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当得知我即将前往湖北抗疫一线时,母亲一直埋怨我私下报名,眼神里满是担忧希望我不要去。父亲则批评她“你女儿宝贝,别人的女儿就不宝贝吗?”我能明白做母亲的担忧,特别是自己身为母亲后更能体会这种心情,但我敬佩我的父亲,他从来都是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我知道他是一定会支持我的。

出征的行李里,我简单准备了两套打底的衣服。剩下的都是医院及同事为我们准备的。小霞姐给我们跑前跑后的买东西,静姐拿来了暖宝宝,湘怡给我们拿了N95 的口罩,护士长更是口罩、手套、消毒液一个劲地给我们塞。要知道,疫情高峰时期,科里的医疗物资也很紧缺,感动、愧疚、离别的不舍很多复杂的心绪涌上心头......出发时,主任为我们提行李,护士长含泪相拥,一群同事们挥手送我们离开。我很感恩,答应你们,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2020.02.20心外大家庭为我们送行

2月23日,是我进入洪湖市人民医院的第一个班,我接管了两个使用呼吸机的重症病人。虽然ICU环境不熟悉,但是仪器我很熟悉,内心多了份自信。如果说不害怕,那真的是骗人的。第一次感觉到为病人吸痰如此地紧张,每当呼吸稍微顺畅些的时候,又总是怀疑自己的口罩没有戴紧。也许是因为精神高度的集中,下了班才意识到,衣服湿透了,不仅耳朵很痛,全身都很酸痛,感觉身体到达了极限。无法想象,当地的医护人员已经奋战一个多月了。

2月28日,1床的奶奶已气管插管多日,并且还上了透析。根据之前的经验,企盼着有奇迹的发生。突然,老奶奶的手指动了动,我发现她好像有了意识。我抓着她的手,说“奶奶,您要加油!家人都在等你回家呢!”她眨巴眨巴着眼睛,没有点头,但从她的眼神里我知道她懂。这一刻我哭了,这群病人及他们的家属太可怜了,因为病毒与家人分开,孤零零的甚至离开人世的时候都无法看到亲人一眼。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努力,战胜病毒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聚!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照顾奶奶时的工作照

3月1日,ICU 的病人病情已逐渐平稳,有些病人转到“小汤山”,转运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病人们都很开心,急切地问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这一晚,病房的气氛轻松了许多。但开心之余,我还多了一分不舍,不舍洪湖医院的这班兄弟姐妹们,工作中他们热心的帮助我们,总是把最累最脏的活留给自己;每次下班,因为担心我们身体不适,总是让我们先去脱防护服,自己却排在最后。疫情终会散去,我们也会分离,但我们携手抗疫的日子,会一直刻在美好的回忆里!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3月3日我进入第一板房。这里病人的情况好很多,生活保障也不错。他们都很自觉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地为这场战役奉献着。板房的彭护长,原是肿瘤科的护士长。她下了班仍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病人维护PICC 导管。她说“病人步行几个小时过来,总不能让他们失望”。我突然很能理解那句话,“全世界都应该感谢武汉人民做出的贡献”。这里的护士妹妹,大多才20出头,最小的也才21岁,她们在衣服上画上卡通人物,背上自制的“名牌包包”,她们的青春热情、乐观、无所畏惧为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添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3月11日,我们把自己的奶粉带到科室,分发给病人。自上班开始,工作群里总会出现这样的消息“xx床叔叔需要指甲钳,麻烦有的护士带一下。”“xx 床阿姨需要润肤露”等等。每个人都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东西贡献出来,希望能够帮到患者。病人们都很感激,有的说“你们有吗?你们自己喝吧!”有的说“这多不好意思啊!”其中有位老爷爷,他拿出小纸条跟笔,一笔一划地认真做着笔记。走近一看,原来他在记我们的名字。他说,等他康复了,要为我们每个人做面锦旗。再一次,被洪湖人民感动了,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爱。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爷爷一笔一划,十分认真

回首在洪湖的日子,每个人都心无杂念,唯有一个念头就是打赢这场攻坚战。在抗疫期间,得到了各行各业及当地人民的爱护,大家总觉得我们是英雄,但我觉得我不是,我只是个穿多套防护服工作的小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脱了这套防护服,我们依旧是救死扶伤的护士,初心不变。

离开洪湖的那天,虽心中有万分不舍,但爱让我们紧紧相连,感谢洪湖人民的夹道欢送,希望每个人都能继续地热爱这个世界,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战“疫”日记:愿我们继续热爱这个世界,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记录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护师陈艳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