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要說三國中壽命最長,執政最久的君主,非孫權莫屬了。公元200年,孫權在十八歲時,由於兄長孫策遇刺身亡,倉促繼位,在周瑜與二張輔佐下,成了一代東吳之主。直到公元252年駕崩,執政53年,活了71歲。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孫權繼位之時,江東之地剛剛平定,局勢動盪不安,當時僅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掌握在孫權手中,而其他稍微偏遠的地方就力所難及了,內有豪強世族、甚至宗室叛亂通敵(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外有山越、黃祖等為寇。可謂內憂外患,受任於危難之間。但是孫權即位後,以張昭為師,整合周瑜、程普、呂範等舊部,將叛亂的廬江太守李術滅殺,又及時阻止了宗室的叛亂,還鎮撫了山越,算是勉強穩固了新舊政權的交替。這對於一位尚未弱冠的少年來說已是極為難得。

後來孫權廣納賢才,招攬良將,諸葛瑾、魯肅、陸遜、徐盛、顧雍等名臣良將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內部世族。即位三年後,孫權開始進攻黃祖,五年後在第三次攻打黃祖的戰爭中,將黃祖擊殺。本來孫權懸著的心可以放一放了,可是曹操又來了,曹操攜大軍南下,劉表身死,劉琮舉荊州而降曹。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據《江表傳》記載,曹操還寫了封信給孫權,信中寫道:“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群臣看了後“莫不鄉震失色”。

曹操這封信可謂威脅之意甚重,於是孫權又面臨了一個生死攸關的抉擇:戰或降?戰吧,曹軍號稱八十萬,實際至少也有三十餘萬,江東兵馬最多僅能抽出五萬,想要戰而勝之,難!降呢?生死難料,就算能生,也是苟且偷生。當時江東諸文武都勸孫權投降,甚至連張昭也在其內,然而僅有魯肅、周瑜堅持戰。後來孫權在兩人的勸說下,決意與曹操一戰,交三萬精兵於周瑜迎戰曹操,派魯肅前往結盟劉備,共抗曹操。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後來赤壁一戰,大敗了曹操,曹軍中還染上瘟疫,因此一戰後士卒死傷大半。曹操北還,留曹仁、徐晃手江陵。孫權這位江東英主,打出了一個流傳青史以少勝多的戰爭。後來孫權遷都至秣陵,改名建業,曹操第二次南征,孫權已非剛即位的孫權,江東也不是內憂外患的江東了,因此,曹操無功而退。

後來孫權更是派呂蒙偷襲了荊州,將荊州據為己有,擒殺了連曹操都害怕的關羽。而後夷陵之戰,孫權再力排眾議,任用書生陸遜為主帥,抗擊劉備七十萬大軍,後來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走白帝城。孫權再一次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在這二十多年裡,遍觀孫權所為,乃是難得的明君雄主。但是後來晚年時,孫權的性格來了個大逆轉,變成了多疑,濫殺,不聽忠言,任情恣意,親小人,遠賢臣的暴君。

孫權稱帝后,立孫登為太子,孫登病死後,改立孫和,但是孫和與魯王孫霸爭位,孫權卻廢了孫和,賜死孫霸,改立孫亮。甚至支持兩位皇子的大臣也受了牽連。當時丞相陸遜支持太子,一直上書保太子,但是孫權不聽,陸遜周圍的人被流放的流放、殺的殺,孫權還一直不斷的責備陸遜,於是陸遜憂鬱氣憤難平而死,僅僅當了一年丞相。

還有一件事,當時孫權選丞相時,大臣們都以為是張昭莫屬,因為孫權沒稱帝時,張昭做的工作就相當於丞相的工作,但是孫權卻立了一個叫孫邵的人。孫邵這個人,《三國志》裡連傳都沒有,可見在位之時沒幹過什麼事。而張昭本身有經天緯地之才,想著跟孫權幹一番大事,卻被孫權冷落,無奈只能回家著書立說養老了。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孫權晚年極度不聽勸,自我膨脹。孫權稱帝,遼東太守公孫淵向孫權稱臣,孫權非常高興,於是派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等率領一萬軍隊,帶著金寶珍貨和九錫備物,前往遼東冊封公孫淵為吳國燕王。群臣勸諫,都說公孫淵不可信,希望孫權派遣百人去冊封就行了,但是孫權不聽,結果公孫淵斬了張彌等人,收了孫權的一萬兵馬,將張彌等人首級送給魏國。裴松之評價這件事說道:“權愎諫違眾,信淵意了,非有攻伐之規,重衤復之慮。宣達錫命,乃用萬人,是何不愛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實為無道。”

後來孫權還設立了一個校事官,做什麼的呢?就是刺探臣民們都幹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誰跟誰來往,然後彙報到孫權那兒。其實就是個特務。而這個校事官叫做呂壹,《三國志》記載:“壹性苛慘,用法深刻”。用一個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朝廷能安寧嗎,那時候人人不自安,孫權還非常的信任呂壹,太子孫登屢次勸諫孫權都不聽。於是"大臣由是莫敢言"。一個朝廷,群臣都不敢說話了,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三國志》作者陳壽這樣評價孫權:“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孫權:從一代明主走向暴君之路的東吳大帝

陳壽把孫權比作勾踐,其實是一語雙關,就是說他前期創業艱難之時,忍辱負重,但到了晚年卻殺功臣,昏庸無道,與勾踐一般無二。而且孫權性格多疑,好殺戮,晚年這個性格被孫權放大數倍,後來孫權的後代孫皓也因為暴政導致了吳國覆滅,這是後話,我們下回再說。

若覺此文甚佳,煩請移步文首,見“關注”二字,即以鼠標急擊之,必破矣!以便日後與君青梅煮酒共論三國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