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勝利讓孫權在江東站穩了腳跟,而在贏得夷陵之戰後,東吳無論是在聲勢上還是在綜合國力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隨後在公元228年,夷陵之戰的功臣陸遜又在石亭之戰中大敗曹休,此戰使曹魏受到重創,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對吳作戰(直到公元252年才再次發起對吳大規模軍事行動:東興之戰)。

這場勝利也讓東吳的聲勢及綜合國力均達到巔峰,孫權本人也因此而信心爆棚。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孫權

石亭之戰的勝利使之前謹小慎微的孫權腰桿終於挺直,他不再扮豬吃老虎,而是鋒芒畢露。於公元229年登基為帝,建國號為吳。此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淵也主動向吳示好,而雄心勃勃的東吳孫大帝則高調地與蜀使陳震商議平分曹魏九州事宜,雙方制定了盟書。不僅如此,孫權還下詔遷都建業,要知道,建業的對面就是合肥,如果曹魏軍從合肥順濡須水南下,只要擊破濡須塢就能直搗建業。而孫權敢遷都建業,顯示了他的信心及勇氣。

種種跡象表明,在曹操、劉備這兩個老對手先後去世後,兵精將猛的東吳大帝孫權已準備好要大幹一場了。但是,天不遂人意,就在他有條不紊地推進他的北伐計劃時,東吳此時卻禍起蕭牆,而事情的起因則與長公主孫魯班有關。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孫魯班其人:女以母顯,其權術手段碾壓孫權,凡事唯我獨尊

吳主權步夫人, 臨淮 淮陰人也。與丞相騭同族。漢末,其母攜將徙廬江,廬江為孫策所破,皆東渡江,以美麗得幸 於權,寵冠後庭。生二女,長曰魯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後配全琮。——《三國志》。

在孫權的眾多夫人之中,步夫人(死後被追封為皇后)是最受寵愛的人。她為孫權生下長公主孫魯班及二公主孫魯育,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女兒孫魯班,孫權也是愛屋及烏,極其寵愛。而孫魯班則仗著母親的地位及父親孫權的溺愛,從小就養成了嬌生慣養,刁蠻任性的性格。而更可怕的是,由於孫權家庭教育的失敗,此女長大後性格極端,她不僅處處爭強好勝、更是凡事唯我獨尊,雖然她在《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極低,但實際上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黃武年間,孫權將周瑜之子周循招為長駙馬。但可惜的是,周循卻是個無福之人,結婚不久就英年早逝,導致孫魯班年紀輕輕就成為寡婦。不過,好在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很快,孫權又將她許配給了同樣喪偶的名將全琮,

此後,孫魯班就被稱為全公主。而在公元241年,皇太子孫登去世,隨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此時全公主出手策劃煽動二宮之爭,東吳的危機開始。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二宮之爭的背景

公元241年,太子孫登去世,他臨終前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公元242年,孫權冊立孫和為太子,同時封第四子孫霸為魯王。不論是從名望還是長幼排序來看,孫和成為太子都是是眾望所歸之舉,所以,孫權這波操作在程序上沒任何毛病,堪稱完美,但是,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孫權在這波操作中卻忽略了家庭因素,從而給東吳政壇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 王夫人母以子貴,全夫人由嫉生恨

吳主權王夫人,琅邪人也。夫人以選入宮,黃武中得幸,生和,寵次步氏。步氏薨後,和立為太子,權將立夫人為後,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譖毀。——《三國志》。

在孫和當太子之前,孫權隻立過一位皇后,那就是全公主的母親步夫人。當時步夫人統領後宮,而做為女兒的全公主自然也是風光無限,另外,由於孫和的母親王夫人是步夫人的直接競爭對手,所以她們之間平時爭寵互撕是常有的事,而這則使步夫人的小錦沃全公主也憎恨王夫人了。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在孫和當上太子後,王夫人就以太子之母的身份掌管了後宮,此時朝中要求立王夫人為皇后的呼聲高漲。全夫人眼見王夫人不但取代了自己母親成為孫權的新寵,而且馬上就要取代自己母親的皇后地位,她也害怕王夫人統領後宮後約束並報復自己,再加上她本來就憎恨王夫人,這讓平時唯我獨尊慣了的刁蠻公主怎能忍受?於是她就經常在父親面前詆譭王夫人。而孫權不僅沒有及時制止她,反而相信她說的話,這就使全公主的膽子越來越大了,也為她策劃煽動二宮之爭埋下了伏筆。

