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的仁政天下呢?

不二蒙教


我来表达我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完整的原文是《论语》里的“穷哉法治”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前半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这里的“道”在意是领导的“导”,孔子在这地方讲不是政治,而是如何政, 统治者你爱我什么方式来管理国家。


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高压体制来领导,再用刑法来管理人民,“齐之以刑”,迫使老百姓不犯法,如果犯法就得受到惩罚。但是如果用法制来汉理国家,管理国民,就会造成“民免”,所有的人会逃避法律的制裁,钻法律的空子,同时也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不知廉耻,认为国家拿他没有办法,毫无羞耻之心。


如同老子说的:“最有道德的人,从不会吹嘘自己有道德,因此才是真正的有道德;只有缺失道德的人,认为自己没有缺泛道德,所以他并不真正具有道德。”

所以“法令越严酷,盗贼就越多。”就是这个道理。


后半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让人每国民都有道德的涵养,然后:“齐之以礼”,以礼教化于民。

这就涉及到“礼”了,大家能自动自发遵守礼,如果自己做错了事,违背了礼,就会产生惭愧的心情,这样话,可以实现人人有羞耻之心,不敢做违背礼仪道德的事,根本不要等到法律的制裁,自己的心里就已经非常难过,这就是有“耻”。


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孔子所主张用礼仪道德进行约束和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


当然,中国的政治秦用的是纯粹的法制,汉初用的道家的无为而治,到了汉武汉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却是道家、儒家、法家混合用的。

其实是在古代中国的乡村里《乡约》和族规以及平时的礼节,就是相当于礼治,同一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住在一起,就会共同遵守一些行为规范。否则,家族其他的人就会鄙视你,视你为陌生人,家里有红白喜事,没有人会伸手帮忙,这种效果一点都不比法律效果差。


如《白鹿原》里乡约,连女人奶孩子都得躲进屋里,违反了乡约,不仅受到鄙视,还得在礼堂向列祖列宗忏悔。就是这个意思,


国内ERP专题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是: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大意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顺之心。”这句话确实是在说:“仁政于天下”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的,因为提出这句话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人,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文化也不例外,很明显这句话不适于当今这个人口如此庞大,信息如此飞跃发展的时代。

 

后人应该在前人的智慧结晶上 稍加修饰 而与时俱进 方为上策。

试斧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顾兼德礼,刚柔有济,知耻而格。

 

大意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但同时用道德和礼制来教育他们,刚柔并济,让其有廉耻之心,方可让民心归顺。”

 

可能这样修改才比较适用于现代的“仁政”。

 


半庭秋


道:同“导”,引导。齐:整齐,约束。格:方正。 用道德来加以诱导,用礼法来加以约束,人们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循规蹈矩。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无礼以齐之,而刑施焉,朕甚悯之。”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呜呼,若先生者,诚圣人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者也。”也单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材》:“夫将才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梁书.徐勉传》:“臣闻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故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环球正能量


孔子说:“如果以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一个国家,使其子民随顺,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刑罚来约束,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礼仁之德法双彰的方法、行为来感化人民随德存仁,以礼义之法度引导人们提起相应的礼仁之心,类齐比肩,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

夫子说的德,德从自心深处牢厕所固之,那么以德治理管理,处理一切国家企事业等等事务关系,就离不开德礼之基础。以仁德礼义为本来处理一切,把博大的仁爱之心注照于人世间,就能一步一步的感化自己身边所有的人,远离羞耻之行为,人们知耻了,就能主动格除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切恶的诞生,均来自于人们的心不知耻,故夫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己若不知耻,如何能影响到身边的人呢?自己都不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行好自己的行,养好自己的心,存好自己的德,如何能所好的德行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乃至其他周界?大家向一个方向前进,克己复礼,天下焉能不太平?



阳光行者OK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简注:道,同“导”,引导; 以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齐,整齐划一,指要求老百姓言行都符合周礼;刑,刑罚;免,幸免、暂时不会(犯罪);无耻,没有羞耻之心;以德,用道德感化、教育;礼,符合周礼的礼仪规范;有耻,有羞耻之心;格,方正,守规矩。

  评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刑罚是不能少的。但比“政道”与“刑齐”的霸政来,孔子认为更为有效而长远的治理方式还是“内圣外王”的 “德道”与“礼齐”的仁政。 当然,从执政者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还是仁霸兼济,所以有后来荀子主张的王霸兼治:“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这样,一礼一刑,上礼下刑,上王下霸,一手软一手硬,老百姓就真的“ 有耻且格”,不但口服而且心也服了。谭嗣同所谓“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仁学》》),一语破的。

  "仁"字,几千年来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人”都是匍匐着的,从来没有直立起来过。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孔子所指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通过官民携手互动,在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下,国民告别不文明行为,走向与和谐社会、与全球化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公民,一定指日可待。


开始下一个10年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为政》的词语。原文是: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孔子说:原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用政令指导人民,用刑罚规范百姓,国人被动地出于惧怕触犯禁令、遭受刑罚而行为,禁令、刑罚之外便肆无忌惮不知廉耻;用道德来感化人民,用礼法来约束百姓,国人才会因为在心底知道廉耻而自觉地行为并发自内心地反省改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是仁政天下,道德礼法共用使人们自觉的发自内心地弃恶从善。


王志毅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全文内容是,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r

在管理上,仅仅通过道德引导,礼制同化是不够的,没有律法的规范,没有刑罚的震慑,是做不到令行天下,大家遵从的。但如果过于侧重刑罚,而忽略道德引导和礼制培养,又容易使被管理者由惧生怨,不利于大局的稳定发展。



筱君929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个出自《论语.为政》。

这个说的以“德”为政,不是“仁”政。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植物贴画


政策法令和道德礼制都是人规定出来的用于规范社会限制人的自由的,让众人活成上层人所需要的样子,不能超出规范社会里的界限,否则就用刑法或道德来制裁或抨击。

仁政是错了不可一棍子打死,应以批评教育引导他人,并结合问题所在给予支助,引导他人走上正道。

同时仁政也不是以某些人口中的道德和礼制用他们的世界观来以偏概全,形成少数人有礼有道德而大多数人都是没教养和无道之人。

无论是政法道德礼制都要使大多数人受益而不使大多人都变成匪徒和罪犯,这才是仁政;反之就不是。

所以仁政的定义是能使全民受益率能达到90%以上的政法道礼,其它一切损害众生的行径和规范都是扯淡。


抒新


  • 巜道之以德,齐之有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用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同时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建设是必要的,但却忽略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用道德教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齐感化他们,人民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虽然孔子的观点十分明确。统治者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拥护,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大大提升。若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起到效果,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而最理想的政治形态,莫过于“礼乐刑政”的统一,才是最完备的治国方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