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菜:這幾個領軍品牌的做法,輕輕鬆鬆做一年頂你辛苦八輩子

滷菜的歷史,從最早的記載看,可以追溯到秦惠王統治巴蜀到明代的階段,西晉時期常璩(qu二聲)所著的《華陽國志》提到當時的飲食裡就有“尚滋味,好辛香”以及“魚鹽、茶蜜、丹椒”的這樣的記載,學者判斷,那時候人們就學會了使用岩鹽和花椒來製造滷水,隨著歷史的步伐,滷水也更為豐富,增加中草藥,香辛料,上色料,甚至味精、香精等現代化的工業品,門類更加豐富,味道也在更加個性化,常見的麻辣、五香、薰香、醬香、香辣等等,可問題是,有幾個做出了規模,做成了名牌,在深度剖析滷味屆三個巨無霸:絕味、周黑鴨和煌上煌,還是能清楚的看到這三家企業的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臨門一腳,反倒是他們成功的模式值得我們這些從業者好好研究。

在營銷學當中,有很多經典理論,諸如:瑞夫斯的“USP”(獨特的銷售主張,倡導提出差異化的賣點)。菲利普·科特勒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來好好的協調市場才可能做得更好)。邁克·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當然,還有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定位理論來自克拉塞維茨的《戰爭論》,儘可能的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簡而言之,就是集中資源打一個點,我見過最簡單的解讀:“定位一釐米,深挖到一千米”,其實,這三家號稱滷味屆的BAT,恰恰是把定位理論用到了極點。

聚焦戰略:

大部分從業者,都認為“萬物都可滷”,採取的策略,無非是:儘可能地提高單店產出;儘可能地開店鋪貨;儘可能地增加品類來提升銷售額;儘可能地提高單價來提升毛利……,但是,你看這三家的策略,反倒是做細分市場,採取聚焦戰略:做麻辣味道的鴨貨,即使產品線拓展,也是圍繞著麻辣味道進行,麻辣味道這種令人上癮的產品,儼然成了他們的獲勝法寶。

聚焦有什麼好處?從C端顧客看,消費者的認知更明確,周黑鴨、絕味就是賣鴨貨的,想吃點休閒食品找他沒錯;從B端生產看,規模化、流水線作業大大的提升了生產效率,改善了成本,提升了產品的更新速度,終端的競爭力更強,這個策略更互聯網思維所講的爆品戰略是一模一樣:集中到單個品類,集中所有的資源,實現爆品戰略。

滷菜:這幾個領軍品牌的做法,輕輕鬆鬆做一年頂你辛苦八輩子

商業模式更注重長期收益

設定好長期的商業模式,而非短期收割利潤,越是如此越是收益越大,在周黑鴨的故事中可見一斑,上市當天,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唐建芳夫婦持股63.47%,夫妻二人的身家飆至98億港元,大約86億人民幣,要知道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僅僅用了14年,再換算一下,每年摺合6.14億,每天以168萬的速度賺錢,再比比所謂的加盟,賣配方,這樣的發展是不是更應該值得借鑑?這就是所謂的很多人還在合計每根鴨脖賺1元,而人家都在用鴨脖為載體去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機會,也恰恰是這點,人家輕輕鬆鬆幹一年,頂你辛辛苦苦八輩子。

滷菜:這幾個領軍品牌的做法,輕輕鬆鬆做一年頂你辛苦八輩子

合理利用標準化

中國的大部分的滷味看似能標準化,然而標準化是何其難,它之所以不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是因為火候、鹽度、食材老嫩、先後順序、輔料標準、加工工藝時長、加工量、環境溫度……幾十個關鍵因素在決定著標準化的難度,重複使用滷水讓標準化難上加難,而肯德基這種操作就簡單得多:一次性的,油溫、每百克鹽度、水分等等,一次入料一次成品,從不涉及到重複的問題,就這一點大大的提升了標準化程度,反倒是這三家滷味的產品聚焦,倒是改善了標準化程度,標準化的程度決定了企業的外延

滷菜:這幾個領軍品牌的做法,輕輕鬆鬆做一年頂你辛苦八輩子

專人的人做專業的事——職業經理人

較早的引入職業經理人團隊,絕味戴文軍,做鴨貨之前,本身就是職業經理人出身,而周黑鴨的周富裕在2006年就請到了職業經理人,現任總經理杜漢武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觀念束縛了行業的很多人的發展,你要是知道公司的歷史,你就該知道最早的成立公司恰恰是優勢互補,有人錢出錢做股東,有專業技能的人來應聘做經理人,經理人需要對股東做市場承諾,而股東要做的無非根據經理人的彙報點頭Yes搖頭No,最後,根據市場收益來分享市場成果,這三家企業都很好的利用了經理人,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上,越是捨不得花錢,越是效率低下,專業人士和業餘的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滷菜:這幾個領軍品牌的做法,輕輕鬆鬆做一年頂你辛苦八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