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人力资源总监遭遇职业天花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作者 | 孙瑞希


36岁人力资源总监遭遇职业天花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01

“你早已看到了变化,却不敢拥抱它。”

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遇到了职业天花板。上不去,下不来,原来的本事能糊口,但如果不做出点改变,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你做了哪些努力?

他想了想说:“上有老下有小,睁眼一看周围都是依靠我的人,就只能望洋兴叹!”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我看来,如果你已经做到了企业中层或中层以上的岗位,职业天花板是绕不过去的人生难题。

你会发现,职业生涯积累到此,突然停滞不前了,那种看不到上升空间的状态,常常让很多人特别焦虑迷茫。

这时候,主动求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要务。当然,还要看到另外两点,一是方向,二是际遇。

36岁人力资源总监遭遇职业天花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02

说起突破职业天花板,职场中的故事还真不少。

有人已经做到某一领域的高管,最后切换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头再来;有人自认为找到了对的方向,结果在新的赛道折戟沉沙……

职业发展中,求变是常态。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关于什么是“谋定而后动”,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方向”。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方向”这件事儿,不是靠漫无目的试错探索出来的,靠谱的做法是通过价值链分析来挖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我有个来访者江浩(化名)今年36岁,好不容易爬到了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却发现,巅峰即终点。

江浩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他发现这个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要么是能搞钱、拿贷款的财务人员出身;要么是能搞关系、拿项目的业务人员出身。

搞人力资源的,在这个行业能坐到的最高职位就是总监了,再往上走的空间几乎没有了。

找个同行业公司继续做原来的业务,等于换汤不换药,继续留在原公司又有些不甘心。

最后江浩跨行业去了一家医药生产企业,打了一场翻身仗。

这个打法就是:价值链分析。

36岁人力资源总监遭遇职业天花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03

我在做生涯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的职业天花板,并不是真的没有发展空间,而是我们有一种限制性思维:默认发展空间等于向上晋升的空间,这样的话,路只会越走越窄。

如果我们把眼睛往外看就会发现,有时候在其他的行业可能会有全新的收获。这里就需要用到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站在行业和地域的角度来看,江浩所在的制造企业,它的核心价值是由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创造的,即搞钱,搞资源。

人力资源在这里并不属于价值链条上的核心环节,它只是生产经营中的一项辅助活动。在这样的行业中,江浩很难做到拔尖儿。

我和江浩一起分析区域的产业优势,我发现当地医药生产企业非常多,有不少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

这些医药企业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有着制造业不可比肩的需求,如果谋划妥当,在这样的行业立足,未来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

唯一的难点在于,江浩没有医药行业从业背景。

通过对招聘网站的信息筛查,我发现当地不少大型药企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只要求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没有限定必须为医药行业从业背景。

当然,有医药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优先。江浩很快链接了猎头和内推人员,锁定了目标岗位。

下一步,他着重需要提升的是行业知识、系统思考能力、行业影响力。

价值链分析并不难,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五个问题,如果你也遇到了职业天花板,可以用它来澄清一些问题。

1、你所在的行业核心价值是什么?

2、你所在的企业核心价值是什么?

3、你能够提供哪些价值?

4、你在价值链条的哪个位置?

拔尖(顶端优势)

腰部(中坚力量)

尾部(辅助支撑)

5、你能够提供的价值可以在哪些行业/企业做到拔尖?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17年职场历练,以温和、真诚、接纳的状态为广大来访者解决职业困惑,提升职场适应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