  • 父子還是君臣?孫權傻傻分不清

“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三國志》。

孫權與孫和、孫霸既是父子關係,也是君臣關係。在家庭關係中,孫權同時溺愛兩人無可厚非,畢竟他們都是兒子。但在君臣關係上,孫經也給予孫霸與儲君孫和同等待遇,這一違反常規的作法誤導了孫霸,是給後來孫霸敢於向太子孫和挑戰的誘因。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一子錯滿盤皆輸。孫權不但沒有及時制止全公主對王夫人的詆譭,從而給了她發揮的機會,而且他也沒法將父子關係與君臣關係徹底分開。孫和與孫霸雖然都是他的兒子,但孫和身為儲君,在朝中的地位是比孫霸高一個等級的,正常情況下,孫霸必須要向他稱臣。但孫權卻沒能正確區分他們之間的君臣關係,他給予兩個兒子同等的行政待遇,這一作法誤導了孫霸,讓他認為自己的地位是與孫和一樣樣的。同時,這也給了刁蠻的全公主可乘之機,而她則抓住此機會煽動起二宮之爭。

全公主策劃煽動二宮之爭

全公主害怕孫和繼位後,王夫人被冊封為皇后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先試探性地在孫權面前詆譭王夫人。東吳大帝孫權雖然是一流的權謀家,但他比超一流的權術家全公主還是略遜一籌,他沒有意識到全公主是在下一盤大棋,只當是女兒在向自己反饋問題,因此沒有及時制止她。而孫權這一罕見的失誤將會付出賠上東吳國祚的代價,如果可以重來,他一定不會作出同樣的選擇,但是,全公主可不會給孫權任何重來的機會,她開始實施她的計劃了: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孫魯班、孫魯育劇照

  • 誣陷太子孫和,孫權受蠱惑冷落太子

權嘗寢疾,和祠祭於廟,和妃叔父張休居近廟,邀和過所居。全公主使人覘視,因言太子不在廟中,專就妃家計議。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權由是發怒,夫人憂死,而和寵稍損。——《三國志》。

公元245年,孫權大病一度臥床不起,就派太子孫和代替自己到太廟去祭祀。這本是孫和鞏固自己地位的一次好機會,可藉此提高自己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但政治經驗不足的孫和硬是將機會轉化為危機,他竟在去祭祀的路上順道去探訪太子妃張妃的親戚!這個將嚴肅的祭祀活動當兒戲的行為絕對是做死的之舉。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而全公主也確實沒有放過這一天賜良機,在得到密探的報告後,大喜過望的全公主馬上在父親面前誣陷孫和是趁去太廟的機會往張妃家中密謀大事,這一添油加醋之舉激怒了重病中的孫權。這時,全公主顯示出了她的老練,她打鐵趁熱,不給孫權任何思考的機會,馬上又誣稱王夫人對孫權病重不憂反喜。

在全公主的連環施壓下,重病之中的孫權招架不住,他也暫時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此時,他唯一關心的就是自己手中的王權,對他來說,任何人有從他手走奪走王權的企圖都是不可饒恕的。所以,他相信了全公主的話,發怒責備王夫人,使王夫人驚恐憂慮而終。而在王夫人死後,孫和與父親之間的溝通渠道因全公主從中作梗而變得不暢通,他也因此漸漸失寵。

在這一回合當中,全公主玩弄權術的精明手段讓人歎服。他先用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太子孫和激怒孫權,後又火上澆油用同一方法誣陷王夫人,這直接導致了王夫人因驚恐而死,太子失寵。

到了此時,孫和已經與全公主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全公主唯有將孫和拉下太子之位才能確保自己以後有好日子過。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 扶持孫霸對抗孫和,分裂朝廷

