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帮助他们?

农村创业白狼1988


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强化年轻父母关爱孩子、关心老人的责任心。尊老爱幼、关心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人父母者必须抚养未成年的子女,为人子女者必须赡养年老多病的父母,这是法律不规定的,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如果有谁逃避责任,弃孩子和老人于不顾,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立法部门应该立法予以规范,司法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孩子是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主体,这一点必须明确。无论是从道德角度来说,还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一点必须要摆在首位。国家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乡镇、街道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去,并纳入工作考核范围,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来抓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必须责成村组、社区干部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档案,每个星期至少去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家两次以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小梦的奶奶,如果有人及时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也许老人就不会死,小梦也不会连续7天躺在早已死去的奶奶臂弯中,也不会患上重病、生命垂危。国家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通过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就近就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城市要在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的问题上,下大力气,切实为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让每一个农民工的孩子,都能随自己的父母到所在的城市去读书,而不是留在老家的乡下无人照顾。要积极探索照顾留守老人的特别帮助机制,在农村,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老人子女经济非常困难,必须外出打工、并承诺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年轻农民工夫妇,可以考虑由其将孩子带去外地城市打工,由其子女交付一定的费用,而将年老力衰的老人、尤其是单身的老人纳入民政部门的敬老院范畴,暂时和那些敬老院的老人一起生活,并相互照顾,待到他们的子女回当地发展时,再接回自己家中团聚。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的救助作用,探索建立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救助机制。要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一种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关爱留守儿童义工制度,切实将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此来真正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譬喻,我们可以在农村倡导建立邻居互帮互助机制,成立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帮助组,每天轮流派一位邻居抽空去帮助孩子和老人,照看他们,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这样即使老人、孩子患病了,邻居们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救助,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相互携手,一起来高度重视并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吧,让灿烂的阳光,能照耀祖国的每一片天空;让关爱的力量,能够温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心灵;让每一个耄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个襁褓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康宝嘛嘛的小日子


留守老人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1、劳动强度大,子女关心少,缺乏亲情温暖。村里的留守老人中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都要自己干,还要饲养家畜家禽。到了农忙季节,身心更加疲惫,加之子女外出时间长,对老人有的逢年过节问候一声,有的只有在困难情况下才想起老人,老人身心备受冷落。

  2、经济状况差。目前农村老人除部分享受低保、领取养老保险金、高龄补贴外,绝大部分经济收入微薄,没有根本的保障。加之留守老人体弱患病者较为普遍,很多老人“生不起病、拿不起药、有病不医”,“小病扛、大病捱”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

  3、缺乏精神慰藉,生活寂寞。留守老人大多除身体上劳累、经济拮据外,心里一直牵挂在外的儿女,但因与子女见面少,内心深感孤独。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普遍养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留守老人便备尝孤独寂寞之苦。

  4、“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无保障。“留守老人”陷入生活上无人照管、生病时无人寻医侍药、有困难无人可帮的窘境,安全隐患多。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中山涧镇长渠村的张俊芳老人,76岁,老伴去世后,儿子在外打工,独自一人生活。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平时无人照料,随时都有犯病的危险,看了实在令人心寒。宁条梁镇庙畔村的留守老人姚子华,68岁,老伴、儿子相继去世后,儿媳、孙子外出打工,老人独自生活,自身还患有子宫癌,不定哪天“驾鹤西游”。这些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缺乏基本的保障。

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我们建议:

  第一,强化家庭养老功能。要做好《困难老年人都参加进来,保证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无忧。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轻壮年劳动力每年个人出一部分钱,然后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多渠道集资兴办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加上政府补贴,搬进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化养老。建立村级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减少孤独感。

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1、缺乏亲情关爱影响身心健康。据调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只能偶尔与孩子电话联系,子女缺乏父母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孩子性情孤僻,逆反心理强。再者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营养跟不上,又是长身体时期,便导致了他们的身心成长明显不如在父母监护下的儿童健康。

  2、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低。作为主要监护人的祖辈大都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与孩子存在代沟。监护人有的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根本没有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孩子几近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二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偏差。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纪行为关注甚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学校条件较差,师资配备也远不如城里学校,加上学生人数少,教师没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受不到良好教育,思想品德和文化课滑坡就成了必然。

  4、留守儿童的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他们年纪大,精力不足,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也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孩子在学校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缺乏安全教育,以致留守儿童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溺水、触电、打斗、摔伤等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建议:

