东门时,趾高气扬,很瞧不上萧望之:

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汉书·萧望之传》

5、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西汉扬雄字子云,汉成帝郊祀甘泉宫归还后,扬雄作甘泉赋讽示帝王的过分奢丽,当以亡国之君为戒。

这首诗前几句写了“温汤寓目”的景色,最后两句把韦五郎比作扬雄,建议他效仿扬雄给老板提提意见。

四、这首诗有讽谏之意吗?

1、正方 有

讽谏之意

明朝代词杨慎认为这首诗有讽谏之意:

予尝爱王维《温泉寓目赠韦五郎》诗。夫唐至天宝,宫室盛矣,秦川八百里,而夕阳一半开,则四百里之内皆离宫矣,此言可谓肆而隐。奢丽若此,而犹以汉文惜露台之费比之,可谓反而讽。末句欲韦郎效子云之赋,则其讽谏可知也。言之无罪,闻之可戒,得杨雄之旨者,其王维乎? 《杨升庵集·谭苑醍醐》

杨慎说, 夕阳一半开,讽刺离宫太大(四百里之内皆离宫矣),过于奢侈,这是比较隐蔽的讽刺。用节俭皇帝汉文帝的楼台相比,这是对比反讽。

最后一句,劝韦五郎学扬雄,可见王维的讽谏之意很明显。

2、反方 无讽谏之意

不过也有人认为杨慎乱解释:“乃以此厚诬古人欤!”

前面四六句只不过是因为以“寓目”命题,所以写眼中所见而已。比如离宫与露台相连,这是事实,哪里有讽刺对比的意思呢?

不知道杨慎哪知眼见到“四百里之内皆离宫矣”?

甘泉献赋,也是唐人常用的典故,难道每一次用,都有讽谏的意思吗?杨慎真是迂谈呀。

结束语

其实,关于这首诗是否有讽谏之意,是一个常见的文学现象。老街以前也提到多次,即谭献所说的,作者未必有,读者未必无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这首诗还是有讽谏之意的,只不过王维鼓动别人去学扬雄,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呢?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是一首酬和诗,酬和诗是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我们印象中最深的酬和诗应该是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再说回本诗。

本诗首联总写宫殿的景象。宫室连绵,覆盖半个秦川,夕阳下愈发壮观宏丽。

颔联写青山绕旗及流水之势,“尽是”写红旗之多,“翻从”写流水之态,措辞浅白而别有深意。

整个前四句虽是交代事由及写远景,但略带有一种讥讽的味道。

颈联主要写近景,尾联是回应韦主簿,一边表达友情,一边升华主题,赞赏韦主簿才气高,可比杨雄,也期待韦主簿写出像杨雄那样的传世佳作。

尾联“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的意思很简单:料想韦主簿你是像扬雄这样有才华的人呀,期待你写出像杨雄《甘泉赋》那样能献给皇帝的传世佳作。


我们再来分析下尾联这两句中的词

【子云】子云是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的字。其主要成就主要在汉赋及哲学方面。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两句话:“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面出现的子云,就是杨雄,之所以能进刘禹锡《陋室铭》之列,是因为扬雄不慕富贵,家贫,并作有《逐贫赋》等汉赋作品。

扯远了……

【献赋】“献赋”指作赋献给皇帝。这里运用的是“扬雄献赋”的典故,扬雄经人推荐,跟随汉成帝去“甘泉宫”祭祀天神,事后写《甘泉》等四篇汉赋,并献给成帝,受到成帝的褒奖。

之后,成为典故,称美文学作品,或称许文人的文采风流。

李白也有一首《东武吟》引用此典故: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甘泉】《甘泉赋》,主旨颂中有讽。也指甘泉宫,是汉朝的离宫,有点像清朝的避暑山庄的地位,或者现在的北戴河。

【闻道】听说。

【悬知】料想

这样整句就更能理解了。


重庆研究


大家好,我是80後生仔,诗句是出自唐代王维的《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是王维与太常韦主簿对骊山温泉的唱和诗。甘泉能献赋:汉代文学家扬雄曾作《甘泉赋》,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详细地描述了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的全部过程,把天子郊祀的盛况铺张得恍若遨游仙境,并颂扬刘氏王朝地久天长,同时贯串着讽谏之意。王维在诗中称赞太常韦主簿在诗中对骊山温泉的描写,就像汉代的扬雄一样,运用以虚概实的手法,铺陈夸张,想象丰富,气魄宏伟,文辞流丽,同时兼有讽谏的意味。



