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這是魔投譚的第026篇文章

本文約2850個字,閱讀需用8分鐘


隨著中國初代網紅羅永浩宣佈簽約抖音直播,帶來他新的一場電商直播賣貨生涯,也算是在互聯網圈裡真實反映出一個現實話題:“連羅永浩這種揹債高築的創業者已經開始直播賣貨了,你還有什麼好猶豫做不做直播?”


2019年的薇婭與李佳琦已經風頭正勁,將這個電商直播的魅力在各個生活場景出現,影響了很多人的購物新方式,而最近看了《十三邀》裡許知遠採訪薇婭的時候,整整10層的辦公大樓都是圍繞著“薇婭”這個金字招牌在服務,而她提到了一個賣電動車的案例,只是用戶的真實需求被她看到,然後就去做了。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直播間的主播在整個新冠疫情影響下,從原來的網紅群體,增加了新的公司創始人群體,基本上具備產品服務屬性公司都在往線上去轉移自己的業務。


我之前說過,這是一次生產方式的改變,然後在公司組織結構裡,也會出現新的組織結構,這種結構化的變化,必然影響創始人的日常工作節奏。


在廣泛的初創公司創始人群體裡,你不可能有老鄉雞那樣的重金線上玩法與在線教育OMO模式重資源投入,所以確定新的生產流程,是邁入直播間當一個公司創始人身份的主播,這是新的挑戰,挑戰成功後也會有第一桶金的出現。


1


直播需要堅持,賣貨需要定位


直播的難度是沒有太大,只需要簡單將手機擱置好,找到一個直播平臺,WiFi正常的情況下,你的直播生涯就開始了,只是這種直播更多的是無目的行為,碰到一些用戶進到你的直播間,你是做個菜,還是唱首歌,都可以吸引到他們,而且打賞機制比較直接的回饋就是讓你的表現行為能夠有一個市場回饋,作為直播間的掌控人表現越好,獲得用戶關注越多,打賞越多,可以與平臺的分成獲得一個滿意的報酬。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在這些直播行為裡,是不分語音直播和視頻直播,而是指整個直播領域的主播普遍進入直播行業的行為表現,甚至於大多數的用戶只是參與,而不是專業在做主播。


電商直播目前在視頻直播間比較流行,也受到各種大型巨頭互聯網公司大力投入,讓電商直播成為新的產品銷售模式,而隨著疫情影響,很多曾經沒有做過主播的企業創始人群體,從以前受邀分享內容的模式到現在主動出擊,開始對於自己公司的產品進行網絡銷售。


視頻直播需要真人出鏡,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創始人,準備好自己公司的產品,將產品的優劣清單作為直播內容,而你吸引用戶下單的衝動,是需要你直播間的規律化和輸出內容的信任感造成,面對客戶不確定性的來來走走,你只有一瞬間吸引用戶不划走的時間,所以創始人的定位要鮮明清晰,賣貨在整個直播的宗旨,但不能成為直播間的所有主題,需要你用產品的功能價值影響到用戶的點擊反應。


2


創始人出道賣貨不是情懷


每個創始人進入直播間的時候,要把心態調整到自己當時想創業的衝動,不是說要整個直播間的雞湯話瀰漫,這是最讓諷刺的一件事,創始人可以在現實裡大談特談自己的創業情懷,甚至比肩巨頭的理想主義是支撐內裡創業最直接的來源。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創始人賣貨是一個理所應當的一件事,這是必須要深刻認識,因為從我交流的創始人群體裡,還是有人執迷不悟的認為,直播間賣貨是需要把產品講給主播聽就好了,而自己只能作為主播運營公司的供貨商即可,坐等分成,自己永遠成為不了賣貨主播。這些想法是從工廠角度來看,的確是沒錯,但普遍的創業者群體,基本上是以產品服務為主,而不是直接生產產品,工廠只是生產環節的量化工具。


從線下的銷售過程中,茶局飯局成為標配,各種公關與談判,而線上的銷售是衝著創始人自己來直播間,產品賣出去的時候就是與企業緊密掛鉤,比任何的試錯都直接,創始人會在產品細節上更加用心,讓時間專注到產品上,避免社會上的無效社交,鏈接更高效的深度合作。