時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陰共附霸,圖危太子。——《三國志》。

在孫和因太廟事件漸漸失寵後,同受孫權寵愛的魯王孫霸認為屬於他的機會來了,於是他開始蠢蠢欲動、覬覦孫和太子之位。而在這時,孫霸想當太子,全公主則想將孫和拉下太子之位,因為全公主與孫霸兩人一拍即合,結成對抗孫和聯盟。全公主還糾集了她的養子全寄及吳安、孫奇、楊竺等人暗中支持孫霸,而孫和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勢力來鞏固地位,二宮之爭正式爆發。由於孫權沒有及時出手制止,導致二宮之爭曠日持久,前後差不多十年時間。

在這過程中,朝廷大臣也分裂為兩派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其中,支持太子孫和的除了陸遜、 顧譚和吾粲外,還有驃騎將軍朱據、大將軍諸葛恪、 會稽太守滕胤、 施績、尚書丁密等人,而驃騎將軍步騭、 鎮南將軍呂岱、 大司馬全琮、 呂據和中書令孫弘等人則都支持魯王孫霸。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明白人一眼就可看出,雙方的主要支持者都是外戚勢力。其中支持魯王的是以步皇后家族步騭及全公主丈夫全琮為首的外戚。而陸遜、諸葛恪、朱據等人則是與孫和關係更為密切的外戚,當然,由於孫和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所以朝中絕大多數大臣都是支持他的。

二宮之爭實際上是魯王孫霸以下犯上之舉,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但孫權卻過於自信,他認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沒有及時出手制止此次宮鬥,從而導致朝廷大臣分裂為二個戰營。更要命的是,兩個陣營的主力大臣都是朝中外戚,大家都知道,外戚之間一旦起爭端就會牽涉到宗室,而宗室出現禍亂就會危及社稷,實際上,此時的情況也確實已呈現出失控的苗頭了。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二宮之爭的結果:東吳成為最大輸家,而全公主則是最大贏家

曠日持久的二宮之爭事件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次事件使東吳的人才受到重創,同時,孫權廢長立幼的作法也給東吳留下了無窮後患。可以說,東吳是二宮之爭的最大輸家,而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公主。

  • 廢長立幼,孫仲謀晚節不保遺笑古今

"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若使一人立者,安得不亂乎!”——《資治通鑑》。

英雄遲暮,孫仲謀晚節不保。在全公主的影響下,孫權錯失了制止宮斗的最佳時機。當他醒悟過來時,發現為時已晚,因為朝中大臣的分裂已然形成,他無奈發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若使一人立者,安得不亂。”之語。他最終的處理結果是廢了孫和(後被孫峻害死)的太子之位,賜死了以下犯上的魯王孫霸,並改立第七子、年僅十歲的孫亮為太子。後孫亮在公元252年繼位,由於年幼,朝政被權臣諸葛恪、孫峻先後把持,孫亮淪為傀儡皇帝。而在孫亮可以親政後,又被權臣孫綝所殺,時年僅十七歲。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孫亮劇照

孫權在此次事件中先是默許魯王孫霸以下犯上,挑戰太子孫和的地位。其次又任由事態發展至失控才想起要出手制止,再次是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的王位繼承人選擇原則,廢長立幼讓年幼的孫亮登上皇位,從而給了諸葛恪、孫峻、孫綝等人專政的機會,也間接害死了孫亮。如此作法也讓人詬病至今。

  • 三位國之重臣(丞相)因此次宮爭不能善終

東吳第一人陸遜受責罵而死。陸遜是東吳社稷之臣,他智變規慮,分別在夷陵之戰、石亭之戰這兩場強強對話中,重創蜀漢、曹魏兩國軍隊,直接造成劉備、曹休的病逝,堪稱是東吳第一人。他也因戰功卓著,於公元244年被任命為丞相接替顧雍。