  1、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第一,淡化“留守儿童”观念。社会在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时,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比如在农村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特别是利用各种节假日在农村要多举办一些歌诵亲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识等方面的娱乐活动,由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二,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爱和治疗。各政府职能部门应组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心理介入和疏导的措施,避免关爱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肩负着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部门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加大对贫困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寄宿设施和容纳能力;二是要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心理疏导能力并确定专门教师负责留守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三是鼓励儿童跟随父母就近入学,加强家庭管理。

  3、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一是强化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利用媒体,在农村加大对留守儿童现状及个案的宣传,提升农村家长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尽量把孩子留在身边。二是利用农忙或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要求父母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多回家看看孩子。三是学校要与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联系平台。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互留电话,经常家访,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

  4、加大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一是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一些举措。比如:可指导县城各学校降低入学的户籍、成绩、费用等门槛,让务工人员的孩子能够享受跟随父母外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可由关工委牵头,发动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等参与这项工作。我们特别建议,各镇党委镇政府应指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三留守”人群的管理,并由县上将此作为考核内容。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普遍社会现象,必将持续较长时间,有其合理积极因素,也因此会引发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社会舆论要给予高度关注,要正确认识,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带来的积极因素,抑制因此而产生的消极因素,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对子女、妻子、父母的监护、关爱、赡养责任,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家庭的关系。要教育留守人员,立足现实,增强信心,自立自强,在留守中创造出不凡业绩。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民智民财为“留守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为“留守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农人老毛


在农村,因为青壮年都出外打工,村里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和儿童,特别近几年釆尤为突出。原来上世纪的一些年青人以种地为主,时至今日,也已步入老人之列,多为孩子们照顾晚辈,接送上学,生活简单枯燥。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需要一种心灵的安慰与抚爱。问题的关健性是农村缺少的文化娱乐,更让他们显示出单掉和孤独。如何才能弥补生活中的缺失,更多的是自娱自乐,闲时老人们在一起聊天,海马行空,来解决心中之烦忧。

对于这样一种情况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空虚呢?又让谁来解决呢?我想,或许应该是社会组织来提供,更多的也应该是家中的孩子们来体贴这些老人和孩子,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陪他们,讲述一些外界发生的变化和新鲜事。带着他们到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让他们释怀、放松心情,获得′幸福感。

社会组织更应该提供精神上的食粮,建设适合老年人与儿童们娱乐场地,不仅仅是限于跳舞唱歌。更多的是让老年人多学习一些社会知识,了能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学习党的政策与社会制度带来的巨大变化。

儿童的生活由政府建设游乐圆,适合儿童学习的教育场所,让孩子们尽情地释放天性。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让孩子在学中娱乐,在娱乐中学,让他们度过幸福童年

以上就是小农说客的一些观点与建议,不知是否合理,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小农客说


嗨 大家好我是阿南

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样帮助他们呢。

第一 农村大人为了生活补贴家里用,都出门打工挣钱了。家里留着小孩给老人带,这也是成了农村的一大现象。

第二 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呢,首先家里父母不在家陪伴孩子很少娱乐这方面自然就少了只能小孩自己玩耍了。更不用说每时每刻去给他们关爱了,老人也没精力去陪儿童了,只能在家里给小孩做做饭洗洗衣服的,

第三想要帮助村里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是他们的最亲密接触者了,可以给他们多些关爱,教育好了也就影响了他们心里健康。尽量去疏导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给予他们关爱和教育!

总结来说呢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孩子带起来,教育好,从小知道父母的辛苦,不能够天天陪伴孩子。给这些儿童寒嘘问暖的关心





乡村阿南


这个实际问题是在于农村家庭问题。

你可以一对夫妻,留下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给她温暖,给她爱爱,让她心里不要太空虚,有一个安全感让学习成绩才会逐步的往上升。外出打工没必要两个人一块去,你根据你的现实情况来说,把一个孩子留给奶奶,爷爷来看管,第一没有人辅导他作业,他也得不到一定的安全感。最主要的是缺少父爱母爱。

这个问题学校里可以做做一些课外活动,经常沟通沟通,同学之间的课外活动。

学生之间彼此有沟通,不再寂寞。他们的童年在快乐中长大。



老火计


分享我自己的真实经历,现在很多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一,在外的父母可利用工作之余经常与老人儿童视频通话聊天。二,可以在老家安装网络功能的摄像头,既可以视频聊天又可以语音通话,想什么时候看就可以看。最后祝愿在外工作的人能早日回到父母和孩子身边。天伦之乐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