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序言:

從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為自己修建驪山陵寢地宮開始,古代歷代帝王都極度重視地宮的修建,他們認為那是自己靈魂轉世的場所,是盛放棺槨及殉葬財寶的地方,是帝王墓冢中最神秘的環節。自古以來,為了防盜,他們會在地宮上堆起高高的封土,修建堅固的城牆,設置數以千計的守陵士兵,制訂最為嚴苛的法律,為保守秘密還會殺掉建墓工匠。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清東陵曾經是一塊與世隔絕、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自順治皇帝開始,先後有5位皇帝葬在這片宛若虎踞龍盤、充滿王氣之地。清東陵的修建,吸收了歷朝歷代的經驗,在防盜措施上更加先進,防備周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後來一場盜墓醜劇會在這裡上演。

一、孫殿英東陵盜寶。

1928年,中華大地時局動盪,民不聊生,軍閥混戰,發生了一場歷史文化上的大浩劫。原奉軍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計劃長期在這裡挖墳盜寶。國民革命軍順利開進到中原大地,為了平定匪亂,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冀東進行圍剿按撫。行軍過程中,孫殿英看見東陵地界,殿宇次第毗連,富麗堂皇,而自己軍餉匱乏、資金不足,便起了盜掘陵墓的不義之心。

之後,他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為遮人耳目,以軍事演習之名,用了7天7夜的時間,盜掘了清皇家陵園東陵地宮,掠得大量珍寶,無數珍寶流落民間,漸漸不知所蹤,這就是民國曆史上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事件。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孫殿英

盜墓事件發生後,滿清遺老群情激憤,要求國民政府嚴懲孫殿英,同時全國輿論也紛紛指責國民政府。在孫殿英即將被抓捕歸案時,部下建議他用盜竊文物四處打點,他把乾隆最大的兩顆朝珠送給了戴笠,算是逃過了一劫。

一、不腐女屍,乾隆皇帝的貴妃。

東陵盜案之後,溥儀派遺臣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處理善後工作。在廢墟中,他們驚奇地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遺體,掉落在棺槨之外。她穿著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腐爛,且兩腮及嘴下多皺紋,牙齒未完全脫落。後來證實,這具遺體是乾隆皇帝的令妃,史稱孝儀純皇后。

相傳,孝儀純皇后具有佛性,所以屍身百年不腐。令妃生前先後為乾隆生了四子二女,可以說是乾隆最能生育的嬪妃,這也與其寵愛密不可分。到最後,烏拉那拉氏皇后被廢,令妃本以已經是皇貴妃身份,統管六宮,代行皇后權力,成為了無名號而有實權的後宮之主。

二、康熙景陵出現的不明鬼火。

在孫殿英盜掘東陵後的1945年9月,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東陵的冀東軍區15軍分區,情報隊隊長張盡忠夥同王紹義,明目張膽地第二次去偷盜東陵。這次盜掘,附近15個村子約有200多個村民,參與了盜陵活動,總人數有千餘人之多。
這次盜掘的對象,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孫殿英當年也將景陵列為盜掘對象,但挖到一半發現地下積水太多,只好放棄。他們進入景陵地宮之後,從一口棺材內竟然噴出了“鬼火”,靠近棺材的關會增、田廣坤兩人臉都被夥燒傷。

其實,這是反盜墓手段的“伏火”。盜墓賊稱這種出火的墓叫“火洞子”,有火說明墓從未被盜過。最著名的是1972年發掘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早期古墓時,考古人員曾碰到過一起“伏火”。但是其形成原因,具體成分卻並不知道,多猜測是屍體及其他有機物質腐爛變質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可燃氣體,遇到明火便會自動燃燒。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清東陵

在張盡忠被逮捕後,對軍統局特務張樹庭的供述中,景陵陪葬物中有一條金龍,長一尺多,拿在手中全身會動,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三、殺人寶劍。

九龍寶劍,是孫殿英從乾隆的裕陵中挖出來的,為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此劍長5尺,結合了蒙古式的彎劍,劍身略彎,劍柄很長,上雕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的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寶劍寒氣滲人,周圍會產生霧氣,劍柄上的九龍在霧氣中躍然若騰。

九龍寶劍,本是一把陰劍,在陽世使用此劍為不祥。這把劍從走出古墓後一共接觸了四個人,四個人紛紛死於非命。1939年,孫殿英把“九龍寶劍”獻給了戴笠,讓其轉呈給蔣介石。戴笠正在前線,於是讓手下馬漢三將寶劍送到重慶。得知這把寶劍的價值後,馬漢三渴望佔為己有。意外的是,這把寶劍隨著馬漢三被日軍逮捕後“下落不明”,後來證實被間諜川島芳子獲得。抗戰勝利後,川島芳子被捕,關押在北平第一監獄。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九龍寶劍

繞了一大圈後,馬漢三又從川島芳子住處取回了“九龍寶劍”。由於戴笠從川島芳子口中得知馬漢三欺騙了自己,立即著手對馬漢三的審訊。事情敗露後,馬漢三主動將寶劍交還給戴笠。誰也沒想到了,當年四個接觸“九龍寶劍”的人,其結局都很悲慘:

1.戴笠,1946年3月,乘坐飛機,摔死在南京西郊岱山;

2.川島芳子,1948年3月25日,以漢奸罪名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

3.孫殿英,1947年,被解放軍俘虜,隨後病死在監獄裡;

4.馬漢三,因不肯為毛人鳳情婦作弊競選立法委員,與毛人鳳交惡,1948年9月27日被秘密處死。

四、乾隆裕陵的移動棺槨。

孫殿英在盜掘乾隆裕陵時,開啟最後一道石門遇阻,怎麼也打不開。用炸藥炸開後發現,乾隆的棺槨居然自己移動到門後,抵住了石門。盜掘之後,溥儀派人善後,再次遇到了乾隆棺槨頂門的事件。七十年代再次開啟乾隆地宮時,乾隆棺槨又自己移動到門口,頂住石門,堪稱奇怪現象。

最後發現,裕陵地宮6口棺槨,都是被固定在棺床上,每一口棺槨四角均是用四塊巨大的龍山石卡住,龍山石的下稜壓在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稜,並且龍山石與石棺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十分穩固。而且棺槨內屍體外,都裝滿了奇珍異寶,異常地沉重。棺槨要漂浮起來談何容易,它是怎麼移動呢?

五、中華龍脈的風水玄機。

滿族後人認為,清東陵位居中華龍脈之首,龍是行雲布雨的神獸,所以清東陵每年都會下七十二場雨,分毫不差,是一處金鎖玉關的寶地。1976年唐山地震,唐山境內房倒屋塌,一片狼藉,然而同屬於震中的清東陵卻毫髮無傷,這樣的風水寶地,究竟暗含了什麼未解之謎呢?

孫殿英東陵盜寶,發生的詭異事件,有多少謎團未解

結語: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盜墓,不是考古挖掘,而是一種對歷史文化的肆意破壞行為。盜墓者為了獲取不當利益,不惜動用各種手段,去挖掘墳墓,盜取墓葬品進行出售。由於他們的目的是拿東西,而不存在任何保護的心態去挖掘,所以破壞性極大,從而對正式考古行動的探索歷史文化帶來了巨大障礙,也會造成重大文化損失。

情義無價,真誠分享。歡迎關注點評,感謝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