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任頤(1840-1896),字伯年,號小樓,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鶴聲子。仰承家學,日以楮墨自樂。為人真率不修邊幅。人物、花鳥仿宋人雙鉤法,賦色濃厚,白描傳神,頗近陳洪綬。年未及壯已名重大江南北。後得八大山人畫冊,更悟用筆之法。雖極細之畫,必縣腕中鋒。聞作山水,沉思獨往,忽然有得,疾起捉筆,淋漓揮灑;氣象萬千。書法亦參畫意,奇警異常。賣畫海上,聲譽赫然。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立軸 設色絹本

此幅《華祝三多圖》又名《華峰三祝圖》曾為錢鏡塘先生舊藏,錢先生尊之為“任伯年之王”。此“任王”所繪的是一個歷史典故,出於莊子的《天地》篇。是講古帝堯出巡至華封古地的一個深山叢林中,華封人向堯三祝,堯三次辭謝的故事,表現了堯的君子之風和華封人對聖人的諷諫,是一個極富有哲學意蘊的古老主題。而這一典故卻在任伯年的筆下展現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任伯年的人物畫,早年師從蕭雲從,費曉樓,特別喜歡費曉樓的仕女畫。並曾一度以小樓為號,後受到任阜長的影響,專攻陳洪綬,所作超拔磊落,軀幹偉岸,亂頭粗服,不掩瑰奇。任伯年晚年的人物畫更多受到新羅山人華嵒的影響,其總的發展是從工筆而為寫意,由凝重而趨奔放。並且越來越注重抒情和追求內在的意蘊。任伯年的肖像畫水平在海派諸賢中是無可倫比的。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此圖所繪隨堯出巡的侍女,武士和馬佚,一行七人從透明的陽光裡來到茵潤蓊鬱的叢林裡。華封三老從架臨飛泉的石樑上迎過來。在畫面的中幅組成了複雜的人物群,一株大樹隔為兩組,人物相向圍著,洋溢著歡悅的情調。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居於畫中心的是帝堯,但目光所向,卻集中在畫右邊的三個老人,古貌奇偉,不知其有幾多壽。堯的隨行個個器宇軒昂,更襯托了堯的帝王之姿。人物與環境結合得那麼自然,而又不可移易。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高樹茂林,昂然直上,潺潺流泉,橫貫眼前;畫面濃蔭下露出空白,更將人們的視線引入充滿陽光的地方。三度空間的安排,運用了傳統的三遠法透視。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而人物畫得古透渾厚,重彩大色,石青石綠的主調上,人物衣著五彩繽紛,仕女衣飾上勾著閃光的金色,岸草溪花更點綴得春光融融;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芭蕉的翠綠映著潔白的流泉,濃翠的樹林間時而閃出硃砂的藤葉,處處散發著抒情的氣息。

你知道“任伯年之王”說的是他的哪副作品?

全幅詩情盪漾,光感,空間感、色彩感、音樂感,交織成美妙的圖畫。由此可見任伯年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著意描繪藝術意境的卓絕造詣。任伯年很少在畫上題詩,可是他的作品卻很富有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