作為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千萬不要在談情懷裡迷失你自己的商業價值,每一個創業者對於用戶就是需要給予最好的價值,直播間裡太多的硬廣告只會讓用戶反感,價值最核心的地方是離所有用戶觸手可及的生活場景。


3


真實價值是核心競爭力


我一直提倡創業者在考慮創業整個終局思考的時候,都要從真實價值裡去考慮,一些偽需求的理論風潮,即使是被資本助力產生出一些奇怪的產品模式,但在時間沉澱裡,多數沒有真實價值的產品與服務都會被用戶拋棄,這種風口期的上升與下跌,對於初創企業是致命的吸引力,也是致命的墜落感。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線上的直播間從一開始的運營裡,與大眾網紅不同的打賞模式不同,創始人更多考慮的是,對於產品服務的用戶口碑效應,而不是開個直播間,賺一波錢的那種線下會銷模式,這就是互聯網用戶的聰明之處,長居網絡購物的人群對於直播間的套路,可以說是心知肚明。


非接觸性的賣貨形式,最關鍵的不是氣氛營造後的瘋狂銷售,而將自我產品的價值能夠給用戶剖析清楚,這種細節剖析的過程就是專業化吸引用戶關注的時候。


從目前各大流量平臺對於直播電商的投入來看,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都在各自用戶群體裡實現商業價值轉化的最大化,這種市場行為也體現了各類企業必須要加入“直播賣貨”的必要前提,順勢而為,可以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更快實現創業成果的回饋與用戶聚集的長期價值。


用戶其實是不反對直播間賣貨,並且都希望可以看到對他自己有價值的產品出現,單一性的初創企業基本上只能提供一種產品與服務,這是大多數創業者與頂級網紅賣貨的模式不同點,不是說靠一個單品打天下,而是這個產品的從無到有代表了一個團隊的真實成果,同時驗證了市場化的產品進程,還有創始人的創業眼光。


4


任務小組制的標準化


單一性的產品,從研發到推到市場的過程是一個初創團隊在做的所有事情,當這一類的創始人也加入到直播陣營,從多數網紅的多樣化產品銷售的層面來看,是一個前期吃虧的直播階段,但在吃虧的時候,對於直播的堅持裡,收穫到的粉絲其實是願意真金白銀的付出。


這一點,我覺得,

創始人要明確不是線下的生意不做了,而是線上的品牌宣傳與創始人高度綁定,能夠讓市場化進程變得更快,擺脫傳統拿融資做推廣的“MVP”市場驗證,利用線上平臺的流量反應能夠更快的在流量池裡找到你的用戶在哪裡?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圍繞直播間網紅賣貨的內部運營標準化流程,我想已經不用過多探討,在造就辛巴、李子柒、薇婭、李佳琦等頂級網紅電商主播後,各類MCN機構的運營模式只有最先進,沒有更先進。而相對於在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創始人群體,在面對直播環節的到來,即使是積極擁抱互聯網直播來創造公司營收,特別是小公司的內部運營,一定要有新的組織變化來激活內部的創造力。


線上雲辦公的結果就是避免無效社交與增強目標感會議,從創始人的個人塑造到產品功能解讀,還有末端訂單處理和用戶私域轉化,這些原本不屬於初創公司的發展模式,我想現在已經提上日程了,或者說,已經在路上做直播了。


從產品服務和直播間策劃兩方面來看,任務小組制的標準化可能是小公司要提前在內部規劃好,不是說需要安排一件事的成功去推動另外一件事,而是要在原本沒有交集的工作內容裡,同時開展任務細節的標準執行,然後通過公司成員個體的“互聯網行為”去獨立完成。


從被動的上下級要求會議執行到主動圍繞創始人主播動態執行產品與服務的互聯網增值行為,這是一個必然的小公司內部趨勢。


---END---

乾貨|直播間成為公司標配,去中心化流量池裡,創始人如何掘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