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墓碑前的思考


清明節:墓碑前的思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活著的人追思已故的親人,紛紛攘攘走出家門,去各自的親人墓地掃墓祭祖。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我的記憶裡,清明節充斥著擾人的鞭炮,紛飛的紙灰,天地間彷彿混混濁濁、充滿著不見天日的戾氣。

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

一場疫情,把更多人快憋瘋了,一連幾十天不讓出門,那滋味我相信大家今年都嘗過了。雖然大多數地方都解封了,可學生依然沒有復學,沒有正式工作的人沒有地方外出打工,這樣提前擇日掃墓祭祖就更為自由了。

不知是什麼時候留下的風俗習慣,有閏月的年份,上了年紀的人就趕著做壽衣,打壽材。尤其是清明節上墳還要在舊墳上填土。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有閏四月。所以掃墓祭祖的人格外多。一大早就能聽見鞭炮聲,特別是大的煙花炮仗,更是威力無比,十里左右都能聽見。只要你走出村子一二里地,就能看見新的舊的墳園附近停著各種各樣的私家車。清明已被國家定為法定假日。一年一度的風清景明時節,煦風微送,梨花風起,點點哀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既是賞春踏青、感受生命孕育的節氣,也是追思先輩、寄託感恩情懷的時刻。

三月的春風,帶來了清明時節的春雨紛紛,還喚回了回鄉掃墓、尋根問祖的紛紛歸人。在山野土坡上,乘載著對祖先悼念與哀思的紙菸四起,鞭炮聲此起彼伏,束束鮮花和默默鞠躬敬獻祖先。生根長芽,發枝散葉,開花結果。枝再繁,葉再茂,總有扎向大地的根。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更替發展。你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總歸有源。

清明掃墓、尋根問祖,彰顯的是一種血脈的傳承和責任。清明節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感恩節!由祭祖扯到了尋根,其實祭祖也罷、尋根也罷,都是做給活人看的,目的都在教育子孫要秉承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美德,不忘爹孃和祖宗。人去世後,後人如何祭祀,死去的人也是享受不到的。但作為對先人的敬重,對後人的教育,祭祖的活動還是不能丟掉的,根還是不能忘記的。

清明時節,祭奠先祖是人們的一種寄託,一種心情,也是一種文化。

《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這是清明節的本意,可在眼下,一些祭奠物品開始從“轎車”、“別墅”等發展到“私人醫生”、“二奶”、“直升飛機”,有些人動用了120輛車的車隊去鋪張祭祖,與中華民族崇尚儉樸的傳統美德不相符,更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不合拍。這種做法俗不可耐,實不可取,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文明掃墓、祭祖不相符。除了充滿封建迷信色彩外,巨大數量的祭品汙染空氣,破壞環境,浪費紙張,與現代社會提倡的“厚養薄葬”格格不入。

面對日新月異的今天,社會必然要進步發展。但社會發展不能拋棄傳統,傳統是民族的根,傳統是子孫的精神家園。清明節,總是給人帶來些許感傷,它勾起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也讓我們更多的思考生命,思考人一生的意義。清明節是個傳統節日,也是一種文明的載體,我們不能悖了原來的本意,應該教育下一代,這不是一種形式,也不是越隆重越好,我們不能忘記做人的根本——懂得感恩,孝敬老人,尊重父母。在他們有生之年多多陪伴,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時,為時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