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人力資源總監遭遇職業天花板: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作者 | 孫瑞希


36歲人力資源總監遭遇職業天花板: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01

“你早已看到了變化,卻不敢擁抱它。”

有個讀者留言,說自己遇到了職業天花板。上不去,下不來,原來的本事能餬口,但如果不做出點改變,一輩子就這麼混下去了。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他: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你做了哪些努力?

他想了想說:“上有老下有小,睜眼一看周圍都是依靠我的人,就只能望洋興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在我看來,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企業中層或中層以上的崗位,職業天花板是繞不過去的人生難題。

你會發現,職業生涯積累到此,突然停滯不前了,那種看不到上升空間的狀態,常常讓很多人特別焦慮迷茫。

這時候,主動求變是解決問題的第一要務。當然,還要看到另外兩點,一是方向,二是際遇。

36歲人力資源總監遭遇職業天花板: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02

說起突破職業天花板,職場中的故事還真不少。

有人已經做到某一領域的高管,最後切換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從頭再來;有人自認為找到了對的方向,結果在新的賽道折戟沉沙……

職業發展中,求變是常態。真正的聰明人,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關於什麼是“謀定而後動”,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方向”。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方向”這件事兒,不是靠漫無目的試錯探索出來的,靠譜的做法是通過價值鏈分析來挖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我有個來訪者江浩(化名)今年36歲,好不容易爬到了人力資源總監的職位,卻發現,巔峰即終點。

江浩在一家制造企業工作,他發現這個行業的職業經理人要麼是能搞錢、拿貸款的財務人員出身;要麼是能搞關係、拿項目的業務人員出身。

搞人力資源的,在這個行業能坐到的最高職位就是總監了,再往上走的空間幾乎沒有了。

找個同行業公司繼續做原來的業務,等於換湯不換藥,繼續留在原公司又有些不甘心。

最後江浩跨行業去了一家醫藥生產企業,打了一場翻身仗。

這個打法就是:價值鏈分析。

36歲人力資源總監遭遇職業天花板: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03

我在做生涯諮詢的時候發現,很多人的職業天花板,並不是真的沒有發展空間,而是我們有一種限制性思維:默認發展空間等於向上晉升的空間,這樣的話,路只會越走越窄。

如果我們把眼睛往外看就會發現,有時候在其他的行業可能會有全新的收穫。這裡就需要用到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簡單來說就是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

站在行業和地域的角度來看,江浩所在的製造企業,它的核心價值是由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創造的,即搞錢,搞資源。

人力資源在這裡並不屬於價值鏈條上的核心環節,它只是生產經營中的一項輔助活動。在這樣的行業中,江浩很難做到拔尖兒。

我和江浩一起分析區域的產業優勢,我發現當地醫藥生產企業非常多,有不少全國知名的龍頭企業。

這些醫藥企業對於人才隊伍的建設有著製造業不可比肩的需求,如果謀劃妥當,在這樣的行業立足,未來會有非常不錯的發展。

唯一的難點在於,江浩沒有醫藥行業從業背景。

通過對招聘網站的信息篩查,我發現當地不少大型藥企招聘人力資源總監,只要求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並沒有限定必須為醫藥行業從業背景。

當然,有醫藥行業、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優先。江浩很快鏈接了獵頭和內推人員,鎖定了目標崗位。

下一步,他著重需要提升的是行業知識、系統思考能力、行業影響力。

價值鏈分析並不難,我們可以把它簡化為五個問題,如果你也遇到了職業天花板,可以用它來澄清一些問題。

1、你所在的行業核心價值是什麼?

2、你所在的企業核心價值是什麼?

3、你能夠提供哪些價值?

4、你在價值鏈條的哪個位置?

拔尖(頂端優勢)

腰部(中堅力量)

尾部(輔助支撐)

5、你能夠提供的價值可以在哪些行業/企業做到拔尖?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17年職場歷練,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