在“二宮之爭”之爭事件中,陸遜堅決支持太子孫和,但因為無意間捲入了孫權談話洩密事件中,讓孫權對此十分惱怒,他多次使使者責罵陸遜。而支持孫霸的全公主、全琮、全寄一家則落井下石,乘機誣陷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在芍陂之役中為了謀取官位而誇大軍功。在多方的壓力下,陸遜惱怒交加,不久卒死。陸遜智勇兼備,他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但卻不能善終,令人噓唏。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陸遜

東吳重臣步騭因違反嚴正立場遭大臣責難而死。公元246年,東吳重臣步騭被任命為丞相接替陸遜。在“二宮之爭”中,做為步皇后同族的步騭選擇站隊全公主一邊,支持不具備太子資格的魯王孫霸以下犯上挑戰太子孫和。他這樣做是放棄了做為一名丞相應該堅持的嚴正立場,因此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普遍反對及責難,在重重壓力下,步騭在丞相的位置上沒能熬過一年就病逝了。

朱據堅守立場被小人害死。公元249年,朱據接替已故的步騭領丞相一職。在“二宮之爭”中,他堅定支持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太子孫和,而在孫和被廢后,他更是以泥塗首,將自己捆綁起來,到宮殿外為孫和求情。最終激怒了孫權,被貶為新都郡丞,後被中書令孫弘自行下詔賜死。

陸遜、步騭、朱據三人都是東吳後期的重臣,但這三位國之重臣,卻直接或間接因“二宮之爭”事件而不能善終,這實在是東吳自廢武功之舉。

但是,除了這三位丞相不能善終之外,孫權還直接誅殺了全寄、吳安、楊奇、楊竺等依附孫霸的大臣,而諫止孫權誅殺孫霸及流放孫和的十多位官員也獲罪,最終“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使東吳的人才遭到重大得創。然而,一手策劃了此次二宮之爭的全公主卻是最大的受益者。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 全公主是最大贏家

通過策劃二宮之爭,全公主成功逼死王夫人,讓孫和丟掉太子之位。可以說,她策劃二宮之爭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了,另外,在孫霸失勢之前,神通廣大的她早就通過聯姻提前投靠了新太子孫亮。這在《三國志》中有記載:

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嘗譖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赤烏十三年,和廢,權遂立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妃。

全公主以長公主的身份長期待在孫權的身邊,已成為孫權最信任的人。當時孫權因二宮之爭已造成朝廷分裂,所以,他認為如果再以孫和或孫霸為儲君,將會造成國家大亂,於是就有改嗣之意。全公主在探知孫權的口風后,揣摩到孫權的心思是想改立妃子潘淑所生的兒子孫亮為太子,於是就展開緊急公關活動,她多次在孫權面前稱讚全尚的女兒賢良淑德,並勸孫權納其為孫亮之妃。晚年的孫權耳根軟,經不起愛女的鼓吹,時間一長,他也覺得全尚之女就是他一直在找的那個兒媳婦了,於是同意了這門親事。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公元250年,孫亮被立為太子,全尚的女兒被立為太子妃。而全公主也成功押對了寶,以公主加外戚的身份成為孫亮最信任之人。

東吳政壇開始進入多事之秋,敗局已現。在剛稱帝時,孫權還雄心勃勃地與蜀漢規劃要平分曹魏的九州,但二宮之爭不但讓陸遜、步騭、朱據等東吳重臣退出了權力中樞,而且由此引發的殺戮和各種懲處對東吳人才造成很大打擊,使東吳從人才濟濟的盛況進入到人才凋零的窘境。雪上加霜的是,

孫權此時再出昏招,他重蹈了劉表及袁紹的覆轍廢長立幼,從而給東吳留下了無窮禍患,而同樣讓人擔心的是,以全公主為首的外戚之間爭權的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從此,東吳政壇開始進入多事之秋,敗局已現。

繼續擾亂朝綱,全公主終遭報應

公元252年,東吳大帝孫權病逝,太子孫亮即位,因孫亮年幼,由諸葛恪、孫峻作為託孤大臣。隔年孫亮的全妃就被立為皇后,而全氏家族則有五人被封爵,成為勢力最大的外戚。此時全公主的地位雖穩如泰山,但她並沒有打算就此停手。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孫亮登基後,託孤大臣諸葛恪成為東吳最具實力的權臣。而諸葛恪是孫和張妃的舅舅,按照敵人的親戚就是敵人的道理,諸葛恪就是全公主的敵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全公主再次興風作良,他先是勾搭上當時東吳政壇二號人物、同是託孤大臣的孫峻,在《三國志》中有記載:

