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暴力就是暴力,無論她是誰?在做什麼工作?她都不應該承受來自身邊親近人的“毆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暴。回到家暴這個問題,光明正大堂而皇之進行暴力行為,而我們看不見的背後,很難想象究竟有多少人正在遭受著家庭暴力的傷害。據全國婦聯統計顯示,30%的中國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還有數據,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

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家暴卻讓家成為了噩夢。而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之分。

面對家暴,我們就只有三個字:零容忍。在家暴第一次發生時,或家暴剛有苗頭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遠離家暴者,先保護好自己。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每個人都是帶著對幸福的期待走入婚姻的,即使生活中充滿磕磕絆絆,偶爾爭吵,偶爾鬧彆扭,偶爾大打出手,卻依然期待,過了這個磨合的過程之後,生活就會越來越順利,最終一定會收穫幸福的。當所謂的磨合過程無限延長,甚至摻雜著更多的暴力成分,備受傷害的一方不禁要懷疑,幸福到底在哪裡呢?

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上輩子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能夠在茫茫入海中相遇,組成夫妻,躺在一張床上的兩個人,需要多大的緣分和修行啊!誰又能想象,那些殺妻案、分屍案,不也是躺在身邊的人做的嗎?如果你身邊每天躺著一顆人肉炸彈,只要想一想,就不寒而慄了吧。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歷史上,由於法制的不健全和文化習俗的影響,夫妻之間的暴力行為被視作理所當然,尤其是女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男人佔據家庭中的統治地位時,打老婆就成了人們視而不見的暴力。儘管很多獨立女性已經能夠將自己的遭遇公佈於眾,通過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這畢竟只是個案。在社會的諸多角落中,一味地委曲求全的女性並不在少數。

2001年,一部講述家庭暴力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播出,使得“家庭暴力”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被人們關注。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知道,家庭暴力是不被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行為,可是,為什麼家庭暴力事件依然屢屢發生?被傷害的女人為什麼仍然委屈自己,苟活在丈夫的淫威之下呢?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觀察受傷害女性的遭遇,可以總結出一個家庭暴力的基本模式。在婚姻生活中,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常常都是女性,當然,也有個彆強悍的女性向男性施暴,畢竟還是少數。面對丈夫的暴力,妻子習慣性地採取忍讓的態度,忍無可忍的時候,選擇離家出走。恢復理智的丈夫會發瘋似的尋找妻子,然後痛哭流涕、捶胸頓足地道歉,甚至下跪懇求,博得妻子的原諒。妻子一旦心軟,就意味著下一次暴力的開始。於是,二人就在施暴、道歉、再施暴、再道歉的循環中週而復始。

人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在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在家庭暴力的循環中,施暴的丈夫也在扮演著獨特的角色,他是施暴者,同時也是受害者。通常情況下,能夠長期忍受家庭暴力而不選擇離婚的女性多是性格懦弱、膽小、毫無主見的人。當丈夫扮演施暴者的角色時,她就配合著成為受害者,忍受他的辱罵和毆打。當妻子忍無可忍,離家出走時,丈夫又從施暴者變成了受害者,讓妻子變成了赦免其罪行的救世主,千方百計地尋求妻子的原諒。

如果分析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性格特點,通常都能夠在他們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相似的模式。

比如,長期遭受丈夫虐待的妻子大多數是在一個父親虐待母親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充滿暴力陰影的童年讓她養成了逆來順受的習慣,進入自己的婚姻生活,自然而然地,她就成為丈夫暴力下的受害者。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如果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來理解,任何一種暴力行為的心理基礎都是內在的焦慮。釋放焦慮的方式可以是對內,即指向自身,也可以是對外的,即指向他人。對內的方式就是抑鬱、自虐、自殘甚至自殺,對外則表現為對他人的暴力,有的人將暴力行為指向父母,有的人指向孩子,最常見的就是指向伴侶。

也可以說,越是親密的關係,就越容易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還有人解釋說,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已經變成了施暴者的“內部客體”,也就是說,妻子已經成為丈夫內在的一部分,當他在心理防禦機制的干預下,不能通過傷害自己來釋放壓力時,妻子就成為他釋放情感的替代品。

實際上,就像對妻子施暴的男人一樣,大多數有暴力傾向的丈夫通常有著深切的自卑感,內心壓抑著許多情感,卻從來不敢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心。這種人往往能夠帶著強烈的被認可的願望,通過個人奮鬥,成為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們總是帶著近乎執拗的鑽研精神,將內心能量轉移到職業當中,對工作充滿激情,喜歡發號施令,控制他人。可是,將精力傾注於職業並非是萬能的靈藥,一旦離開工作狀態,或者無法在工作中灌注全部的情感時,情感的宣洩就會從身邊人下手。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在古代,男人佔據身體上的強壯優勢,因此,女性多以暴力下的弱者身份出現,社會文化的認同也影響了女性對自身的認知。在現代社會,雖然男女在生理上依然不對等,女性卻在人格上獲得了獨立。不再依附男人的生存狀態,幫助女性在遭遇家庭暴力後,能夠通過其他手段,比如輿論譴責、法律支持等,保證身體和心理的安全。

有趣的是,越來越多的男人開始控訴女性的暴力。在女權文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女人認同了男權的文化,將自己變成了能夠和男人平等對話的“男人”。於是,女人開始插手男人的生活、事業、財力、人際交往,使用男性用語來指揮男人,用男人的方式對男性實施暴力。雖然女權主義者多次強調,男女平權並不是為了將女人變成男人,事實卻的確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在歐洲的丹麥、瑞士等國家,遭遇家庭不幸的男人都躲進了男性救助站,在那裡,受到悍妻精神和身體雙重摺磨的男人變成了流落在外的弱者,需要專業人士提供心理上的輔導和救助。在這些遭受家庭暴力的男人看來,女人發起狠來,並不比男人弱,而且,當女人憤怒到失去理智,她會抄起身邊的任何東西進行攻擊,甚至會動刀子。面對悍妻一系列的強勢要求,比如不許花自己的錢,不許和親友見面,必須在九點之前回家,男人們表示“很受傷”。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男強女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在婚姻關係中,即使是男性一方,也有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當丈夫的暴力將妻子變成悲觀絕望、緊張恐懼的神經質時,妻子的暴力也有可能將丈夫變成無家可歸、走投無路的流浪漢。在悲劇的婚姻關係中,沒有一方是真正的受害者,也沒有一方是真正的勝利者。

枕邊的恐怖分子:家,本是為人遮風擋雨,家暴卻讓家成了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