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故事暖人心——連線’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

ICU的故事暖人心——連線’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

ICU的故事暖人心——連線’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

司敏(左)耐心照顧患者。

如果說醫院是生死較量的戰場,那麼ICU便是守護生命的最後一道屏障。對於住進重症病區的新冠肺炎患者來說,他們無法與親人近距離交流,醫療隊員們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一個個溫情故事也讓冰冷的病房變得溫暖起來。

日前,記者連線了幾位曾在“疫”線重症病區工作的援鄂醫療隊員,傾聽這支“神秘”團隊背後的故事。

“別怕,有我們在!”

在山東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組負責人周蕾的手機裡,有這樣一段視頻:50多歲的孫女士因同病房的一名病友出院了,只剩下她自己,竟然大哭起來。

2月2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省千佛山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周蕾跟隨醫療隊入駐大別山醫療中心。就在同一天,孫女士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首批入住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症病區。“緊張、害怕、孤獨、無助,這是住進ICU的患者都會出現的負面情緒。”周蕾說,“戰勝疾病,首先要幫助他們戰勝心理上的恐懼。”隨著其他病友康復出院,病房裡的孫女士坐不住了,“我不要留在這裡了,我也要出去!”正在查房的周蕾聞聲而來:“別怕,有我們在!”

“這一切都凝聚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汗水和淚水。再次回望,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束,更是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回憶起援助湖北的經歷,章丘區人民醫院的顏廷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顏廷爽清楚地記得,2月20日,他所在的小組收治了一名80歲的患者,老人有類風溼、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因病情加重由普通病區轉入。作為組長,顏廷爽帶領大家制定詳細的診療方案,給予心電監護、高流量吸氧並及時應用各種治療性藥物。經過積極治療,老人憋喘明顯減輕,病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5天后轉回了普通病區。離開時,老人連連伸出大拇指,眼睛裡充滿了希望。

“遇見你們是最大的幸運!”

3月21日,圓滿完成黃岡救治任務的山東醫療隊乘坐包機返濟,黃岡市民自發走上街頭送行。其中,一名身著紅色上衣的女士流淚鞠躬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這不就是48床那位李阿姨嗎?”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急診重症專業副主任醫師郝學喜鼻頭一酸,眼睛一下子溼潤了。在治療過程中,郝學喜發現,她雖是一位輕症患者,但出現了血壓、血糖升高等併發症。而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陽性,讓她更加絕望。為改善李女士的焦慮情緒,醫護人員聯繫了心理專家,還找來手機讓她和家人視頻通話。兩週後,李女士兩次核酸檢測都變成了陰性,終於能出院回家。“染上這病是我的不幸,但遇見你們是我最大的幸運。”

出院時,李女士滿是感激。

“回家的感覺真好!”山東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濟南市中心醫院的司敏滿是感慨。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有很多患者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2月19日晚上8點,正在值班的司敏,突然接到指揮中心通知,有兩名高齡患者要同時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兩位老人都是高齡患者並且還有基礎病,生活無法自理,其中一位92歲的老人雙目失明。”司敏說。老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很喜歡聊天,於是司敏每次查房的時候,都會和老人多說上幾句。在監護室的幾天,老人的病情逐步好轉,除了治療和護理到位,良好的心態成為幫助病情快速恢復的重要因素。經過精心治療,兩位老人於2月28日同時治癒出院。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3月18日對我們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大別山醫療中心重症病房患者‘清零’了。”電話那頭,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的王學亮難掩內心的興奮。從1月28日23時收治首批患者,到3月18日11時最後3名患者出院,大別山醫療中心完成了它的使命。

感動不止於此。“返程時,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市民自發為我們送行。”在去機場的路上,王學亮一邊向沿途市民揮手,眼淚不停地在眼眶打轉,“從駐地到高速路口,全是自發趕來的群眾。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如顏廷爽所說,其實此時的“逆行”,只不過是履行一名醫生的本職,相信任何一名醫生都會這樣做。“得到了這麼多的關懷和祝福,每每想起都覺得受之有愧,唯有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回饋領導、同事、家人、朋友及家鄉父老的厚愛。”顏廷爽說。

“我很榮幸能夠到一線,成為這次抗擊疫情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併為我們團隊交出一份讓黃岡人民滿意的答卷而驕傲。”司敏如是說。

原標題:征戰ICU,這裡的故事暖人心 ——連線“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

值班主任:李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