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我國古代歷史中,曾出現過一千多個有名有姓的帝王,但在其中能夠被世人稱之為明君的卻並沒有多少。即便是被後人評價為了明君,能夠稱得上“大帝”的更少之又少了。諸如漢武大帝、康熙大帝等,也只不過是民間對他們所創造的曠世偉業而做出的尊稱。而真正被官方稱之為“大帝”的,並且帝號為“大帝”在歷史上卻只有一位。不過這位“大帝”,既沒有完成對全國的統一,也沒有取得過對外族的大勝,而只是個偏安一隅的諸侯皇帝,並且他的疆土還不是自己打下來的,是一個只會陰謀詭計,毫無道德仁義的人。我想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到這個人是誰了。沒錯,他就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開國皇帝孫權。孫權乃江東猛虎孫堅的次子,小霸王孫策的親兄弟。他雖然是東吳的開國皇帝,但東吳的江山地盤卻並不是他打下來的,而是繼承的父兄的基業。要不是當年孫策在狩獵途中,遭遇刺客,英年早逝,因為其子尚幼,他也不會坐上東吳的主公,更不會當上皇帝。而就這位在軍事上毫無建樹的東吳大帝,在政治權謀方面卻相當的厲害。也正是因此,梟雄曹操才說了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具體來說,就是孫權相當的會駕馭群臣,收買人心。比如,他在孫策尚在之時,便暗地裡結交了不少的心腹之人,更在孫策死後,逐漸冷落了之前的肱骨之臣。眾所周知,孫策在臨終之時,為孫權留下了張昭、周瑜等人,幫他打理政務。孫權在剛剛繼位的時候,也確實相當依仗這些人物,但當他自己坐穩了江山,羽翼豐滿了,就藉著當初張昭在赤壁之戰前的勸降由頭,逐漸冷落了張昭。對於周瑜,他雖然沒有直接採取行動,但在其死後,沒過多久便打壓了周家的勢力。並趁機培養了諸如諸葛瑾、甘寧、周泰等一幫自己的心腹。對於魯肅,他在周瑜活著的時候相當看重,但讓魯肅做了大都督之後,他便又暗地裡與培養了呂蒙與之抗衡。並時不時的便以“劉備借荊州”之事,敲打魯肅,使對方倍感壓力。而後來呂蒙做了大都督,並幫他成功奪取了荊州之後,他又過河拆橋,將害死關羽的罪過全都推到了已經病死的呂蒙身上。呂蒙死後,他本想著撤銷大都督職位,無奈劉備伐吳而來,他這才不得不啟用了陸遜。但當陸遜戰勝了劉備之後,他便又處處提防起來,並時不時的就去斥責陸遜,最終逼死了對方。不僅對於自己的下屬如此,對於自己的親族,孫權也同樣沒有半點情面。他明知道自己的江山是繼承於長兄孫策,卻在稱帝的時候只追封了孫策一個長沙桓王。實在是沒有半點感念之心。然而正是因為他這種刻薄寡恩、善於玩弄權術的秉性,才使得東吳偏安一隅,得到了數十年的保全,併成為了三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割據勢力。其後人把他尊稱為“吳大帝”,也確實有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