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勢傳媒:爲什麼比特幣不可能成爲通用貨幣?

作為加密貨幣的忠實擁躉,得出這種結論是令人沮喪的,但以目前陳舊的理論和有限的實踐,我們還看不到比特幣包括私人加密貨幣成為通用貨幣的可能。

大家的認知邏輯是這樣的,政府或貨幣當局控制了貨幣主權,以及中介機構參與的金融體系,這種中心化的貨幣機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面臨信任危機。人們渴望一種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充分信任的貨幣機制,而比特幣及其點對點的區塊鏈運行體系獲得了廣泛共識,實現貨幣的“去中心化”,金融的“去中介化”,將實現“點對點價值轉移”,“人人可發幣、人人自金融”。

區勢傳媒:為什麼比特幣不可能成為通用貨幣?

羅斯柴爾德曾經有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貨幣發行權作為國家主權,具有壟斷性質,很難引入競爭機制或讓渡。不過,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奧地利經濟學家質疑貨幣制度的壟斷性。哈耶克在其晚年出版的最後一本著作《貨幣的非國家化》對正統的“主權貨幣”觀念提出挑戰: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 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哈耶克提出了一個革命性建議: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本書出版後在西方引起強烈反響,而比特幣區塊鏈的擁躉大多數都是《貨幣的非國家化》的擁護者。

去中心化、民主、公平、自由,這種飽含人類嚮往的設計理念和信仰,總是能在世界陷入麻煩之際激起人們的荷爾蒙。比特幣掀起的這輪社會運動,屬於週期性爆發的社會民主運動,具有很強的技術實用性和現實價值。比特幣發展至今,從質疑到接受,從泡沫到數字資產,已經被官方(如SEC)和主流精英認定為“數字黃金”。甚至,SEC主席直接給出比特幣是“唯一可替代法定貨幣的加密貨幣”的結論,但事實上,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黃金”、“虛擬黃金”,具有非常強的貨幣屬性,代表了一種新型的貨幣制度,卻很難成為通用貨幣、支付貨幣。比特幣的設計理念和貨幣制度,嚴重違反了貨幣的基本屬性、運行規律和價值邏輯。

貨幣的發行,服務於經濟運行,而非為“設計而設計”

貨幣的產生和發展源於交換的需要,貨幣的發行量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由經濟交易規模及頻率決定,數學公式表達:貨幣發行量=商品總價/貨幣流通次數。通俗理解為,如果市場上同時出現100筆交易,交易總額為10000美金,但是市場上只有10美金在流通,這意味著市場出現通縮,美金嚴重不足,影響商品交易效率。貨幣是一種媒介,服務於市場交易,其需求量由市場決定。但是,在比特幣的貨幣體系中,比特幣發行總量和批次,是人為預先設定好並陷入代碼中,由機器來執行,而非由市場交易決定。比特幣的發行機制實際上脫離了經濟現實,是一種封閉的體系。

我們詬病貨幣當局的貨幣主權行為,往往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壟斷貨幣發行權,二是權力作惡。我們厭惡權力作惡引發的貨幣超發,但實際上貨幣超發包含主觀權力作惡,以及客觀能力不及兩個方面。比特幣按照人為設計、代碼執行的制度,解決主觀作惡的問題,但是忽視了客觀能力不及。換言之,比特幣的發行機制並不能客觀上解決“貨幣發行量”的問題。市場上,投放多少貨幣量是合理的?貨幣當局做了很多研究及實踐經驗,但有時還是陷入“貨幣迷失”。比特幣採用的定量方法,實際上回避了問題本身,有些“自娛自樂”。

或許中本聰並未想過比特幣需要肩負如此重任,只是想設計一套有別於中心化的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不過,比特幣以及加密貨幣的擁躉們都對加密貨幣打破貨幣壟斷寄予很高的期望。現實是,比特幣正在成為多數人認可的“數字黃金”,但其幣值不穩定性斷送了成為通用貨幣的可能。

貨幣最為重要的職能是交換媒介,貨幣因交換需求而產生,因支付而產生價值。貨幣的支付範圍越廣,網絡效應就越大,邊際成本就越低。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很重要一點是在國際貿易特別是大宗商品交易中承擔支付功能。

2017年底比特幣價格迎來了高峰,瘋狂的漲勢吸引了全球眼光,成為人們心中的“數字黃金”。但劇烈的價格波動,嚴重傷害了比特幣作為貨幣的支付功能,與通用貨幣越來越遠。為什麼美元可以保持幣值穩定,而比特幣不行?

