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2018年供給側改革機會都在這裡

一、2017年供給側改革成效卓著,受益標的股價大漲

2017年,國家供給側改革取得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鋼鐵、煤炭、電解鋁、造紙等諸多領域一大批高能耗、高汙染、技術水平低的落後過剩產能能升級改造的改造,更多的是被強制關閉清除。

與之對應的,是相關資源品價格的大幅上漲,行業龍頭企業由此擴大了市場佔比、提高了利潤水平,業績紛紛大幅增長。這也成為2017年夏秋資本市場上最為耀眼的投資主題。

你有沒有把握住2017年供給側改革這個投資機會?

二、新年伊始,2018年的供給側改革方向就在政策層面明確了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沈瑩17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國資委在推動去產能過程中,目前鋼鐵去產能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利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鋼鐵產業水平,2018年還要繼續做好煤炭去產能任務,2018年計劃要壓減煤炭產能1000萬噸以上,尤其是要加大煤炭行業重組整合。此外,還要對煤電、船舶製造、有色金屬、煉化等行業加大去產能力度。

【摘自網易《國資委:2018年加大船舶有色等行業去產能力度》,2018-01-17,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上海)】

三、上述領域並非都是投資機會

2018年煤炭產能壓縮,然而煤炭作為明顯下行的產業,機會未必很大。近年來,為了治理霧霾,國家大力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核電,光伏發電隨著最近幾年的技術突破和成本降低而處於爆發式發展狀態,沿海十幾座核電站也在陸續建設,就連一些內陸省份也在謀劃核電。

同時,北方冬天取暖用煤也都在限制,所以未來煤炭需求量持續下滑的前景很清晰。世界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老工業國家英國,近兩年已經將其最後一座煤礦關閉。

所以,煤炭的產能縮減對應著需求的減小趨勢,煤炭價格上漲空間和機會並不是特別樂觀。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2017年已經基本完成,機會貌似也不是太大。

四、有色和船舶製造領域前景更好

相比較而言,船舶製造和有色金屬行業的前景機會要好得多。

有色金屬領域種類繁多,相對不容易把握,小金屬如稀土、鋰、鉬、鈷、錸等隨著應用領域擴張和需求量增加,漲價前景相對樂觀很多,大金屬如銅、鋁則有著比較大的不確定性;與此對應的,船舶製造領域比較容易把握一些。首選當然是央企行業龍頭,對於行業內技術薄弱的中小企業意味著的反而容易是風險。

(相關參考標的: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防務、洛陽鉬業、廈門鎢業、北方稀土、江西銅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