峻素無重名,驕矜險害,多所刑殺,百姓囂然。又奸亂宮人,與公主魯班私通。

孫峻先設計殺死諸葛恪,然後取代諸葛恪成為東吳新的權臣。接著,他派人賜死了全公主的心頭大患前太子孫和,並以此做為投名狀向堂姑媽全公主示好。從此,這兩個朝中最有權勢的人就同汙合流了,

公元255年,孫儀等人密謀誅殺孫峻,因機事不密敗露,孫儀被迫自殺。孫魯班懷恨當年朱公主(她的親妹妹孫魯育)在對抗孫和時不肯幫自己,就藉機讓孫峻將朱公主殺害了。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在孫峻死後,年紀漸大的孫亮決定擺脫傀儡皇帝的處境,從而全面親政。但這談何容易,此時朝政已被孫峻的弟弟孫綝牢牢掌握著。這時,全公主再次面臨站邊的選擇,這一次,她選擇支持全家的女婿孫亮,並與孫亮密謀要處死孫綝。但全公主卻百密一疏,她與孫亮密謀處死孫亮的消息遭洩密,從而被孫綝反戈一擊:孫亮被廢,全公主遭到流放,從此黯然退出東吳政壇。

僅僅因為與王夫人的私人恩怨,全公主不惜策劃煽動二宮之爭,後又繼續操縱幼主弄權。她最終也達到了逼死王夫人及孫和的目的,成為最大的贏家。但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卻是慘重的:使東吳由盛轉衰,並且再無翻身的機會。可以說,是她一手毀了父親的基業。

結語

“千丈之堤,潰於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喻老》。

全公主為了達到阻止王夫人當上皇后的目的,不惜策劃煽動了二宮之爭。而自信過頭的孫權則落入全公主佈置的圈套,正是由於他在二宮之爭開始時的無作為,最終造成了朝廷的分裂,使局勢進入失控狀態。此時孫權才如夢初醒,而他的處理方法卻是錯上加錯:廢孫和太子之位、賜死孫霸,誅殺支持孫霸以下犯上的大臣們。此時孫權並沒有意識到,在繼沒能及時出手制止二宮之爭後,他再次鑄下了大錯。他本應採用亡羊補牢的措施,結果卻用雪上加霜的方法來處理宮爭事件。誅殺群臣使東吳出現人才危機,而廢長立幼更是留下無窮禍患,使東吳政壇一直動盪至國滅。

既是孫權最強後代也是其苦主,孫魯班啟動東吳自毀模式—東吳之殤

全公主策劃煽動的宮爭及因此而造成的廢長立幼,使東吳國力由盛轉衰,不僅錯失了打垮曹魏的良機,更是讓東吳進入滅亡倒記時。從公元241年至公元260年。在這二十年間,魏國也經歷了曹芳繼位、高平陵之變以及毌丘儉、諸葛誕、文欽起兵叛變的事件,這本是東吳攻佔合肥、壽春甚至是一舉打垮曹魏的絕佳機會。但是,經過二宮之爭及廢長立幼而引發的長期混亂後,東吳已不具備發起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因此在軍事上,東吳無奈進入全面戰略守勢,事實上,

東興大捷只是東吳的回光反照而已,而在諸葛恪兵敗合肥新城後,就宣告了東吳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全公主用一已之力將東吳搞垮,這不僅是孫權沒有想到的,恐怕這也不是全公主的初衷。這就像螞蟻築窩一樣,最初它們在堤上築窩(蟻穴)只是想擁有一個家,最後卻造成大堤毀壞,從而也使其穴毀蟻亡,如果螞蟻們知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個道理,相信它們是不會選擇在大堤上築窩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全公主知道自己的所做所為會引發東吳的滅亡,她也不會任意妄為的,可惜的是,她永遠不會知道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