貨幣理論中有一個著名的“三元悖論”,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一說蒙代爾)就開放經濟下的政策選擇問題所提出的,其含義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固定匯率、資本的自由進出不能同時實現,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來實現調控的目的。在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大多數經濟體選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進出,採取浮動的自由匯率。由於匯率隨行就市自由波動,泰國、阿根廷、馬來西亞等新興經濟體缺乏足夠的能力維持貨幣穩定,以至於引發貨幣貶值、貨幣危機,甚至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部分經濟體如香港乾脆放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採取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所以港幣上都印有四個字“憑票即付”,嚴格上,港幣不屬於主權貨幣,只是一種兌付美元的憑證。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同樣陷入“三元悖論”,比特幣和加密貨幣選擇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資本的自由進出,但無法做到匯率的穩定。問題是,美元、人民幣、歐元等國際主流貨幣,與比特幣一樣選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進出,為什麼還能維持貨幣的穩定?比特幣為什麼做不到?

實際上,1970年代國際採取自由浮動匯率開始,國際匯率波動較大,美元經歷了多次貶值,人民幣最近正在遭遇持續貶值風險。但相比比特幣,美元、人民幣的幣值在穩定不過。美國、中國、歐美在執行浮動匯率政策時,都加上“有管制”三個字,也就是政府或貨幣當局對匯率、法幣幣值採用市場干預手段(有些甚至採用行政手段)維持貨幣穩定。

通常,國家對外匯的干預手段,包含直接干預和間接干預。間接干預主要是通過市場公開操作、調整再貼現率、調整準備金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以實現幣值穩定。直接干預,是指央行作為外匯市場主體參與外匯的買賣,進而影響外匯匯率的走勢。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能否像央行一樣干預市場?

首先,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供應量是由代碼決定的,無法通過市場公開操作等方式來調節供應量。另外一種是直接干預,即貨幣發行方直接在市場上參與買賣,影響幣價走勢。但是,這種操縱價格的行為實際上與區塊鏈的信仰、去中心化思想背道而馳。在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中,人為干預市場和誰來干預市場都很難被社區接納,很容易瓦解共識。

當然,更多理性的觀點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法幣壟斷體系中撕開一道口子,並非完全取代法幣,而是在貨幣體系中引入競爭機制,即哈耶克設想的“貨幣的非國家化”,形成法幣、私人貨幣一同競爭的自由市場。貨幣供應量由市場決定,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發行雖然是固定的,但最終取決於市場的選擇。通過貨幣的自由競爭,市場來選擇哪類貨幣、多少貨幣進行交易。引入競爭機制,私人部門與共同部門競爭貨幣發行權,是比特幣偉大之處!

與法幣相比,加密貨幣依然存在幣值不穩的問題,在支付市場上很難與穩定的法幣競爭。目前,比特幣只能在“以幣投幣”的投資市場中,充當了法幣的作用。但這種價值尺度不夠穩定的幣種,只是法幣的過度橋樑,並非真正的尺度標杆和支付手段。不過,加密貨幣並非毫無挑戰力,比特幣給貨幣當局和金融圈帶來的震撼,並非奇高的幣價,而是對傳統金融體系形成難以預測的競爭。雖然現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無法對法幣構成直接威脅,但是在金融市場上,這種競爭依然存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貨幣性資產”正在爭奪貨幣市場的份額,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資金。

根據經濟學家研究,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貨幣供應量嚴重偏離貨幣供應模型,很多貨幣“消失”了。在中國,過去十年貨幣的發行速度和規模遠超過經濟增速和規模,但是並未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學家做出了諸多解釋,其中有點很重要的是,日益壯大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房地產市場吸納了大量貨幣,反過來這類資產都實現了“貨幣化”成為“貨幣性資產”。“貨幣性資產”在金融市場上交易具有貨幣屬性,對貨幣形成一定的競爭和替代。股票市場上,標準化、份額化的股票與法幣的交易,很難明確區分股票和法幣哪個“貨幣”。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像股票、債券一樣,充當“貨幣性資產”,在與法幣的交易中形成一定的競爭。

更多區塊鏈資訊請關注區勢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