80後生仔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一、原诗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二、释义:

题目释义:和太常寺韦主簿五郎观看温泉。

原诗释义:汉天子的离宫连接着露台,秦川的一半因为被宫殿所挡,只能照到一半夕阳。连绵的青山上到处被天子的朱旗环绕,山涧里清澈的泉水不是从山上流下而是从玉殿的高处流下来。新丰县里的行人在树林里走着,原来是天子浩浩荡荡的狩猎队伍正从小苑城边回来了。

听说汉朝扬雄写《甘泉赋》献给天子,料想您(韦主簿)也有像扬雄一样的才能吧!

三、品析:

诗的前半部分作者借“离宫”、“露台”、“秦川”、“夕阳”、“青山”、“朱旗”、“玉殿”这些意象写出了长安城宫殿富丽堂皇、巍峨壮丽,山川锦绣的场面,使人读之不禁感受到雄浑壮丽的景象,颇有气势,一幅唐朝国力强盛的景象。颈联通过“树里行人”与天子的狩猎队伍的对比描写,展现出了天子狩猎队伍的声势浩大,威武雄壮,尽显天子之威。尾联以扬雄喻韦主簿赞扬他的才能,希望韦主簿也能写出像《甘泉赋》这样的文章献给天子。

扬雄给汉成帝写《甘泉赋》表面是歌功颂德,实则有讽谏之意。我想,以韦主簿的才能,不可能不知道王维说这句话的用意。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诗中“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一句表面是赞扬韦主簿的才能,实则是让韦主簿明白他的讽谏之意。


朔漠风尘


意思是说:听到你的作进献给君王,就知您是有扬雄一样的才华等等!


龙向辉


先整体看诗文意思,汉朝皇帝的宫殿连接着露天的舞台,夕阳半露着散发的光照耀着秦川,青山上上下下都遍插着红色的战旗,碧绿的水流好像是从天上的宫殿来的。新丰的树林里行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皇帝的花园外边骑着马的猎手正往回赶。我听说能进甘泉宫献上辞赋的人,只有扬雄扬子云一个人。

先了解一下诗句的背景。

汉高祖刘邦曾经因为他父亲思乡心切,按照家乡的样子造了一座城,就是新丰。

汉成帝做得更过,修建了不少行乐的宫殿。

诗的前六句写的是汉朝皇帝的奢侈铺张,最后一句写的是汉成帝时,扬雄扬子云,多次写文章批评汉成帝这样的行为,第一次就是在甘泉宫写《甘泉赋》。

在那个一人遮天的时代,敢这样批评皇帝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王维写这首诗,应该是称赞扬雄的不畏皇权,敢于批评的风范。

如果能找到太常韦主簿写给王维的诗,应该更容易了解王维为什么这样写。

没找到,所以,只能从这首诗的意思来理解了。

不知道这首诗是哪年写的,王维经历过安史之乱,还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在敌人手下任职,后来因此入狱,或许这首诗也是在写自己没能守“忠”吧。


妫中梦


如题,那就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欣赏古诗呢?\r

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背景,心境\r

其次,分析意象,揣摩作者当时的感情\r

最后,体会揣摩作者所运用的技巧\r

只有把以上都做到了,就可以充分理解古诗的含义啦!

我是东北阿狸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东北阿狸君


这里借用了西汉扬雄献赋的典故,扬雄经人推荐,做了未央宫承明殿待诏顾问,随汉成帝去甘泉宫祭祀狩猎,事后写《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对汉成帝进行委婉的批评和劝谏。后来表示文人文采风流。

这首诗是一首酬和诗,写给太常韦主簿的,大概是说,听到您的作品进献给君王,就知道您是有扬雄一样的才华。作者借用典故,含蓄典雅的表达了对韦主簿才华的赞誉。



Forest祥子医生


茶余饭后谝闲传,

油泼辣子嘹砸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